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2021年5月9~15日,到河南游云台山。兴致勃勃,于是第二次到洛阳。上一次到洛阳是1988年,转眼30多年过去了。留下的印象也已经模糊不清了。</b></p><p class="ql-block"><b> 回忆是快乐的。上个月去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现在要重回龙门石窟,找寻曾经的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b></p> <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龙门石窟”列为世界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其中,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b></p> <p class="ql-block"><b> 说起龙门,这个地方有许多典故。“禹凿龙门”,在大禹治水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河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河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b></p><p class="ql-block"><b> “鱼跃龙门”的传说故事,便发生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还有这里发生过“伊阙之战”,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b></p><p class="ql-block"><b> 因此历代君王皆认为龙门为圣地,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诗人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b></p> <p class="ql-block"><b> 人们为了纪念禹凿龙门治水,在龙门石窟附近建有禹王池,在其中放养鲤鱼。虽然看不到从洛水逆流而上,到伊水跳龙门的鲤鱼,看看这些鱼也养眼。</b></p><p class="ql-block"><b> 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从龙门西山北端遇见第一个大窟为:</b><b>潜溪寺。别称“斋祓堂”。开凿时间:唐高宗年间(650-683年),该窟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这里曾是唐朝宰相李藩的别墅,清代原建木结构窟檐,后改建为仿唐木结构样式,铺石板地面。</b></p><p class="ql-block"><b> 窟内主佛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在须弥台上,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并称“西方三圣”。</b></p> <p class="ql-block"><b> 陈抟碑,此碑为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隐士陈抟手书墨宝的摹刻。陈抟先后在武当山、华山栖息隐逸数十年,周世宗、宋太宗待之甚厚,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碑石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意即要像开天辟地奔赴天边的神马,要像老子一样与众不同成为人中之龙。书写潇洒飘逸、自由奔放,恰如陈抟一样非同寻常、个性不羁。</b></p><p class="ql-block"><b> 据碑刻左下题刻可知,此联原为陈抟华山隐居期间书写并留存华山,北宋真宗年间被盗后几经辗转,清代同治年间洛阳陈肇镛得其手摹卷,请龙门僧智水将其刻于石碑并镶嵌龙门崖壁。</b></p> <p class="ql-block"><b> 从潜溪寺向南,崖壁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窟,虽然大多风化或者损毁,但许多细小的精细石刻还是有看点:衣服纹络,手指姿势,身形弯曲等等,吸引眼球。同时,为了保护崖壁下的石窟,在崖顶架设了出檐的棚架。</b></p> <p class="ql-block"><b> 窟内的主佛严重损毁,头像不知去处,人为盗损。到窟外的金刚力士造型不错。</b></p> <p class="ql-block"><b> 这个窟同样,主佛无影无踪,金刚力士守门都无用。左侧的力士脸部清晰,特别威严。</b></p> <p class="ql-block"><b> 主佛旁边的菩萨,虽小巧,但脸部清晰圆润,面带微笑。岩壁上这样的浮雕比比皆是。</b></p> <p class="ql-block"><b> 山壁上还有一个四层、方形、叠瑟檐石塔,高约2米,</b><b style="font-size: 18px;">各层各面刻有佛像,顶部宝珠刹。建造年代不详,貌似唐代。</b><b>不过过了这里就是宾阳三洞。</b></p><p class="ql-block"><b> 宾阳三洞,是中国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开窟缘由、过程及用工等内容的皇家石窟工程。据《魏书》记载,宾阳洞是景明初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所开凿的功德窟,永平时中尹刘腾又为宣武帝开凿石窟一所,合为三所,分别是现在的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合称宾阳三洞。工程始于景明元年(500年),终于正光四年(523年),历时24年,用工802366个,后因宫廷内乱而未全部竣工,仅完成了居中的宾阳中洞,南北二洞主体造像由唐代雕凿而成。</b></p> <p class="ql-block"><b> 宾阳,其寓意是迎接出生的太阳。</b></p><p class="ql-block"><b> 宾阳北洞:主佛为阿弥陀佛,其手势为“剪刀手”佛像,这种“剪刀手”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由于朝代更替及战乱,主佛造像也是在初唐时完成。</b></p> <p class="ql-block"><b> 宾阳北洞中南侧的弟子菩萨造像。</b></p> <p class="ql-block"><b> 宾阳中洞,为宾阳三洞中的主窟,是</b><b style="font-size: 18px;">景明初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所开凿的功德窟,是三洞中最早完成的,是</b><b>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b></p><p class="ql-block"><b> 宾阳中洞三壁分别造像一铺,正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南北两侧壁的一佛二菩萨,分别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洞窟前壁自上而下有三组大型浮雕,上层为维摩、文殊对坐,中间为两幅佛本生故事,下层为帝后礼佛图,其中北侧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侧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雕刻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令人痛惜的是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这两块礼佛图都被收藏于美国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宾阳中洞外门口两侧雕出金刚力士、甬道两侧刻大梵天、帝释天等护法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伊阙佛龛之碑,位于宾阳南洞窟门外北侧。碑首之上有仿木构屋檐。因碑首刻有篆书“伊阙佛龛之碑”而得名。该碑碑体及屋檐为北魏旧物,而碑文由唐太宗时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刻于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碑高2.28米,宽1.9米,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唐楷书法之最大碑者,是初唐楷书之精品。</b></p><p class="ql-block"><b> 碑文除记述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后,做功德祈福而造像,并颂扬其母外,大部分是对李泰的一片颂词,尤其着意于他的忠孝与才华。</b></p> <p class="ql-block"><b> 宾阳南洞,北魏开凿洞窟,初唐完成主佛。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在北魏基础上续凿而成,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b></p><p class="ql-block"><b> 据《伊阙佛龛之碑》记载,洞内正壁一铺五尊大佛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亡母长孙皇后做功德所雕造,完工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窟内正壁主佛高8.6米,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面相、躯体及服饰已摆脱北魏“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视觉特征,面容饱满,肩胸宽厚。主佛和两侧二弟子及二菩萨的造型及服饰均显厚重,上承北魏刚健雄伟,下启唐代生动活泼的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南洞有小龛350多个,其中唐贞观纪年像龛有27个,是一处洞窟中贞观纪年最多的。</b></p> <p class="ql-block"><b> 这些小佛龛中有精美的石造像。</b></p> <p class="ql-block"><b> 小石窟门口的金刚力士的服饰雕刻的有立体感,刀工精细。</b></p> <p class="ql-block"><b> 这些小佛龛中安置了灯光。一到晚上,整个龙门山灯火通明,从各个石窟中发出璀璨的灯光 如同仙境一般。</b></p> <p class="ql-block"><b> 这个石窟里的主佛造像不是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而是善跏趺坐,即身体端坐于座上,两脚自然下垂。这种坐姿是弥勒佛的特征之一。</b></p><p class="ql-block"><b> 佛造像艺术的变化反应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更迭,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审美理想与民族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敬善寺洞,唐高宗显庆、龙朔年间(656~663年)开凿,功德主系纪国太妃韦氏,前室二力士像,个性比较突出。</b></p> <p class="ql-block"><b> 金刚力士的雕刻细节,十分细腻,仿佛是真实物品。</b></p> <p class="ql-block"><b> 摩崖三佛龛,唐武周时期营造,系三世佛题材,因武周政权结束而中辍,所留下的半成品是研究雕刻工序的重要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双窑洞,所营造时间为唐代,二窟并列,故名。二窟前室布局统一,北洞刻“三世佛”题材,南洞正壁主佛为弥勒,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两侧刻千佛。</b></p> <p class="ql-block"><b> 万佛洞,因洞内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开凿者为唐代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完工时间: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万佛洞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b></p><p class="ql-block"><b> 该窟为前后室结构。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窟顶有朵精美莲花。主佛为阿弥陀佛,通高3.86米,结跏趺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施说法印。</b></p><p class="ql-block"><b> 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b></p> <p class="ql-block"><b> 千佛洞窟门外两侧各造一尊力士,勇猛刚健,孔武有力。</b></p> <p class="ql-block"><b> 前室南北壁下层雕有二狮子,为龙门最精美雄浑的高浮雕狮子,可惜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现都收藏于美国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清明寺,唐代,前后室结构。正壁造阿弥陀佛及二菩萨三尊大像。其他小龛造像精巧。特别是菩萨姿态优美,服饰多变,众多造像题记反映了唐高宗初年关中大移民的史实。</b></p> <p class="ql-block"><b> 惠简洞,位于龙门西山中段,是西京(长安)寺僧惠简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的窟。因洞内主佛及右侧弟子阿难面相酷似龙门那大傢龛主佛和弟子造像,又俗称“小卢舍那龛”。</b></p> <p class="ql-block"><b> 细细端详,像不像大卢舍那佛像?</b></p> <p class="ql-block"><b> 沿主路继续向南行进,整个龙门西山崖壁都是石窟,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老龙洞,唐代。穹隆顶。窟内造像分布无规律,满壁共凿54龛,造像内容丰富。</b></p> <p class="ql-block"><b> 莲花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正壁为释迦牟尼佛立像,北侧迦叶手握锡杖,似经长途跋涉。南壁上方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是龙门石窟最小造像。</b></p> <p class="ql-block"><b> 满崖壁密密麻麻的石窟,记载了多少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一路走来,发现石壁上看到“郭公路。雍正5年,铭德记之”,“方公路。乾隆13年,铭德记之”等石刻。初看,这两块不显眼的石刻与石窟很不和谐,令人费解。</b></p><p class="ql-block"><b> 原来是因为洛阳龙门石窟山的东面是河,当时观拜的人无路可行。清朝郭先生和方先生出资在窟壁之下分别修了石头路。人们为感谢郭公、方公修路的义德,在龙门石窟“龙门”牌边的山石壁上,刻上竖写的两条“郭公路”、“方公路”。留作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方公路。</b></p> <p class="ql-block"><b> 普泰洞,北魏时期。穹隆顶,马蹄形平面。正壁设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南北壁各开一盝顶天幕大龛,龛楣刻“佛本行”、“维摩诘经变”等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最精彩的、最大的佛造像——大卢舍那像龛,又叫奉先寺。佛像共九躯。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b></p><p class="ql-block"><b> 此佛龛开凿时间为唐高宗初,咸享三年(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主佛:卢舍那是报身佛,意为光明遍照。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b><b style="font-size: 18px;">此造像</b><b>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b></p><p class="ql-block"><b> 大卢舍那像龛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参加卢舍那的开光仪式,并在伊水东岸礼佛击鼓奏乐,至今这里尚留擂鼓台。</b></p><p class="ql-block"><b> 宋朝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b></p> <p class="ql-block"><b> 大卢舍那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b></p><p class="ql-block"><b> 卢舍那佛:报身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龙门石窟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b></p> <p class="ql-block"><b> 大卢舍那佛左侧的小弟子阿难、普贤菩萨。</b></p> <p class="ql-block"><b> 大卢舍那佛右侧的大弟子迦叶。</b></p> <p class="ql-block"><b> 迦叶的右侧为文殊菩萨。</b></p> <p class="ql-block"><b> 大卢舍那佛龛左侧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大卢舍那佛龛右侧的天王已经风化损毁严重,只能看出轮廓,看不清细节了,不过对照对面英勇威武的天王,一定也非常精美的。给武则天做保镖,不帅飘是不行的。</b></p> <p class="ql-block"><b> 崖壁上还有许多高浮雕菩萨造像,一样精美。</b></p> <p class="ql-block"><b> 不要觉得这些造型小,他们都跟真人大小差不多,甚至大于真人。</b></p> <p class="ql-block"><b> 从侧面的角度再欣赏一下,整个大卢舍那佛龛的平台。由于相机原因,只能最大限度的照成这样了。</b></p> <p class="ql-block"><b> 从伊河对面的东山(香山)照过来,高高的阶梯,以及祭拜平台,还有九尊卢舍那佛龛的造型,无比雄伟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火烧洞,北魏时期石窟,主佛被毁,窟楣尖拱火焰纹上雕有东王公,西王母乘龙图像。</b></p> <p class="ql-block"><b>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此洞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b></p><p class="ql-block"><b> 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b></p><p class="ql-block"><b> 此洞也是少有的木构屋檐式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过了奉先寺,被威严的大卢舍那佛震撼,再看其它石窟已经兴致不高。极南洞、龙华寺、净土堂、路洞等洞窟只是看看路标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在龙门石窟,有许多雕刻在崖壁上的摩崖石塔,这些塔全部是方形,有些还能看出雕刻的叠瑟檐,最高的为七级,唐塔特征明显。</b></p> <p class="ql-block"><b> 在西山南部靠近山顶处,有一排六个相连的浮雕方形石塔,均为五层叠瑟檐,顶部宝珠刹。色彩鲜明为黄色。</b></p> <p class="ql-block"><b> 从西山到东山经过龙门景观步行大桥。桥的护栏充分体现了鱼跃龙门的鲜明特色。过了此桥可以到达东山石窟群。</b></p><p class="ql-block"><b> 东山石窟,位于伊河东岸东山南段山崖上,包括擂鼓台区、万佛沟区、看经寺区三大部分总长约500米。这里更是隔河观赏礼拜卢舍那大佛的绝佳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东山石窟都是唐代的窟龛,开凿于唐武周及以后。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b></p><p class="ql-block"><b> 大万伍佛像龛,又称:擂鼓台三洞。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b></p> <p class="ql-block"><b> 去往擂鼓台三洞的崖壁上都是一些小佛龛,但是损毁比较严重。</b></p> <p class="ql-block"><b> 擂鼓台北洞,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其构造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b></p><p class="ql-block"><b> 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b></p> <p class="ql-block"><b>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b> 窟内洞顶为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有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善跏趺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b></p> <p class="ql-block"><b> 擂鼓台南洞,洞窟地面中央砌有方坛,以此为中心,四壁及窟顶遍雕结跏趺坐于莲座上的小型坐像,现存700余尊,横向成排,上下交错对应,皆为头戴高宝冠,覆云肩,施禅定印、降魔印或转法轮印。兼有佛和菩萨的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党晔洞,因窟门上方有唐大历七年(772年)党晔等人游记而称“党晔洞”。窟内环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神王,佛座下左右各卧一狮;窟门外两侧各造一金刚。洞窟外壁及所在崖壁上多有唐宋时期游记,反映了当时擂鼓台观游之盛。</b></p> <p class="ql-block"><b> 山凹里有西方净土变龛、千手千眼观音龛、高平郡王洞,但得继续爬山,决定放弃。于是,沿龙门古道,途经看经寺、四雁洞,到达出口。结束龙门石窟的参拜。</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东山伊河岸边的景观台,眺望河对面的龙门石窟,更觉得大卢舍那佛龛的雄伟巍峨,伊水滋润着中原大地,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能工巧匠,留下了灿烂的世界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再仔细的看看,1500多年前,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东山也称作“香山”,因为那里有座“香山寺”。且看“龙门香山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