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改革开放前和桥镇的工业企业状况一一献给和桥镇老一辈建设者(钮立群2021.6.5)

nn(niu liqun)

<p class="ql-block">  数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社会。到新中国建立时,和桥镇作为苏南一个较大的集镇,除了有几家与民生和农业相关的手工业、粮食加工业作坊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可言。</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1956年全镇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以行业分类的合作社和公私合营企业。大跃进的1958年全镇一哄而上办起了几十家工业企业,不久绝大多数相继关门停办。到1960年代初全镇仅有粮油厂、农机厂、酱厂、耐电厂、草包厂(后来的机电厂)、石棉厂(1962年停办)、印刷社、木业社、竹业社、修建社(后来的宜兴建筑四分公司)、缝纫社、铁业社、综合社(后来的五金皮件厂)等企业,染织厂于1968年从芳桥搬迁而来。</p><p class="ql-block"> 1970年代初镇上办起了纤维厂(后来的纺织厂)、镜片厂、保温厂。同时印刷社改名为印刷厂,木业社改为木器厂,竹业社改为竹器厂,综合社改为五金皮件厂,修建站改为宜兴建筑工程公司第四工程队、豆腐店改为豆制品厂,木业社的塑料车间改为宜兴第二塑料厂,缝纫社改为宜兴第二服装厂,另一家女子缝纫社改的机绣厂并附设了并线车间。1977年成立了电器元件厂,1979年耐电厂的粉末冶金车间独立建厂。</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原和桥公社办起了建筑管理站、棉麻纺织厂、仪表厂、农机厂等企业。</p><p class="ql-block"> 到1980年,和桥仅有20余家工业企业,工人不足二千。</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当年的部分工业企业。</p><p class="ql-block"> 国营和桥粮油厂,起源于1886年创办的乾昌豫油坊,1956年与创办于1942年的正益油厂合并为公私合营和桥油厂。1958年又与由荣昌、陆法记等10多家米厂合并而成的公私合营和桥米厂、和桥电厂合并成为公私合营和桥粮油厂,以后改名为国营和桥粮油厂。改革开放前主要从事大豆、菜籽榨油和大米小麦加工业务。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外地,有时也生产出口大米。厂区分厂本部、二工场和三工场,分别在上塘北兴桥(石拱桥)北面、下塘北兴桥东面和镇南周家浜。是镇上最大的国营企业,有职工一百余人,有许多工人是新中国建立前从苏北农村来的。粮油加工作业既脏又累,本地人不愿从事如此艰辛的工作。姚良修、王荫芳、陆法根、蒋稀铮、吴保福、徐克和等人曾担任过厂长和副厂长。</p><p class="ql-block"> 国营和桥酱厂,位于南兴桥东堍,大门朝西正对南兴桥(石拱桥)。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鼎和源槽坊、老万生、乾源盛等酱园组成,名为公私合营和桥酱酒商店。1959年改名为和桥供销社酿造厂,以后又称地方国营和桥食品酿造厂、国营和桥酿造厂等,隶属于县商业局。主要生产豆瓣酱、酱油和萝卜干,1970年代中期后恢复生产老油豆腐干,还创办了味精车间。职工百余人,在生产萝卜干的时节常常按日雇用镇上居民切萝卜,任何人只要带上一把菜刀就可以上工了。根据所切萝卜重量的多少计算工资,当日结清。1970年以前镇上许多人都干过这种活,我的二个姐姐也到那里切过萝卜,那时我还小,只是跟着去看热闹。1990年代初倒闭。孙忠升、杭鹤范、袁富培等曾是该厂长和主要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和桥区农机修理制造厂,和桥镇最大的县属集体企业,在职工二百余人。1954年10多家铁匠铺组成了"五一铁业合作社",1956年改名为和桥铁业生产合作社,社址在南兴桥南原印刷厂内,生产日用铁制品和铁制农具。1959年在周家浜南面创办了地方国营和桥维修机械厂,1961年铁业社等并入,改名为和桥区农机厂。主要生产稻麦脱粒机、轧面机等简单机械。1964年搬迁至现宜兴宜轻机械有限公司老厂区,厂门面朝和桥老街。1970年改名为和桥区农机修理制造厂,后来生产农用船挂桨和柴油机零配件。生产均质泵是改革开放后的事了。吴三宝、许仁乾、单明荣、秦范达、薛云山等曾是该厂的正副厂长。2000年企业改制,以后民营,现名为宜兴市宜轻机械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 1970年代初原和桥公社在镇南公路桥东边创办了和桥公社农机厂。</p><p class="ql-block"> 和桥耐电厂,创办于1958年,原名化工陶瓷厂,位于镇最南首的锡宜公路南侧,二支常常冒着浓烟的高大烟囱曾经是和桥工业的标志和地标。1960年改称耐火电瓷厂,1961年停办,1964年恢复生产。是和桥较大的工业企业,1971年由镇办企业升格为县属集体企业,职工月工资由18元一下子提高到了30多元。该企业主要生产耐火砖、保温砖、轻质砖、刚玉砖等,工作环境脏,劳动强度大。有职工200多人。1975年增设了粉末冶金车间,1979年与原厂分离成为宜兴县粉末冶金厂。1990年代末双双改制,后来民营,现为宜兴市新凯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和广发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欧荣茂、王作民、郭一心、徐秀珍、邓志田、周炳荣、曹志平等先后任耐电厂正副厂长或厂级领导。冶金厂的厂长有潘留庄等。</p><p class="ql-block"> 和桥机电厂,镇办集体企业,位于下塘原和桥中学南,前身是1958年由团结街居委组织部分家庭妇女创办的草绳草包厂,后来改名为福利厂、综合厂、机电厂。1962年石棉厂关停后,石棉纺线编织业务由该厂继承。后来又增设了胶木车间和镀锌车间,1970年代开始生产电动机和汽车配件。有职工二百多人。1981年改名为宜兴电机厂和宜兴汽配厂。曾经的厂级领导有王锡生、谢立珍、吕凤珍、施文团等。2003年转为民营,现在为无锡市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 地方国营宜兴石棉厂,创建于高塍,1958年搬迁至和桥,在和桥镇上招收了一大批工人,近百名职工,厂址在原轻机厂老厂区。主要生产石棉线和石棉薄型带等石棉制品。1962年关停,"国家干部"(指拿国家行政级别工资的干部)和部分老职工调到其他国营或县属集体企业,部分工人回原籍农村老家,城镇户籍工人转入镇办福利厂和耐电厂等企业。主要领导人有朱伯清、马孟祺、王法龙。</p><p class="ql-block"> 和桥印刷厂(包括雕印店),县属集体企业,有职工50余名,位于上塘南兴桥南原食品站和原供电所之间。建国初镇上有好几家印刷店,到1956年全部并入公私合营宜兴印刷厂,1957年设和桥分厂,1958年与宜兴印刷厂脱离,改名为和桥印刷社,1970年左右改名为和桥印刷厂。是改革开放前全市仅有的五六家印刷厂之一,主要印制账册、凭证、发票、信笺信封和学生薄本等。1990年代中后期关停。历任厂长有唐泉生、汪福裕、许仁乾、刘金海、钮福泉。</p><p class="ql-block"> 宜兴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第四分公司,县属集体企业,在下塘酱厂北几十米处。1956年由镇上泥瓦匠木匠联合组成,原名修建站、建筑站。1974年改名为宜兴县建筑工程公司第四工程队,1977年改为宜兴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第四分公司。主要承接镇区房屋和道路建设和修理业务,国家建筑二级资质企业,1970年代曾承担宜兴化肥厂、上海运动鞋总厂等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最多时职工近500人。曾经先后派遣工人参加援外工程建设。1990年代末改制,后来民营,现名为宜兴市宏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历任主要负责人有韦孟大、孙洪宝、施文团、夏和初等。60年代初建筑社来了一位叫梁宝妹的女大学生工程师,高高的个子,操着外地口音。她嫁给了一位宜兴籍大学生而来宜兴工作,她可能是当年和桥镇上除学校和医院外,唯一在企业工作的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1972年当时的和桥公社成立了另一个建筑企业,名为和桥公社建筑管理站。</p><p class="ql-block"> 和桥五金皮件厂,县属集体企业,员工50余人。1956年镇上的铅匠、皮匠分别成立了合作社,后来又与钟表店、车行、称店等合并成立了综合社,1970年代初改名为和桥五金皮件厂。1960年代末开始生产翻毛工作皮鞋,后来又生产锁具等产品。1990年代初并入和桥轻工机械厂。历任主要负责人有王锡生、汤龙根、付孟金、张良华、方锡中、朱自尧、唐文峰等。</p><p class="ql-block"> 宜兴染织厂,县属集体企业,1968年从芳桥搬迁而来,职工200余人,位于镇南锡宜公路北侧,与耐电厂隔路相望。是宜兴最早最大的县属纺织企业。钟尉衡、宗川庚等曾是该厂负责人、厂长。1990年代末改制,后来歇业。1968年和桥公社北庄大队办起了棉麻纺织厂,是全县最早的农民创办的工业企业之一。</p><p class="ql-block"> 宜兴县纺织厂,原名和桥镇化纤厂,镇办企业,1979年改为县镇联办企业,相当于县属集体企业。位于老北兴桥(石拱桥)西堍原东方红小学内。1970年由镇商业生产领导小组创办。主要从事化纤布料的生产,1973年机绣厂的并线车间并入。有职工近300人。厂级领导有邵洪喜、刘岳林、许尧民、周大娟、王仁俊等。1990年代末改制,后来歇业。</p><p class="ql-block"> 和桥镜片厂,镇办企业,由镇劳力调配站发起创办于1970年,职工近百人。最早的厂址在和桥中百公司南隔壁的菜市场内,后来搬到下塘锡宜公路南面。主要业务是磨制光学仪器镜片,组装眼镜和生产其它光学产品。后来也生产树脂砂轮、耐火砖、石英比色片等产品。曾经的厂级领导有钱森林、汪福裕、陈金华、徐克和、王作民等。改革开放后与创建于1973年左右的和桥公社仪器仪表厂合并,最终歇业。</p><p class="ql-block"> 和桥轻质保温建材厂,创办于1973年,职工近200人,位于镇南周家浜。主要生产膨胀珍珠岩、蛭石等保温材料,正副厂长汤桂生、王法龙、金瑞金等。1990年代末改制。</p><p class="ql-block"> 宜兴县第二塑料厂,县属集体企业,1969年木器厂创办了塑料车间,数年后改名为宜兴县第二塑料厂。刚开始时主要生产热水瓶和保温杯外壳,后来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塑料制品企业,职工100多人。厂长仍是木器厂的李全中、张小洪等。1990年代末歇业。</p><p class="ql-block"> 竹器厂厂长蔡明辉,第二服装厂厂长崔锡根,机绣厂正副厂长周大娟、范菊英,电器元件厂正副厂长有陆金泉、方盘松、陈文勤、何焕荣等。</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家企业值得一提,那就是国营和桥蚕种场,它位于原和桥中学和粮油厂二工场之间,从事蚕种的生产。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于新孚、大利、济农、福华四个蚕种场合并而成。1958年建立屺亭寺前分场。桑叶自给,在和桥、万石、屺亭、南新拥有多个桑园。除了生产蚕种外,还生产蚕茧。场内有好几幢高大宽敞的蚕室,地板房大开窗,通透明亮,一尘不染。场内的固定职工不多,每年养蚕季节雇用周边农村妇女到蚕室工作,还临时雇用人员到镇周边的桑园采摘桑叶,按重量计付工资。镇上的许多女青年曾干过这种工作,我亦曾经跟着我插队的知青大姐去摘过桑叶。在屺亭寺前和万石大尖还有规模不小的分场养蚕制种。生产的优质蚕种畅销苏南地区。2000年改制,由事业单位变成企业,以后歇业。</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改革开放前和桥镇工业的全部家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前,除了宜城、丁蜀、张渚、和桥,全县其它镇和公社几乎没有工业企业。当年和桥的这些工业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产能有限,但却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为集体造了财富、贡献了税收,同时也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就业和生计问题。政府保证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月工资收入,广大民众安居乐业、和谐相处,民风淳朴,生活平静祥和,悠闲自在。</p><p class="ql-block"> 当年镇上的企业分三类,第一类是粮油厂等少数几家国营企业。第二类农机厂、染织厂等10余家县属企业,他们是和桥工业的主体。第三类是机电厂、纺织厂等几家镇办企业。没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p><p class="ql-block"> 这三类企业中,国营企业的工资待遇最好,职工享受公费医疗,子女的部分医疗和教育费用报销等福利,及时享受国家不定期的加薪政策。县属企业次之,镇办企业除了微薄的工资外什么都没有,1973年以前职工工资一直是经年不变的18元。而县属企业职工的月工资基本都在30元以上。当时的肉价是每斤0.74元,大米每斤0.14元。企业干部与职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差异,即便是镇政府的干部最多也就40多元,能拿50元以上的基本上是新中国建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p><p class="ql-block"> 企业领导干部无权为自己和职工增减工资或辞退职工。国营企业和县属企业的职工在县劳动局有备案名单,可以在全县同性质企业间相互调动工作单位,还可以跨县、跨省调动。职工实行全国统一的八级工资制,三年学徒工后定为一级工,之后每隔数年升一级,最高为八级工。企业干部分二类,一类是国家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有行政级别,享受行政级别工资,属县人事局管理调配,可以在国营企业也可以在县属企业工作。另一类企业干部是职工性质,属于县劳动局管理。多年前人事局和劳动局已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镇办企业的干部职工属镇政府管理,在劳动局没有登记备案,不享受国家和省县政府规定的待遇和福利,一切政策都有镇政府决定。1973年以后镇办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有了较大提高,从经年不变的18元的月工资变成了和县属企业一样的级别工资,达到了30多元。</p><p class="ql-block"> 1972年国家为全国城镇职工加了一次工资,那可能是公私合营后第一次全国性的加薪,整整15年没有加薪,当然这15年物价也没怎么涨。全国干部职工普加一级工资,少数可加二级,人们喜出望外欢天喜地。我父亲从行政24级的35元5角加二级到了行政22级的47元,母亲从18元增加到30多元。那时我二姐是学徒工,月薪15元。大姐知青插队。而且还补发了一年的加薪,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家真的有钱了。乡下亲戚看到我家每有近百元的收入羡慕极了。</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没有加薪,反而在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1年在国家行政干部中开展了为国分担自愿减薪工作,我父亲从行政23级的41元降到了24级的35元5角。母亲所在的石棉厂1962年关停,重新分配到镇办企业工作,工资从27元降到了18元。那段时期大家都过得很艰辛,勉强维持温饱。相比广大农村,城镇居民还是很幸运的。顺便提一下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医生)的工资,记得1980年代初我毕业时,中专生的定级工资是41元,专科生是47元,本科生是53元。从50年代开始就是这样,比工人和一般干部高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 </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前在编在册的职工都是生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许多人已经离世了。他们中年轻一点的经历了1990年代的企业改革和改制,买断了工龄,成为下岗职工。当年这些职工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结累出力流汗,作出了贡献。如今还健在的领着每月三四千元的养老金勉强度日。当年我企业干部不搞特殊化,拿着与工人相差无几的工资,与工人同甘共苦,为集体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每当想起这些职工和干部,我便肃然起敬,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是新中国建立后最具奉献精神的两代人,他们是和桥工业的奠基人、拓荒者,他们平凡而伟大。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感谢他们。这也是我撰写此文的初衷之一。</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老乡亲、和桥镇老一辈建设者。</p><p class="ql-block"> 钮立群</p><p class="ql-block"> 2021.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