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徒步是我们的爱好,走进大山中呼吸新鲜空气,美好生态环境馈赠我们丰富的负氧离子,让我们身心健康勤奋工作,因而更加热爱投身到大山的怀抱中。今天是6月5日,又到了周末,虽然清晨下了两场阵雨,但无法阻挡我们心中那份执着去亲近大自然,“环健”“自由”徒步群一行17人,走进了大池镇九里洋村的大山中。</p> <p class="ql-block"> 从大池镇集市开始一路上坡,开车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九里洋村,天空雾沙蒙蒙,覆盖整个山村,不见大山轮廓,小小山村中,我们极目注意的是一管山泉自山间倾泄而来,清澈透亮,在这村中形成小小水潭,便养育了这方土地与村民。我想,这就是大山最大最重要的馈赠吧,因为水是生命之源!</p> <p class="ql-block"> 从这管山泉旁的小路拾阶而上,很快就隐没在这座大山之中。由于停车处已是大山高处,所以拔高1小时左右就到了山埂上,接下来便一路下坡,但古道石阶潮湿不少石块已附着青苔,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倒,反而速度下降,到达接近灌洋村的小庙时,已是十一点多了,于是决定返回,最终徒步近十一公里,耗时5个多小时。虽然是短短5个多小时,但我已深切体会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妙处。</p> <p class="ql-block"> 走在鹅卵石的石阶上,上山还好,下山则要小心了,特别是在潮湿的天气或是在潮湿的石板上,不要以为石板平整就很稳了,往往这样的石板才是最危险的,有些青苔不明显或者是上面粘的淤泥很淡看不清时,这时的石板是很滑的。有经验的徒步人会告诉你,脚要踩在两石间的石缝处才是最稳最安全的,还有就是不要粗心大意,特别是不要边观赏美景边下台阶,这样分心最是危险。所以,不论天气如何,对于我们这样城市里来的徒步爱好者来说,在南方山上走路的方式,就是踩在石缝处或者是横着脚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缓慢地安全下山,这就是上山快而下山慢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不知名的大山,海拔大概1300多米,古道没有带着我们登顶,而在两座山之间的山坳里穿过。一路上,看到很多天然生长的杨梅树,大多很高大,不易采摘,路边2米多高的杨梅基本上被采摘的差不多了。多日风雨,路上洒满棵棵杨梅,掉落在落叶、枯枝、青石、泥土上,有青有白有红,棵粒比起种植施肥的杨梅明显要小得多,也没有那么鲜艳,但我们摘的杨梅在清洗加盐处理后,显得更加晶莹剔透,略酸而入味,更讨女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 初夏季节,森林中空气潮湿,气温变化不大,适合菌类生长。这不,徒友中就有人带着水桶上山,说是采红菇用,不过这条近龙岩城的大山是条熟路,在路边采到红菇想必没那么容易。走在前面带路的“清风叶”倒是捡到十几棵红菇,而我则被路边生长不知名的菌菇的美所惊喜:</p> <p class="ql-block">这个黄艳艳的菇,仅见一朵</p> <p class="ql-block">这把伞型菇,好漂亮的。上面还有一只蚊子在叮咬</p> <p class="ql-block">这个即将凋谢的菇,依然散发出其孤寂的美</p> <p class="ql-block">这棵花面菇,面上的贴花倒像是爪子。</p> <p class="ql-block">这棵红面菇,并不鲜艳,可能有毒</p> <p class="ql-block">这是树灵芝</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不知名的菇</p> <p class="ql-block">返回路上,路边树丛中发现一棵直径约二十多公分大、二十多公分高的菇和一棵菇蕾,客家人叫“蔓菇”,不知学名是什么,可炒可煮汤,极为鲜美。</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徒步行进中关注到的是近前事物,如树和花,水和鱼,山和石,以及可以采摘的野果之类的东西。今天发现三个奇异之处:</p> <p class="ql-block">一是树与石头完善融合,应该是爬在石头上长大的树</p> <p class="ql-block">二是一棵樟树的树皮被人为挖掉一圈,却奇迹般存活下来,并长成大树</p> <p class="ql-block">三是这棵树长着一超大的节疤,节疤上奇异的继续生长。</p> <p class="ql-block">而我则在感叹和赞美生命的奇迹与伟岸,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奥妙与包容吧!今天徒步还领略两处瀑布之美,一处可以亲近,一处只能远观。</p> <p class="ql-block"> 今天徒步,我很注意观察是否有鱼腥草,早先时候妻子在其他地方拔得鱼腥草已吃完了,今天顺便采摘些,但任我如何寻找总是不能见到,与“清风叶”说后,他说随处都是,说罢便弯腰在草丛中选一珠带小花的草拔了起来,立刻就闻到了鱼腥草特殊的香味。随后,我也就可以辨别出鱼腥草了,很快,见到这种小花就拔了一大把鱼腥草,原来这时的鱼腥草已到了开小花的季节。而另一位原先准备水桶采摘红菇的徒友,却发现了许多苦斋(学名败酱草)野菜,采了一桶嫩苦斋。在我的车上一位徒友还采到许多薄荷,车厢内可闻到浓郁的薄荷香味。</p> <p class="ql-block"> 徒友们各有收获。我想,大山天然养育而蕴藏瑰宝,等候有心人采摘或者汲取,但绝对不是无节制地开采、索取,而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地开采,而且还要发动全民来爱护大自然,要让每个人都清楚的认识到,当你有所获得时,这是“大山的馈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