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健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兴城小学关于落实“五项管理”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推送给您。让我们履行好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一、加强手机管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p><p class="ql-block">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对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家长不得给学生购买智能手机,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p><p class="ql-block">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1. 家长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尽量不要为学生配备手机,如必须配备建议为学生准备只限于接打电话功能手机或电话手表,若学生需要使用手机的时段,必须在家长的监督之下使用。</p><p class="ql-block">2.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如有特殊需要,须经学生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递交班主任审核,并向学校报备,进校后交由班主任统一管理,禁止带入课堂。上课期间,家长有特殊情况需要找学生,可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p><p class="ql-block">3.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4. 家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例如读书,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公益活动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p><p class="ql-block">5.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建议家长多与孩子一起参与亲子共读、亲子游戏,亲子锻炼等活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二、睡眠管理</p><p class="ql-block">充足良好的睡眠是孩子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小学阶段的睡眠时间应达到10个小时。为达到要求,我校特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入校时间为7:40以后,上午第一节上课时间为8:10; 8:10前为延时服务时间,有老师指导已到校学生的晨读。</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相关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1. 帮助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保证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个小时。</p><p class="ql-block">2. 家长要帮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建议家长要培养学生良好睡前习惯,睡前不进行兴奋的游戏或活动,尽量让学生静静地看书,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p><p class="ql-block">3. 确保孩子午休时间,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建议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p><p class="ql-block">4. 家长要给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p> <p class="ql-block">三、加强读物管理,为学生提供好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学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鼓励学生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为了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学校坚持开展晨读、课堂阅读、课外阅读等读书活动,将读书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关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1. 努力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建议家长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2. 为孩子创造好的读书氛围。建议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设立家庭图书角或者书房,努力营造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3.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树立自信,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四、作业管理</p><p class="ql-block">1.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三到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尽量确保孩子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培养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p><p class="ql-block">2.科学设计作业,各年级组、学科组、各班级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创新作业类型。</p><p class="ql-block">3.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不让孩子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p><p class="ql-block">4.教师不用班级QQ群、微信群、钉钉群布置家庭作业。</p><p class="ql-block">5.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不加重孩子学业负担。</p> <p class="ql-block">五、体质健康管理</p><p class="ql-block">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每个班级每天有1节一小时的体育课,每周有1节一小时的班级特色体育活动课。学校开设篮球、足球、击剑、跳踢等体育类社团选修课程。</p><p class="ql-block">2.学校每学年开展班级自编操活动,每学期开展体育节等活动,孩子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3.学校保障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定期组织孩子进行视力检查。</p><p class="ql-block">4.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孩子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p><p class="ql-block">5.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障居家锻炼时间。</p> <p class="ql-block">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携手,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