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的许多精英志士,不甘沦为亡国奴,为保存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力量,北大、清华、南开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随后京沪失守,战火危及长沙,仅维持了4个多月的长沙临大被迫迁往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9年时间,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名师巨匠,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br>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曾在蒙自设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师生曾在此办学,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来到蒙自,在如翡翠一样的蒙自南湖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走入蒙自,仍能通过一批旧址和古老建筑追寻当年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历史记忆,包括蒙自海关、哥胪士洋行、周家宅院、碧色寨火车站等。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于2011年在原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哥胪士洋行建成,纪念馆展示内容分为联大历史记、蒙自分校记、联大人才记、联大精神记4个部分共8个展厅,较为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办学历程。</h3> <h3>西南联大之校训</h3> <h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烽火学涯长歌行</h3> <h3><br>序言</h3> <h3>西南联大历史</h3> <h3>碾转长沙</h3> <h3>跋涉黔滇</h3> <h3>寓居昆明</h3> <h3>共赴国难</h3> <h3>蒙自分校历史</h3> <h3>西南联大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三所学校联办</h3> <h3>学校用过的水井</h3> <h3>1937年七七事变后,三所大学移到云南昆明,芸芸学子抱着求学救国之心慕名而来。</h3> <h3>七七事变纪念展馆一勿忘国耻</h3> <h3>著名学者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先生等担任教师</h3> <h3>校旗</h3> <h3>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奖</h3> <h3>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h3> <h3>联大精神刚毅坚卓写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历史之中。一所具有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的大字,虽然存在只有九年,却昰空前绝后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特殊影响力的大学,一所真正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大学。</h3> <h3>滇越铁路第站一蒙自碧色寨,建于1909年,它见证了滇湎工业百年兴衰史。车站融了法国和中国的建筑元素,保留有原有的昆明一碧色寨一河口的车箱模型,展示当年建设铁路的历史照片,有深远凝重的历史价值!</h3> <h3>正宗的蒙自米线</h3> <h3>正宗的蒙自米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