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响起强者的跫音</p><p class="ql-block"> 文/周兴青</p><p class="ql-block"> 1978年,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里,18个鲜红的手印,如闪电划在了中国农村的上空,脱贫随之而来如阵阵响雷;2020年,中国农村终于实现全面脱贫。1979年,一位老人站在深圳的土地上,用彩色的笔绘出了城市崭新的春天;如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神舟飞天,铁轨远铺……由弱变强的路上,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p><p class="ql-block"> 富强可以是一个人站直腰板的底气,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屹立世界之林的保障。追求富强,中国人从来都在脚踏实地地摸索。当代中国,既有“富强、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各行各业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身影,一场场有形无形的战役,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富强的道路上,前仆后继,那是何等的阵势!正如严复在《原强》中提出的“民智者,富强之源也。”</p><p class="ql-block"> 然而,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灭亡却是朝夕之间;美国不是一夜暴富,却以至强的姿态走在“苏联的老路上”;清王朝不是无端无缘地将中国版图画出完美的弧度,可不久之后割地赔款赤裸裸地横行中国大地,那是血淋淋的教训。如今,代代中国人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用自己强健的体魄与世界平视,神州大地上洋溢着自信自强。如何将这强,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中国的崛起,不应该只是来自于片面的军事力量或经济富强,因为这样的大国很危险;中国的‘大国崛起’,要根源于文明的崛起。”这样的富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定链接着历史。历史虽已过去,可历史不是尘封的化石,不是截断的电影场景,不是隔岸观火的与己无关,历史是先辈们留下的脚印,一行行,一代代,延展至如今。</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总会为历史渲染上新的色泽,我们由弱变强,不只是GDP数值,更是一代代华夏赤子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崛起。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和火药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国人民的语言文字,勤奋、节俭、诚信和敬业等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诚如鲁迅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请每一个行走富强路上的人,珍爱我们自己的文化,把那淡淡的灰色拂去,把那淡淡的锈色擦拭。</p><p class="ql-block">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华夏黄土地上,中华民族的声音响彻了上下五千年,强的不仅是经济,更是文化;火焰般的五星红旗下,召唤了不计其数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强的不仅是党,更是民众。如果说富强是目标,那么这个大目标化解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就是一个个小目标,这目标里嵌入了从历史中带来的龙的灵魂和精神。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将大踏步地往前走去,让富强的中国梦沐浴着春风玉露,跫音响彻,让全世界人民嗅到它的香甜。</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