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婚恋观给现代婚恋的启示

🎖十分美好

<p class="ql-block">张爱玲,民国才女,才华横溢,以其短暂而又夺目的文学成就在人间辉煌而过。而她的婚恋不尽人意,深陷其中而无力自拔,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生活和情感经历以及婚恋观分析,带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种回味,一种启发。</span></p> <p class="ql-block"><b>作为一个“独特”的女人,</b>张爱玲热烈生长,爱过,恨过,颓靡过,也顽强过。她一生最鲜明的特点就两个字:<b>独特</b>!家庭背景独特、个性独特、做人独特、做事独特、写作独特、婚恋独特……<b>独特的人必有独特的人生</b>——<b>就像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b>。</p> <p class="ql-block"><b>一、独特的家庭背景以及苍凉而冷漠的童年生活,对其婚恋观产生了重要影响</b></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名门之后,大家闺秀,才情满腹,清冷而孤傲,敏感而决绝。<b>张爱玲的性格、婚恋观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b></p><p class="ql-block"><b>祖父张佩纶</b>:光绪左副都御史;<b>祖母李菊耦</b>:晚清宰相李鸿章第二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父张佩纶——祖母李菊耦(右,站立)</p> <p class="ql-block"><b>父亲张延重:</b>1896年出生不久,清朝灭亡。七岁丧父,“皇”气遗少,拼命玩乐,赌博,抽大烟,嫖妓,养姨太太……在醇酒妇人中碌碌一生。</p><p class="ql-block"><b>母亲黄素琼:</b>清末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广西盐道黄宗炎之女。自幼丧父。有几分拉美或南洋血统。受西方文化、清末民初民主自由气氛和五四风潮熏染而极为开化,推崇自由和女性独立,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张延重 ——母亲黄逸梵</p> <p class="ql-block">夫妻关系不和谐主要原因:<b>思想意识对立</b>,<b>生活方式差异巨大,经常吵架</b>。这是两人后来分道扬镳的主要根源。</p><p class="ql-block">—— 这些<b>问题</b>,<b>并非婚姻本身所产生</b>,而是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婚前就已存在。因而,<b>婚恋选择的偶然性决定了婚后问题发生的必然性。</b>可见,<b>选择一个怎样的人是多么重要!</b></p><p class="ql-block">情感领域专家建议:<b>年轻人,应当多谈恋爱</b>!</p><p class="ql-block"><b>1920年</b>,张爱玲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婚姻的不幸也必然把阴影传递给下一代。事实证明,张爱玲成年后社会交际很少,男女交往更少,闭门不出成了她的日常习惯,她骨子里有一个“怕”字,即<b>婚恋恐惧心理</b>。因此,在她与胡兰成发生婚恋前未曾谈过恋爱。</p><p class="ql-block">1922年,张爱玲全家从上海迁至天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在天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爱玲(正中)和表姐表弟</p> <p class="ql-block"><b>张爱玲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的</b>。黄素琼不甘于被不幸婚姻束缚,她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b>1924年</b>,黄素琼出国,自己更名为<b>黄逸梵</b>,成为中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18px;">黄逸梵的对策:“婚姻不满,我就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现实案例:</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对夫妻,育有一子。女不满意婚姻,跟一买卖人私奔而去,三年后回来找原配。另有一对夫妻,妻子“失踪”半年后返回,丈夫提出离婚。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主要根源:人,没选对!</b></p><p class="ql-block"><b>张爱玲回忆</b>:她(黄逸梵)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机会和她接触,我4岁时她就出洋去了,几次来了又走了。</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4岁失去母爱,母爱对她而言,辽远而神秘,童年生活苍凉、冷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4年,4岁的张爱玲</p> <p class="ql-block">1927年,张爱玲7岁,黄逸梵出国返回。黄逸梵、张廷重婚姻失败,<b>协议离婚</b>。黄逸梵说:“<b>我的心意已经像一块木头</b>。”</p><p class="ql-block">—— 婚前两个人的个性、思想、生活习惯<b>极不匹配,成为婚后问题爆发的必然</b>。“进了一家门,也不是一家人”说的就是问题爆发必然性。</p><p class="ql-block">1930年,张爱玲10岁,入学黄氏小学。不久,黄逸梵又去法国留学,临行前她到黄氏小学去看女儿。</p><p class="ql-block"><b>张爱玲回忆:</b>母亲走出校门,我远远看着红铁门徐徐关闭,泪如雨下。痛哭,为了母亲(无奈),也是为十岁的自己(孤苦伶仃)。</p><p class="ql-block"><b>因为懂得,所以慈悲。</b>张爱玲在性格形成中,无意识地承袭下来母亲的影子。</p><p class="ql-block">之后,张爱玲随父生活。父亲很快有了新的女人,<b style="font-size: 18px;">继母对张爱玲视若仇敌</b>,一点点小事便受到继母辱骂,还因继母挑唆而受到父亲毒打。她迫切想离家出走,心里耸立起一堵墙。</p><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b>张爱玲的童年生活注定是苍凉、冷漠的</b>。这对她以后的“独特”性格以及婚恋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爱玲与父亲和弟弟</p> <p class="ql-block"><b>二、大学时光,张爱玲文学人生第一步</b></p><p class="ql-block">1939年秋,张爱玲19岁,高中毕业,在上海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以第一名被录取,但因二战爆发,转到港大入学。港大学习对张爱玲生活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b>其文学道路,从上海起步,在香港转折,在返回上海之前已脱胎换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岁的张爱玲,入学港大,学习两年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打算在沦陷区上海继续学业,向母亲要学费未果。张爱玲心寒,日子很苦,又不愿嫁人,多亏姑姑救济,勉强度日。</p><p class="ql-block">张爱玲成名后,每听到有人说她对稿费锱铢必较,俗不可耐,她都不屑一顾。因为对她来说,这是“<b>世上最值钱的钱</b>”。</p><p class="ql-block">张爱玲:<b>用别人的钱,哪怕父母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的钱来得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经济独立,是追求自我的第一步。当你不必依附他人而活,才能谈兴趣,谈自由,谈理想</b>。</p><p class="ql-block">——<b>经济独立是张爱玲的金钱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她的婚恋观</b>。她与胡兰成交往期间,从未向他要钱,恰恰相反,她“倒贴”,两人解除婚约后,张爱玲曾给过胡兰成三十万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爱玲在上海</p> <b>三、思想独立,张爱玲活出自己第二步</b>。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不爱交际出了名。久而久之,她便被贴上了<b>清高孤傲的标签</b>。<div>一个故事可以看到张爱玲<b>做人做事的独特</b>:一次,她与几个作家喝茶,谈天说地,谈起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作家,大家提名冰心。<b>张爱玲懒懒地说:“冰心的清婉往往流于做作。”</b></div><div>她的批评云淡风轻,语气笃定,仿佛那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责怪她刻薄、不懂委婉,她气定神闲。在曲意迎合面前,张爱玲总是挺直着腰板,从不妥协,坦荡自如。</div> <b>四、张爱玲初恋——爱我所爱,飞蛾扑火</b><br>1944年2月,<b>张爱玲24岁,胡兰成38岁</b>,在上海<b>秘密结婚</b>。这是胡兰成的第四次结婚。<br>两人的<b>真实心声</b>:<br>—— 张爱玲:<b>见到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b><br>—— 胡兰成:<b>我与爱玲只是男女相悦,《子夜歌》里称“欢”,我再或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也不会吃醋。</b><br> <p class="ql-block">张爱玲、胡兰成<b>婚后第五个月</b>,胡兰成背叛,引诱汉阳医院17岁护士周训德,还举行了婚礼,周训德怀孕。<b>婚后第八个月</b>,胡兰成再次背叛,在浙江丽水与斯姓同学的父亲的姨太太范秀美私结为夫妇并同居。</p><p class="ql-block">胡兰成视<b>婚恋为“欢”</b>的态度昭然若揭(不仅仅对待张爱玲这样,凡被他捕猎到手的女人下场一样),而陷入懵懂初恋的张爱玲哪里能知道这些。这场婚恋本质上是一种<b>情感欺骗</b>。<b>两人关系至少存在以下三个不对称:</b></p><p class="ql-block"><b>1. 情感体验和婚恋经验不对称。</b>张爱玲是初恋,胡兰成是情场高手(张爱玲是他的第四个女人)。<b>问题的关键</b>不在于胡兰成结过几次婚,而在于<b>胡兰成对婚恋的态度</b>: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普通到他转眼就趋于平淡,心安理得,就像没发生过一样。</p><p class="ql-block"><b>2. 对情感的认识不对称。</b>张爱玲一心一意、死心塌地、飞蛾扑火;胡兰成视她为<b>“欢”——寻欢作乐的“欢”</b>。胡兰成在张爱玲之前“欢”过三个女人,在与张爱玲婚约存续期间,又“欢”两人。他是欢一个,扔一个,一生至少“欢”过八个女人。倘若不是胡兰成因汉奸身份逃至日本,不知又有多少女人惨遭他的“欢”而悔恨一生。</p><p class="ql-block"><b>3. 婚姻认识的不对称。</b>胡兰成认为,即便与张爱玲结婚,他可以在婚外继续寻很多的“欢”,乃至可以<b>挟妓游玩</b>。婚约对他而言,仅仅就是一张废纸。</p><p class="ql-block"><b>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恋给我们的启示:</b></p><p class="ql-block"><b>1. 爱具有选择性</b>。你选择一个怎样的人,就会有一个怎样的爱情,就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p><p class="ql-block"><b>2. 识别婚恋对象的能力极端重要。</b>胡兰成这样的男人很少,但是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这样的男人,任何一个女人落在他的手里,下场都一样,都是悲剧,也是“闹剧。</p><p class="ql-block"><b>3. 张爱玲对胡兰成来说,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故事。</b>在张爱玲心里,愁肠百结,悲凄至极,有爱有恨,有血,有肉,直达心灵最深处。这就是张爱玲与胡兰成不对等的婚恋人生。</p><p class="ql-block">胡兰成像过客一样,走马灯式的换女人,先后从八个女人身边走过,把女人当作提供享受和服务的驿站,他逍遥自在,风流快活,一生艳遇不断。</p><p class="ql-block"><b>张爱玲对胡兰成的定论:</b>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说的就是胡兰成(《红玫瑰与白玫瑰》)。</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之后,张爱玲遇到了蓝颜知己——<b>桑弧</b>。</p><p class="ql-block">导演桑弧,富有才华,含蓄内敛,人品良善,为人忠厚,但不会对女人甜言蜜语,也不会随意许诺。这一点,与风流男人胡兰成相比,存在天壤之别。</p><p class="ql-block"><b>张爱玲拒绝桑弧主要原因</b>:</p><p class="ql-block">1. 张爱玲当时尚未从她与胡兰成悲伤的情感中解脱出来,并且她觉得自己配不上桑弧,尚不能下决心重启新的感情。</p><p class="ql-block">2. 二是张爱玲因胡兰成是汉奸而背上“汉奸婆”的骂名,分手之事也被传得沸沸扬扬。她担心这样的污名连累桑弧。</p><p class="ql-block"><b>问题 :</b>桑弧究竟是否爱过张爱玲,而张爱玲又是否爱过桑弧。</p><p class="ql-block">关于这个问题,张爱玲直到离世仍三戒其口,但在其最后完成的<b>《小团圆》</b>中,写到:“<b>燕山(桑弧)的事她(张爱玲)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候幸亏有他。“</b></p><p class="ql-block">1995年,张爱玲去世,许多人写文章怀念张爱玲,唯独桑弧一直保持沉默。也许自始至终,他对张爱玲的爱,都是以沉默相待。桑弧给予张爱玲的,应该是一生温暖的怀想。他没有伤害,只在她最寂寥时,轻轻地来过,又淡淡地走了。<b>因为懂得,所以沉默。</b>桑弧如同张爱玲在海上的一朵浪花,来去如风,转瞬就成了过眼云烟。锦瑟流年,两两相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桑弧与张爱玲</span></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4年,34岁的张爱玲,香港</div> <p class="ql-block">1956年,36岁的张爱玲赴美国,与65岁的赖雅结婚(忘年之恋)。张爱玲怀孕,赖雅要求堕胎,不要孩子。婚后两个月,赖雅中风,濒临死亡。张爱玲47岁时,赖雅76岁,死亡。</p><p class="ql-block">张爱玲:<b>该走的都已经走了,该留下的也没有留下。我放弃我的一切,背上年轻的心,继续着我的人生孤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爱玲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赖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5年,75岁离世前最后一张照片(右)</p> <p class="ql-block">年少不读张爱铃,读懂已不再少年。因为,在婚恋问题上,世间鲜少有人活得如她一样的那么“<b>自我</b>”——<b>不管不顾,只走自己决定的路</b>。</p><p class="ql-block">张爱玲:<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b><b>。</b></p><p class="ql-block"><b>叶兆言评价</b>: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p><p class="ql-block"><b>这就是张爱玲婚恋观给我们的启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END ——</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