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遇见百年延庆路

美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一个世纪的喧嚣在这里凝固</p><p class="ql-block">现代都市的灯火璀璨脚步匆匆</p><p class="ql-block">与优雅沉静的街道和洋房相互交融</p><p class="ql-block">造就了延庆路独特的文化气质</p><p class="ql-block">名人已去 故居犹在</p><p class="ql-block">建筑成为可以触摸的近代史缩影</p><p class="ql-block">一庭一院 一草一木</p><p class="ql-block">沉淀了太多传奇往事和悲欢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延庆路,原名格罗希路(Route de Grouchy)位于徐汇区东北部,东起东湖路,与富民路相接,西至常熟路。中与华亭路相交,呈弧形。全长不足496米,沿路许多建筑被公布为上海市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1919年,法公董局在原有泥土路的基础上,拓宽延伸至常熟路,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遂成现状。1943年10月,汪伪政府以北京市郊县名改名为延庆路。</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上海是江南水乡,河浜纵横,池塘密布。此番扩张,许多河浜被填埋筑路,现在的延庆路,原来是一条不知名的“断头浜”,1919年被填平筑成马路。如今的延庆路呈弯曲的形状,就是当年填浜筑路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战争期间,许多上海的法国侨民响应国家的号召,离开上海,奔赴欧洲战场,不少青年为国捐躯。据说,这位格罗希就是从上海奔赴欧洲战场而阵亡的法国青年,法公董局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新筑的马路。1943年,以北京的延庆命名为延庆路。</p> <p class="ql-block"><b>瑞华公寓</b></p><p class="ql-block">延庆路、常熟路驻足,一栋9层高的L型建筑,造型简洁,风格突出,水泥拉毛墙面,屋檐下部和建筑底部的几何图案,及楼梯的铁花栏杆装饰,使整幢建筑体现出强烈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p><p class="ql-block">1928年由法商营造公司设计,带电梯的老公寓,初名赛华公寓,美国花旗银行当年在上海的一幢寓所,住的是花旗银行职员,瑞华公寓落成后即成为当时上海最时髦的公寓之一,是当年标志性建筑物。解放后改名瑞华公寓。</p> <p class="ql-block"><b>159号</b></p><p class="ql-block">建于1933年,美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占地面积453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庭院临街,沿路设有车库,南部有较大的独享式花园。建筑形式简洁,布局自由,有大面积玻璃钢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151-157</b></p><p class="ql-block">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建设,赖安工程师行设计,建于1925年,砖木石混合结构,是四幢联排假四层花园洋房,一般认为属于带有法国地中海风格的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建筑沿延庆路紧贴马路一字排开,每个单元形式相同,传统的上、下三段式构图,干粘卵石墙面和墙面上开出的椭圆形木窗显得颇有质感。</p> <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法成了德国和日本的“敌对国”,上海大多数英国、美国等国家的产业成为日本的“敌产”,被日本或汪伪政府接管。</p> <p class="ql-block">兵荒马乱之际,没有人敢花巨资买房子。于是,万国储蓄会名下的公寓和高档住宅大部分被国民政府收购,作为政府高级官员的府邸或住宅;部分小型住宅则被有钱人买下,延庆路151-157号的洋房成了私人产权。</p> <p class="ql-block">建筑最精彩的地方是每户沿街立面的主入口,从造型到材质和色彩的搭配都显现了设计的功力。</p> <p class="ql-block">延庆路华亭路</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135号至149号</b></p><p class="ql-block">是一片花园式里弄住宅。这种由新式里弄住宅演变而来的花园式里弄,既有里弄形式,在单体的样式上又接近独立式花园住宅,楼房前面围有规模较大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这几幢住宅建于1934年,与其南面的华亭路71弄合成同一个小区,建筑风格也一致,都是3层4坡顶的小洋楼,米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外表简洁方正。</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扶梯很有特点,沿马路的室外楼梯直接进入二楼住宅的入口,建筑南面左右对称、曲线柔美的室外楼梯也直达二楼,楼梯中间突出为弧形。</p> <p class="ql-block">延庆路141号是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的旧居。程十发在人物、花鸟画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造诣,他曾长期担任上海画院院长。程十发、张金锜这对画坛伉俪在延庆路上一住就是整整30个春秋。程十发在此创作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插图,水墨连环画《阿Q正传》等经典。</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130号</b></p><p class="ql-block">延庆路上最夺人眼球的,大概要数130号那幢明黃色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大型花园住宅了。这幢建于1923年的建筑共3层,南立面对称,构图呈横3段、竖3段。底层设计为大厅,两端略向外凸,以装饰效果极佳的古典柱式支撑,并分割窗户;二层为阳台,阳台内是房间。</p><p class="ql-block">二层檐下的平拱窗锁石上有欧洲人头像浮雕。阳台栏杆立柱的上面装有固定的石刻花盆,扶栏板则以3个菱形重叠组成装饰图案。三层阳台略向后退,三楼的两端设计有介于山墙与屋顶窗之间的窗,窗架为短而粗壮的方柱,上面架以平弧顶,窗锁石两侧配以西式山花图案。整体建筑呈现出强烈的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80、82、84号</b></p><p class="ql-block">新式里弄住宅</p><p class="ql-block">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82号为里弄公馆,由主楼、辅楼组成。平面布局对称方正,南立面二、三设宽敞平台,坡屋顶,灰色水刷石墙面。</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42号 52号</b></p><p class="ql-block">联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代,砖木结构外廊式风格。建筑形体方正,立面对称布局,南立面一二层为外廊及阳台。底层中部入口有塔斯干柱式,二层有爱奥尼柱式。</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18弄11号</b></p><p class="ql-block">格罗西疗养院(又称剑桥医院),延庆路上最好的独栋洋房之一,疗养院创始人丁惠康先生是医疗专家、收藏家,《三联周刊》邹韬奋在此短时疗养度过。</p> <p class="ql-block">123弄1号2号</p> <p class="ql-block">121号</p><p class="ql-block">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b>43~49,51新式里弄</b></p><p class="ql-block">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51弄新式里弄,假三层老虎窗,红瓦双陡坡顶大山墙,黄色水泥立面拉毛处理。</p> <p class="ql-block">自带清新滤镜的绿房子,随意抓拍一张都像是电影里的画面。打开的玻璃窗,在梧桐树的衬托下,分外美丽,有那么三分像是走在巴黎的街头。</p> <p class="ql-block">51弄</p><p class="ql-block">新式里弄住宅,建于1930年,砖木结构,西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39号</p> <p class="ql-block"><b>延庆路29弄大福里</b></p><p class="ql-block">门牌楼两边的墙上镌刻着像浮雕似的“大福里”3个小小的字。门墙二楼伸出外挑的雕花阳台。</p> <p class="ql-block">大福杂货店</p><p class="ql-block">已经在这里开了二十多年了。小店有着手写的冷饮牌,挂在铁网上的零食钩子、蓝色塑料箱和空酒瓶,在老式的翻盖冰柜里,还能找到一些童年的老冰棒。</p> <p class="ql-block">这条法式里弄很有历史底蕴,1930年8月,邓演达在这里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并任中央总干事。他在大福里生活了一年多,直至被秘密杀害。</p> <p class="ql-block">一眼望去,弄堂幽深,弄内建筑一式红墙,木头窗户的框架却是白色,这种红白搭配,显出一种特殊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这条安静的小路上唯一调大音量的地方,就是菜场和水果摊。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买菜买早饭;下午,接好放学的孩子再买点水果回家,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气息,也许这就是生活。</p> <p class="ql-block">延庆路东湖路口那幢薄荷绿的房子永远是最瞩目的,也是拍片取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市中心长乐路与富民路交界处,有一个小小的中心花园,园中座落着田汉作家塑像。以这个花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五条小马路:富民路、长乐路、东湖路、新乐路、延庆路,条条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p> <p class="ql-block">延庆路,</p><p class="ql-block">这条宛若深巷一般的小马路上,</p><p class="ql-block">藏着许多令人惊艳的风景,</p><p class="ql-block">梧桐树下的灰白斑驳的洋房,</p><p class="ql-block">一如既往地美丽着、宁静着。</p> <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美峥</p><p class="ql-block">文字:根据网络资料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