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红色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第三小学开展烟台山红色印记研学主题活动纪实

开发区第三小学

<p class="ql-block">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传承红色基因,接过革命薪火是新时代教育的必修课。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响应国家“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号召,第三小学特开展“红色印迹”主题研学活动。2021年6月5日,第三小学少先队员走出课堂,带着浓烈的爱国心,开启了烟台山研学之旅。</p> 研学前准备 在研学活动开始之前,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的老师们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讨,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形成《烟台山景区红色研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发放给队员们,帮助队员们提前了解烟台山相关背景和革命历史,让研学活动实效有迹可循。 走进烟台山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中,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地区,是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红色革命最早的区域之一。回望百年红色胶东,烟台山浓缩了烟台这座城市的近代史和革命史。队员们走进烟台开埠陈列馆、胶东革命史陈列馆,感受那段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历史。 活动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先参观了烟台开埠陈列馆。烟台山开埠陈列馆,再现了烟台在帝国主义奴役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通过实物与刊版全面展现烟台开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集中体现胶东军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抗击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是传承革命传统、弘扬历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走进开埠展厅,四块残存的东海关在烟台山上设立的界石陈列在厅中央。讲解员介绍,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进入中国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贸易活动引起了列强的觊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烟台于1861年被迫开埠。 <p class="ql-block">  看到那一幅幅泛黄相片和画像,队员们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当年历史的硝烟就像在眼前浮现,历历在目。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国争光。</p> <p class="ql-block"> 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展览了包括20世纪初的烟台、星火燎原、抗日怒潮、胜利凯歌等四个部分,通过具有代表性实物和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全面展示烟台自辛亥革命至烟台解放的历史发展进程。</p> 一段段恢弘往事,如雕塑般立体呈现在队员们面前——那是烟台地方共产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追求,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完整缩影。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英雄胶东”陈列部分,悬挂着一张特殊的时间表,记载了1928年至1938年中共胶东党组织6位主要负责人牺牲的年龄。李伯颜,中共莱阳县委第一任书记,23岁;许端云,中共烟台临时市委书记,26岁;张静源,中共胶东特委第一任书记,32岁……“像许端云这些烈士大多家境富裕,却依然选择了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献出了青春和生命。”解说员的一席话让队员们陷入沉思。</p> 最后,队员们沿山而上,来到“抗日烈士纪念碑”前。抗日烈士纪念碑身高8米,五菱柱形,由乳白色的花岩石块砌筑。碑的正南面为“民族英雄名垂千古"八个红色大字,背面铭刻着89位在解放烟台的战斗中献身的抗日英雄的英名。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集体默哀,童稚的脸上带着庄重,为烈士献上少先队员庄严的队礼,表达对先烈的尊敬。</p> 学而有得 这是一次触动心灵的精神洗礼,一件件史料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研学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收获匪浅:“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出一份力。”“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我爱我的祖国,我们要让祖国走向更好的未来!”……虽然队员们还不知道什么是豪言壮语,却直白地道出心声。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秉持着一份求知的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烟台

烟台山

队员

研学

胶东

红色

开埠

陈列馆

历史

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