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麦香

凌云志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陕西西府农村(咸阳以西为西府,咸阳以东为东府)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正是小麦成熟收割的季节,西府大地,一片金黄,远远望去成熟了的小麦犹如一片黄色的大海,此起彼伏,一浪连着一浪,俯瞰其中,不由得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他们大半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这片沃土,孕育我们成长,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虽然他们并不富裕,但是他们不奢望达官显贵,不渴求一夜暴富,他们对故土的坚守和热爱这是最伟大的。每年的端午假期回家帮父母收麦便成了一年当中最踏实快乐的一次劳动,因为只有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什么叫“龙口夺食,颗粒归仓”</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农村最繁忙的日子就是割麦,麦子成熟的季节里,学校都会放忙假。早晨天还未放亮,睡的正香的时候,就听见父亲蹲在院子里磨镰刀的声音,整个乡村的磨镰声此起彼伏,形成一首欢快忙碌的农村协奏曲,熟睡的人们听到磨镰刀的声音,便会主动起床,因为磨镰声就像军营的号角,预示着我们即将出征,即将开镰。</p> <p class="ql-block">  而我起床后,总会好奇的顾不得刷牙洗脸,去蹲在父亲跟前看他磨镰刀。过去收麦子全靠人力收割,“工欲其善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抢收,太阳刚一露头, 露水刚刚褪去 ,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割麦的景象,哗哗的割麦声,和铿锵有力的镰刀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大人们卖劲的割着麦子,麦田像潮水一般的慢慢褪去,一片繁忙的田间劳作景象,让整个乡村田野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还很小 ,不会使用镰刀,根本帮不上父母的忙 ,只会和同村的伙伴在麦子地里翻滚打闹,追逐嬉戏,逮蛐蛐。然后用麦秆编制成一个蛐蛐笼,把蛐蛐装在笼子里,比赛看谁的蛐蛐叫声最响亮。</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看见父母忙碌的身影,汗水如雨般的挥洒,佝偻着身子从地的这头一点一点的割到地的那头,就会给父母主动的搞好后勤工作,回家给父母化糖水,橘子水。然后送到地里,找一块阴凉地让父母一边喝水一边休息,父母们被晒的通红的脸总会在喝完糖水后,给子女们露出会心的微笑,喝完水,顾不得多休息一会,嘴巴一抹又弯着腰,挥舞着镰刀,卖劲的割起来。站在树荫底下的我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父母种地养家糊口的那种辛酸。</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最原始的人力镰刀割麦法被收割机所替代,记忆当中的镰刀早已淘汰,磨镰刀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但是那种最原始的磨镰声,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回忆。现今收割机一天可以把家里所有的麦田收割完成,剩下的就是晾晒入仓,晾晒可是个硬茬活,必须要有相当强壮的体力,有时候一天收割好几亩麦子,家里院子、门口,马路上凡是能晾晒的地方,都被收割回来的麦子占的满满当当,晾晒就怕天气突变 ,五月份的天气说变就变,一会晴一会阴,一会下雨一会刮风。遇见天气突变,大家都会互相帮忙,麻利的收起所有晾晒的麦子。</p> <p class="ql-block">  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在每年的端午假期过后都会变成了麦茬地,村子里安静了,收割机走了,外出务工的乡亲们晒完麦子也背着行囊离去了。地还是那片地,塔还是那座塔,而唯一坚守这片故土的就是父辈人,走不动的人!坚守故土的父辈人在剩下的日子里,就是蹲在家门口在次期盼儿女子孙的归来,期盼成了他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日子,他们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儿女能脱离农村,过上好日子,他们宁可将整个人生献给这片沃土,也不会奢望上天会给自己恩赐什么。他们对故土的这片热爱,对子女无私的爱,永远鼓舞着我阳光的去面对人生,认认真真的做事,踏踏实实的做人,他们的诚恳朴实教会了我做人要懂得感恩,热爱生活就要像热爱故土一般。</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父母慢慢的老了,农活的确是干不动了,能在假期帮父母去收麦,和父母一起参与夏收,在晒麦场闻着新麦的味道,听着算黄算割的鸟叫声,我觉得很踏实,很快乐。父母的爱如山,如黄土一样淳朴,多一次陪伴,少一回牵挂,孝敬父母,唯一能让他们感受到幸福的时光就是~最真情的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