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轮画中国地图(5)泉州—东山岛—南澳岛—潮州—汕尾—珠海平沙镇

李群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19天(5月27日)—第24天(6月1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洛阳桥、防空洞、浔埔村、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围头823战地公园)—东山县(东山岛风动石、关帝庙、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纪念碑)—南澳岛(北回归兴广场自然之门)—潮州(广济桥丿—汕尾—珠海(港珠澳大桥)—珠海平沙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19天(5月27日),泉州市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的住处选择了离洛阳桥1km多的地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又是一个酷热天气,白天休息,傍晚我们俩带着狗狗步行去洛阳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因桥位于洛阳江水道上,洛阳桥因此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洛阳桥与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和北京卢沟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完洛阳桥返回时,桥头一家古桥食话小棧吸引了我们,能在千年古桥边坐下来品尝美食,这不是随便什么时间都有机会的,于是决定就在这里吃晚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店是东北人开的,老板的女儿推荐了东北特色的海蛎子吃法,酸菜炖海蛎子,这个我最喜欢了。尝了一下,就是正宗的东北味道,卤的猪蹄儿也不错,还有老板娘很贴心的送了自制的辣酱,配上酸菜米饭吃的很过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想看一下洛阳桥满潮时的样子,又担心不能准时赶过来,就和店家的姑娘加了微信,想请她帮忙拍几张照片,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准时收到了她的视频和照片,才有了上面的视频和这张洛阳桥涨潮和退潮时的对比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谢谢美女啦!回来认真的看了你送的《洛阳桥12景》纪念册,很喜欢你老公的画,还有你们配的诗,我们收藏了。也祝你们生活愉快,生意兴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给人的感觉是包容, 短短的时间看到了东北人,河南人,山东人,他们在这里生活的都很好,比较平和,生活节奏也很舒服,是这一行到目前为止,最想留下来住一段儿的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20天(5月28日),泉州—开元寺—清源山镜山书院、1977防空洞—父亲的老部队—泉州,约80公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初为七级木塔,称“无量寿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寺里一棵百年树龄的菩提树,高有十几米,回来翻照片时发现,不知道怎么把这棵树拍成了这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放大了这颗像水滴一样的神来之物,感觉到了开元寺的神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镜山书院因明代史学家何乔远在山下筑精舍,晚年在此著书讲学,自号镜山,后人称为镜山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不巧去的时候不开门。问了当地人,说现在也可以在里面看书,这还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远离城市空气清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紧临镜山书院就是防空洞,这是我们一定要看的,当年泉州地处对台前沿,人防工程应该最具代表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防空洞本身来说,确实比较值得一看,规模很大。但如果单纯从游玩娱乐的角度,还要买门票,对很多人来说性价比会打折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次走泉州,我们最大的心愿,是能去父亲曾经的老部队看看。记不清具体哪一年了,应该是五十多年前,我和母亲探亲去过。因为太小,记忆中只有一些碎片:文革,抢枪(印象中部队的枪都埋起来了),炮击,传单,还有桂圆林和香蕉树(和几个同龄的小孩偷偷吃了没长熟的香蕉,牙都变成了黑的,怎么刷都刷不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具体的位置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开始没抱多大希望,后来在发小和战友的帮助下,愿望成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到的时候刚下完雷阵雨,过去的营房几经轮换,只剩下一栋办公楼和一些零星的建筑,印象最深的桂圆林和香蕉树已经没有了,替代的是满院子的芒果树和几棵菠萝蜜。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伤感,但不管怎样变迁,心中的那份情感是永远都会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大的遗憾是父母在世时,没有陪他们回来看看,那样我的记忆会更完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父亲的老部队,车一开出大门就开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几乎看不见路,不得不走走停停,40km的路程,用了两个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21天(5月29日),泉州—浔埔村—围头823战地公园—东山县,约300公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的行程是按照目的地东山县的顺序一溜排下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浔埔村是发小推荐的地方,非常有福建特色,浔埔女,蚵壳厝是这里独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没想到浔埔村会这么开放,开始我们俩进村儿,也不敢乱拍乱看,结果浔埔女们很大方的邀请我们进去参观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围头823战地公园,是战友们推荐的,网上的资料很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好碰上这位解说员,比教详细的讲解了围头823炮战的前因后果,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8年开始的823炮战,一直延续了21年,直到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两岸结束军事对峙,开始开放“两岸三通”和两岸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没有想到去围头823战地公园参观的人有那么多,去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个团体、一个母亲带了一双儿女和几个年轻人。感到欣慰,虽然身处和平年代,那些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们,不应该被忘记,值得我们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路上又遇暴雨,在休息站等了一个小时,上高速仍是时大时小,下午5点到了东山县,雨才停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22天(5月30日),东山县—东山岛风动石、关帝庙—东山战斗纪念碑—南澳岛,约160公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山岛以前以渔业为主,现在逐渐成为了旅游岛,上午环岛去看风动石,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我们俩感觉就奇、险、悬还是东福山岛的福石更胜一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倒是旁边的关帝庙不能错过,去的时候正赶上迎财神仪式,具体是哪个地方的,闽南话也没听明白,只了解了个大致,很长见识。用老公的话说,东南沿海的富人多,是因为对于发财这件事,他们是非常认真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来张清楚的做个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山不仅风景美,还是震惊中外的东山保卫战的发生地。1953年7月16日拂晓,国民党军从金门岛调集了约一万三千多军队,在海、空军配合下,首次使用了伞兵,袭击东山岛。驻岛的解放军虽然人数少,但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顽强守卫,配合迅速赶到的增援部队,共歼灭国民党军队官兵三千三百多人,击落飞机二架。这就是东山保卫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东山岛,我们去了八尺门大桥,它位于八尺门海湾,是东山岛连接大陆的第二条通道。东山保卫战中的八尺门大捷就是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山战斗烈士陵园,位于东山县石坛村石坛埔,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山战斗纪念碑就坐落在烈士陵园里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瞻仰完烈士陵园,我们直奔南澳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没上岛先被南澳大桥美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南澳岛的网红灯塔。没弄明白什么原因,好像人们特别喜欢灯塔,几乎每个岛上的灯塔都是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是我的生日,晚餐老公选了一家咖啡馆,叫疯子的店,哈哈,倒很贴切。两个人安静的庆祝了一下,老公说可惜没有蛋糕,其实什么都不需要,陪我走这个行程就是最好的礼物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23天(5月31日),南澳岛—环岛北回归线广场—潮州广济桥—汕尾红草镇,约300公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广州和深圳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我们考虑尽量避开这些地方,不然万一出点儿问题,行程码变成了红色就麻烦了,住宿,景点儿等寸步难行,所以决定尽早越过这两个地方,今天到汕尾,明天直接过珠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到南澳岛就一直在下雨,计划的环岛只能车游,除了前一天的灯塔,大桥和晚霞,其他都是在车行和下雨中过程中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只在北回归线广场,冒雨下车拍了“自然之门”,这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是迄今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可惜雨很大,没有太阳也没有投影,只有像黑白照片一样的"自然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即使这样,南澳的海水和沙滩,仍然可以看出来很美,一家人一起来这里度假,是个非不错的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车游南澳岛节约了时间,我们调整了一下计划,准备先到潮州去看看广济桥,中午品尝一下潮州菜,然后再到汕尾,这样总的行程只增加了三四十公里,还有一个原因是女儿之前说过,喜欢潮州菜,如果吃到好吃的潮州牛肉丸,给她寄点回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南澳过去广济桥八十多公里,到了景区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干脆去吃午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选了一家潮鹅店,感觉挺好吃的,价钱也算合理,就想每个品种选一点给女儿尝尝。谁知道因为我的大意,按照之前留在印象中的潮州人去类推,让这件本是简单的事儿,成了此行遇到的第一个烦心事。当时店家说要第二天才有货,就写了清单,约好了到时候先看下东西,然后在付钱寄出。第二天来电话告诉我东西已经寄出去了,总价一千七百多块钱,这也太离谱了吧!后来才弄清楚,我们看到的这家店其他的东西都有标价,价钱也很正常,点菜的时候店家推荐了好几次老鹅头,因为担心老公牙不好吃不了就没点,所以不知道价格,写单子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们一个老鹅头1500。最后搅缠半天决定不买了,想必店家说的东西已寄,应该是还没有寄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我这也是个教训,旅途中不能过于信任别人,尤其花钱买东西,必须问清每个细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后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下着雨,景区还是没找到停车场,只能我一个人先下车,老公继续找。怕时间耽搁太久,就在桥头和对面的老街走了一圈儿,整体感觉广济桥更华丽壮观,景区的管理很规范,但没有洛阳桥那么实用和贴近民众的生活,让人有疏离感,也很不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考虑到第二天的行程比较长,我们选择了靠近沈海高速的汕尾红草镇住下,这样第二天早上几分钟就可以上高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24天(6月1日),汕尾红草镇—珠海港珠澳大桥口岸—珠海平沙镇,约360公里</b><span style="font-size: 22px;"><b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上9:00出发,一上高速就开始下雨,大雨中雨小雨轮着来,就在过深圳的时候停了一会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我们最后一次到珠海是5年前,那时候港珠澳大桥还没建成,这次准备去珠海口岸看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时,几乎看不到人,大雨变成了雷阵雨,电闪雷鸣的,想拍几张照片,等了半个多小时,雨还没有停的意思,什么也看不清,如果不是听到旁边导游的解说,根本不知道哪是哪,拍出的都是黑白片。看来是没缘分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港珠澳大桥时,雨还是没见小,担心路上不安全,打算住在南屏,到了一看人多乱轰轰的,老公说不停了,继续往人少的地方走,就选了海泉湾度假村。雨越下越大,感觉天快黑了,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少。正好路过一个镇,看着还挺干净的,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住处,不然真到了度假村,万一不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的就麻烦了。就在这个叫平沙镇的地方,有家酒店看上去还真不错,门口又有停车位,关键是一到这里雨竟然停了,像是老天预先安排好的一样,那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上找了一家湘菜馆儿,慰劳一下老公,今天真是太辛苦了!翻手机才知道,深圳因为大雨,运钞车都被淹了,原来这一路的雨是因为台风,算我们幸运,安全的过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是所有行程中最有难度的一天,路程最长,又基本上都在雨中行进。还好深圳,广州,中山,珠海,我们之前都走过几次,计划中也不是此行的重点,所以也没什么遗憾,关键能最大程度的避开疫情,心里比较踏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