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

小草

<p class="ql-block"><b>沙家浜</b></p><p class="ql-block"> 沙家浜之行,不仅是游览观光还有好奇。50、60年代出生的人,《沙家浜》样板戏,那是家喻户晓,男女老幼无人不会。快50年都过去了,剧中有的段子还能随口就来,幼记如吃,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位同学叫叶小青,那时候只听说他父母是老革命,常熟人,下放来高邮。后来才知道他爸早年就在沙家浜打鬼子掩护新四军,他妈就是沙家浜春来茶馆里的“阿庆嫂”,神秘而不可思议,原来英雄的儿子与我是同学。</p><p class="ql-block"> 去年的一天,在一家路边店吃面,偶遇一人,他陪着一位长者,与我对视,我一口便喊出了他的名字,叶小青,他也认出了我,惊呀的不可思议,50年过去了彼此还能想起。他说:“这是他生母,九十多高龄,离休,他们现居住南京”。他生父母与养父母都是早年的战友,四海为家,养父母无子女,把他给了“阿庆嫂”养育。养父母“文革”时受到冲击下放,后来在高邮了此一生。他重新回到生母身边。怪不得沙家浜到处都是“阿庆嫂”呢?其实她们是众多妇女革命者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沙家浜》剧本的主要作者汪曾祺是高邮人。喜爱汪老作品,也喜爱汪老轶事,传说文革中为了《沙家浜》剧本他竟然敢和江青顶撞,坐着,跷着二郎腿和江青说话。所以,走进汪老笔下的沙家浜,阳澄湖,青纱帐、阿庆嫂、刁德一、胡司令、春来茶馆、七星灶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  一辆面包车,同学结伴游。我们一路向南,不到三小时,从常熟南下高速很快就到了沙家浜。这是常熟市的一个镇(原名芦荡乡),国家5A级旅游景区,门票70/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 走进景区,碧波荡漾,芦苇茂密,灌木丛生,绿草鲜花,好一派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给喧嚣繁华的城市留下了一方净土湿地。景区游览可坐帆船,也可乘观光车,我们选择了步行。</p><p class="ql-block"> 沿着湖滨步道,向景区深入,同学游热闹,青春回荡,彼此关照。有人情不制禁的唱起了小曲,对起了“智斗”我还记得几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同学们谈笑风生,唱唱笑笑,观景拍照,有一种青春回归,穿越时空的欲动。</p> <p class="ql-block">  景区配有国防教育,红色记忆,儿童娱乐,特色小吃等,主题仍围绕《沙家浜》的场景人物设计,我们也是本着这些故事而来。模泾老街是景区的中心,沙家滨大多剧情故事都在这里体现。在春来茶馆做了一些逗留,各自随心所欲品尝当地的小吃,座在八仙桌前相互补充唱起了京剧:"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接着参观了刁家大院,刁姓是当地大户,刁德一确有其人,家谱词堂,高门深宅,显赫一方。春来茶馆地处老街中心路口,背靠阳澄湖九连湾,湖面宽阔,芦苇纵深,可以想象小船在芦荡里穿梭是很难发现。当年新四军选择在这里,隐藏新四军伤病员,青纱帐,天然屏障,即使今天没有GPS也难找到目标。</p> <p class="ql-block">  沙家浜原名叫芦荡乡,汪曾祺原先剧本就叫《芦荡火种》,据说是根据毛主席建议改名《沙家浜》,后来芦荡乡更名为沙家浜镇。曾经是一片水网沼泽湿地,如今变成了5A级游览观光胜地,这就是名人的效应,常熟沙家浜可别忘了汪曾祺老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