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荃儿的小剧本</p><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荃儿和我说:“妈妈,我要工作了,你不能打扰我工作啊。”然后跳到靠窗的沙发上,两只小手在窗台上点来点去的。我还没看懂他在干啥,听他说:“妈妈,我给你找了一张好丑的机器猫的照片,你喜欢吗?”我才明白,他是在模仿我在电脑上工作,两只手在窗台上点就是敲键盘。我积极配合:“妈妈想看漂亮的机器猫的照片,你能帮我找吗?”当然正合他意,马上帮我在“网上”找出“漂亮的机器猫照片”。</p><p class="ql-block">接着,荃儿开始第二幕剧。“妈妈,我去上班了,你等着我回来,给你带回一个惊喜,好不好?我六点就下班了啊,你等我啊!”我知道这也是他模仿我的语气和我表演呢,他在扮演妈妈的角色,而扮演孩子的角色,只是觉得这称呼怪怪的,剧中不应该叫我“妈妈”呀。可是,转念一想,这像极三十年或四十年之后,我变成老太婆,儿子上班前,替我擦干嘴角的涎水,许诺:“妈妈,我去上班了,回来给你带回一个惊喜,我六点就下班了啊,很快,你等我啊!”</p><p class="ql-block">子女之间的爱好像一种轮回:小时候,我在家盼望着爸妈早点下班,妈妈总会时不时的带回几个青苹果、橘子之类并不能常吃到的食物,过年的时候可能还能带回蛋筒冰淇淋和冰糖葫芦,那才真叫个过年;爸爸会带回几个脑筋急转弯或当天“编出来”的故事,哄我们姐弟俩睡觉。“预知后事,请听明日分解”,对于明天又多了美好的期待。长大了,上大学时,每逢寒暑假期,都会给爸妈买点小礼物。虽然花的是他们的钱,但也是从生活费中努力省下来想带给他们一份温暖的。毕业后参加工作了,每每下班回家路上,总会买点什么新鲜时令的水果、干货,或者爸妈没吃过的新鲜食物;回到家中给他们讲讲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突然发现,那一刻我的心情和当年他们的心情应该是完全相同的:我们都是彼此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