<p class="ql-block">5月14日,我有幸听了来自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一凡主任的讲座《创新教育实践,增强教育实效》。这场讲座可以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受益良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教师是最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b></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教师终身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也不断增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样也是知识的创造者。所以教师需要不间断的终身学习,不断移除已学或过时的知识,更新最新的教学技巧。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正如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要改变他人,先改变自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通过跟我们分享自己女儿上幼儿园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很多时候,有些情况是我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的。因此,我们要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作为一名教育者,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修为,严格要求自己,以真善美的标准来做事待人,以爱岗敬业的精神来工作,以刻苦钻研的进取心来治学,让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有了教师的成长,才有学生的成长;有了师生的成长,才有学校的发展;有了学校的发展,才有师生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利用学科特点渗透对学生德育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跟我们讲解了现阶段国内外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国内核心素养发展的历程,现阶段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去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数学学科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渗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b></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课的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计算圆周率,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近代的徐光启、李善兰及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用教材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b></p><p class="ql-block">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b></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它传递给学生们一个观念:合作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用多种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b></p><p class="ql-block">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五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的用电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的用电量,然后结合电对工业农业以及家庭生活的作用,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节约用电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王老师学习,常怀感恩之心,充满正能量,端正心态,时刻都保持学习的状态,鞭策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