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中为何安排4个人扫地?司马懿看懂了,留住1条小命

和谐

文章来源:【嗔痴历史观】<br>美篇制作合成:和谐<br>音乐:【这一拜】刘欢 <h1>人们都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还是曲高和寡,一旦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智商远远超过常人,则很难被人接受和理解,自然自己所作所为,也就更加无人理解了。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很多这样曲高和寡的寂寞之人,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等人,这些人在智商与谋略上都是远远超乎常人的,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们,最后的结局就是不管是敌是友,也只能英雄惜英雄了。为何这样说呢?我想在《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事件,当时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并且还故意让4名士兵在城门口扫地,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诸葛亮当时想的是什么,可是一样聪明的司马懿却看懂了诸葛亮的意思,因此也留住了自己的一条命。</h1> <h1>01诸葛亮空城计在演义中,诸葛亮确实被神话比较严重,实际上他也许并没有那么厉害,但是也确实是有一些能力的。自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之后,蜀国实力可以说是大大增加,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等等大战,都是奠定霸业基础的战役。至于空城计呢?实际上这个时候蜀国已经危机四伏,诸葛亮当时因为错信一人,导致兵败,诸葛亮十分着急之时,司马懿却带领大军来袭,这个时候诸葛亮没有任何办法,要是以自己仅存的那些士兵去与司马懿决一死战,毫无疑问自己会失败很惨。</h1> <h1>这个时候到底要怎么办呢?诸葛亮左思右想才想到一出空城计,他将士兵全部打发走,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什么损失了,自己在城楼上怡然自得弹奏曲子,安排4个人在城门口扫地,司马懿前来走到城门外,远远看到城门打开,城中空空如也,诸葛亮琴声悠扬,4个扫地士兵兢兢业业。司马懿看完这一切没有继续前进,而是说诸葛亮肯定有诈,从而带着自己大军撤退,终于留下诸葛亮以及蜀国的希望,同时这个举动也为司马懿成就霸业争取了时间和机会,并且留住了自己一条小命,为何这样说呢?且听我继续分析。</h1> <h1>02司马懿为何带兵撤退其实司马懿带领大军前往的时候,完全可以派几个人专门上前去看看诸葛亮的空城计究竟是什么意思,到底有没有埋伏,可是司马懿完全没有这样做,他只是看了看就离开了,因为他发现城门外有4个人在扫地,这就是自扫门前雪的意思。司马懿乃聪明之人,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他当然更加明白,当时的曹操正是实力最雄厚的时候,司马懿也并没有得到曹操的足够信任,要是此战解决掉诸葛亮,毫无疑问,司马懿的用途也就不大了,按照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思想,肯定会将司马懿除掉,那司马懿的雄心壮志自然不可能完成。</h1> <h1>所以司马懿十分清楚,英雄只有在英雄的衬托下,才能够更加体现英雄的价值,要是诸葛亮死了,那么自己是否聪明,是否厉害,也就没人知道了,既然曹操不在乎自己是否厉害,那自己生存价值也就没有了,比起这一战的胜利,司马懿更在乎的是今后的长久发展,所以他直接率兵离开。而诸葛亮呢?作为一个聪明人,他摆出空城计,对于普通人而言自然是无法理解的,可是他知道司马懿的野心和聪明之处,这一次空城计,实际上就是两人之间的暗号,别人根本看不懂,只有两人心知肚明。</h1> <h1>果然,因为有诸葛亮的衬托,后来曹操为了打败诸葛亮,越来越重用司马懿,司马懿就在与诸葛亮的不断斗争中,地位逐渐提高,最后曹操与诸葛亮都去世了,司马懿坐享其成,霸占了曹操打下的江山,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一切要是追溯回去,也就在空城计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分水岭和生死抉择,要是当时司马懿干掉诸葛亮,毫无疑问,他未来拥有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相反他还可能被曹操干掉,因此说司马懿看懂了诸葛亮空城计的意思,留住自己一条小命,也得到了更多希望。</h1> <h1>03结语自古以来,聪明人之间的对决,往往就是那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明白对方意思,这也许就是英雄惜英雄的最主要表现,也是曲高和寡的有力证明,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够有一个人理解自己,实在太难。诸葛亮在空城计中安排4个人在城门口扫地,就是想提醒司马懿,得注意一件事情,司马懿看懂了诸葛亮的意思,留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也成就了后来自己的霸业,可以说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虽然是敌人,可是在才华方面,两人又是彼此知音,只可惜乱世之中,各为其主,也就只能悲哀落幕了!</h1>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谢谢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