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的美好尚未散去,六月的繁盛已悄然来临。迎着六月的朝阳,崇高路校区五年级语文组“基于教学切片诊断下的课堂研究”微型报告在梦想教室再次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冯梅玲老师以《小学写字指导的有效策略》为主题进行了交流汇报。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标要求每节安排十分钟的写字练习。老师如何指导才更有效呢?冯老师通过切片诊断总结出:只有教师目标明确,指导方法得当,才会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范利红老师低段教学中词语理解的策略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情的词语理解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词语理解并不单单是理解,而是要把理解和培养语感、理解内容结合在一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运用词义类聚法,不仅可以理解词语,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从而达到由此到彼积累语言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李文静老师描述的切点是《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结合课本,查找文献,最终得出以下策略: 1. 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2. 找准新旧知识结合点,为新知学习架 起一座桥梁。3.基于学情,紧扣目标,充分发挥导入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李琳琳老师的《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策略》切片分享中谈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板书的具体书写时应每个版面都精心设计,严谨布局,绝不可满板乱画,使板书杂乱无章。</p><p class="ql-block"> 内容设计主要围绕课文重难点找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一定要精炼、好懂、易记,还要能显示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王艳茹老师汇报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她依托薛朝霞老师的《卢花鞋》和李文静老师的《自相矛盾》两节课例,交流了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都有效策略:1.导入选材要有趣味性,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2.导入素材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有利于目标达成,使导入显得厚重。</p><p class="ql-block">3.导入要基于认知困惑,从素材中提炼出与新知相关的要素,巧妙地引出新知。</p> <p class="ql-block"> 切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切片研究,根在课堂,繁花似锦亦是课堂。相信在魏教授指导的依托下,我们将继续坚定大胆实践的决心,用心深“耕”课堂,期许新思考和新启发引发课堂教学实践新的“催化剂”。我们将继续搭乘“教学切片诊断”的快车,携手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