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通信兵

浩荡出江湖

<p class="ql-block">  我曾在通信部队工作多年,去过哨所、连队、通信营、通信团、通信总站、总参通信部,甚至在特殊时期探访过神秘的军委一号台。</p><p class="ql-block"> 我看过不少记述通信兵的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也写过一点通信兵的作品,比如小说、诗歌、散文。</p><p class="ql-block"> 在全国范围内,以通信兵为主角的大部头作品似乎不多,但写通信兵的篇幅长短不一的文学作品还是不少,散见于全国、全军的报纸、杂志之中。至于表现通信兵的影视作品,也有一些。</p> <p class="ql-block">  中篇小说《红电波》,谢学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1月出版。书中附有大量精美绘画,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这部小说并非纯粹的通信兵小说,主要描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坚持在大别山区的红色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英勇歼敌的战斗故事。本书塑造了电台报务员李小梅、教导员程远、游击队员双根叔等英雄形象。</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前,我买了一本《红电波》,至今仍完好保存。</p> <p class="ql-block">  成平的这本描写通信兵女兵生活的中篇小说《干杯,女兵们》出版后,她赠送一本给我。</p><p class="ql-block"> 成平1970年入伍,1972年开始女兵写女兵。</p><p class="ql-block"> 她曾在武汉军区通信总站担任过话务员、报务员、宣传干事、指导员。1977年调入军区政治部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写过不少通信兵、测绘兵的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 作家刘富道曾这样说:“《干杯,女兵们》主题是复员女兵对绿色年华的回忆。回忆是对历史的思考,是对人生经验的小结。小说的历史感寓于回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  纪实文学《共和国的华诞》,林玉华著,全书26万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初出版。</p><p class="ql-block"> 作者出书后,当即赠送了一本给我。</p><p class="ql-block"> 林玉华是我的老战友,曾给予我许多帮助,非常感谢!</p><p class="ql-block"> 作者长期在总参通信部从事通信业务、文化宣传和军史编研工作。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歌、诗词、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新闻通讯等,曾获全国全军许多奖项。</p><p class="ql-block"> 这本《共和国的华诞》,记述了不少我党、我军、我国的重大事件,也有十余篇专门写通信兵的,比如:《崇高的赞誉》、《创造力的颂歌》、《想起给周总理接电话》、《天涯红波》、《灵敏的耳目,畅通的神经》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写通信兵的文学作品,有的看过,有的未看,尤其是网络上连载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青春》,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陈冲主演(那时多年轻啊)。</p><p class="ql-block"> 影片讲述了聋哑姑娘亚妹感激党和国家给了她新的生命,立志为革命事业贡献青春。</p><p class="ql-block"> 亚妹在解放军的帮助下,穿上了军装,当上了通信兵。几经波折,亚妹迅速成长起来,坚守工作岗位,用声音传达司令部的战斗号令,也将胜利的喜讯送到了北京。</p> <p class="ql-block">  我平时极少看电视,这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没看过。</p><p class="ql-block"> 剧名是《我们正年轻》,或者叫《尉官正年轻》,据说讲述的是通信兵的爱情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