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马老驿站一日游

木子悟

<p class="ql-block">普洱的夏天是多姿多彩的,沉静的普洱蓝,洁白的云朵,墨绿的田野,火红的凤凰花,典雅的蓝花楹,高贵嫩黄的腊肠花,庄重的墨黑……缤纷的色彩把温煦的夏日画满了。芬芳的香气溢满了大美普洱。同学们,队友们,走吧,让我们走出家门,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去聆听夏天演唱家一首又一首悦耳动听的歌。</p> 第一站磨黑古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磨黑是傣语磨革的译音,磨为盐,黑为井,即盐井之意。磨黑因盐而得名,因盐茶而发展,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普洱磨黑古镇早已名闻天下,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居着实迷人无穷,无数次地去夜访磨黑古镇,不只为舌尖上的烧烤美味,无数次地拜访杨丽坤故居,不只是陪伴朋友家人的倾慕,因为磨黑古镇有一种气息,历史的、文化的、革命的、饮食的气息,你会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是木灰火烧干巴香、甘蔗又甜又香、槟榔芋又香又糯,百年古梅无比奇香,这些香飘在磨黑古镇,叫你欲罢不能!</span></p> <p class="ql-block">人文历史</p><p class="ql-block">磨黑镇是块名人辈出、人杰地灵的沃土,灵秀的山水哺育了众多的优秀儿女,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和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磨黑镇是思普区人民革命斗争的摇篮,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以大批骨干和精英。1997年4月,磨黑中学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月又被省政府命名为“ 国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思茅少体校游泳队部分队员,又一次相聚在磨黑古镇。</p> <p class="ql-block">即是同学又是战友。</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战友</p> <p class="ql-block">昨天知道老同学、老班长从深圳回普洱避暑,今天邀约和队友们一日游,刚巧队友老忠是他的老战友,开心极啦!</p> <p class="ql-block">队友的先生听说要来磨黑古镇看望张师哥,欣然随夫人前往。模范丈夫!</p> <p class="ql-block">大家提前为张师哥庆生,张师哥幸福的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怕哥哥激动捧不住生日蛋糕,妹妹赶快帮忙捧着来自队友们沉淀淀,深情厚谊的蛋糕。</p><p class="ql-block">爱笑的人运气都会很好,哥哥的笑太治愈了。祝哥哥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这俩位漂亮的师妹和张师哥合影,给张师哥幸福伤了!</p><p class="ql-block">菊芳师妹想得周到,为师哥准备生日蛋糕,感谢,感恩队友情!</p> <p class="ql-block">吃生日蛋糕,甜到心里头了!</p> 第二站同心温泉 <p class="ql-block">同心温泉是夏天游泳,玩水纳凉的好去处。这里是普洱市游泳协会训练基地,每年在这里开办游泳培训班,达200多人。每年8月底在这里举行普洱市中小学生游泳比赛及全国游泳锻炼达标考级赛。(因为疫情中断两年)</p> <p class="ql-block">秀健康,秀健美,秀技能;</p><p class="ql-block">秀幸福,秀恩爱,秀队友、同学、战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开夏天的正确方式——游泳。</p><p class="ql-block">打造健美的身材——游泳。</p><p class="ql-block"><br></p> 第三站那柯里旅游小镇 <p class="ql-block">宁洱县 同心乡 那柯里村是古 普洱府 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宁洱县现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其历史价值很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那柯里段茶马古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还有当年马帮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p> <p class="ql-block">那柯里旅游小镇,它紧靠213国道线,距离 宁洱县城22公里,距离 普洱市思茅区24公里,与昆曼国际大通道隔河相望,交通便利。整个驿站占地大约70亩,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相汇于此,山青水秀,自然生态良好,景色也十分秀丽。这里生活着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生产稻谷、玉米、茶叶、木材和松香为主。“那柯里”为傣语发音,“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那柯里”的意思是说该村小桥流水,沃土肥田,岁实年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 </p> <p class="ql-block">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地方,它原名叫“马哭里”,传说由于茶马古道十分难行,马帮过那柯里必须涉水淌过村里的一条小河,再加上马驮重负,劳累的马儿行走到这里,面对清凉的河水,都流下伤心的泪,因而得名“马哭里”。爱马如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之后,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在这修建了“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解放前,那柯里属关哨汛塘之要地, 清朝 光绪年间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那时的那柯里是茶马古道上热闹繁忙的驿站,马帮往来不断,客栈、马店林立,小桥流水,人欢马叫,十分热闹。被称为“云南省第二首《 小河淌水》”的《马帮情歌》就在这里诞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p><p class="ql-block">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p><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要么读书,要么旅行,</p><p class="ql-block">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