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43年,年仅18岁的爸爸入党了,村里的老老小小都叫他“老党”。</p><p class="ql-block"> 爸爸跟我说,他一生中唯有一件憾事——他的党员身份没有传承给女儿们,愧对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原因是我们姊妹都是女流,干不动男人干的粗活、累活、重活、脏活。在爸爸眼里只有干好这些活儿的人才有资格入党。所以后来我在单位再努力,也入不了“老党”的眼。</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什么叫脏活吗?把学校厕所里的有机肥挑到队里的田里,是隔三差五爸爸抽空干的活。居民户口家里的有机肥是他们几个党员抢着做的。不但如此,还要把用有机肥种的菜,免费送给居民户口,只是因为爸爸用了他们的“有机肥”……</p><p class="ql-block"> 分田到户时,我们家的田,全部是山埂边的零星边角差地,把好的田地留给其他人。每逢夏天“放水”难时,妈妈难免抱怨几句,他都会笑着对她说“我是老党员,能帮上大家的事,我是必须帮的”……从我懂事以来,看到爸爸的付出和身上背负的责任,我觉得自己永远都达不到爸爸的“党员标准”。</p> <p class="ql-block"> 爸爸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和勤快人。所以爸爸虽然分的田都是贫田瘠地,可种出来的不管是稻谷还是油菜都不亚于水域充沛的田地。从秧苗培育到耕田、插秧、耘田……每一道工序爸爸都更用心,他说地不肥沃,可以通过人工努力,多几道工序,多花点时间管理,勤锄草,勤翻田,就可以有同样的亩产量。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先天不够,努力来凑”。爸爸不但埋头苦干,做好榜样,还经常去前辈那儿学习,还趁机教育我们一翻。有时放学,爸爸就带我参观村里的另外几个种田高手的地,告诉我“你看,你觉得爸爸很厉害了,他们这几个的秧苗比我插得更整齐,种出来的秧苗颜色更乌冬青,长势也更好,山外有山啊,你以后一定要多看多学,多问……”他经常和种田高手兄弟交流,把好的经验总结梳理,分享给村民。爸爸还经常到年轻的家庭里,告诉他们哪个时间该怎么管理,哪个时间段施什么肥,把自己的经验手把手的传递出去。“以老带新”在爸爸那个年代就做得很好了,所以我们村的稻谷谷穗都是沉甸甸的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爸爸也是一个非常善于钻研的人,公社的第一批打稻机,是爸爸和公社的几个党员一起去黑龙江引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span>当年农业有技能大赛,爸爸肯定是全能冠军。种稻谷,种菜,种水果,插秧,打稻,制茶……全是能手,爸爸说,这是党员的基本标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讲到种菜,我们村里的哪个“居民户口”没免费吃过爸爸种的有机菜?说实话,我到现在都难以接受爸爸的理论。</p> <p class="ql-block"> 也许大家会说,一个村,有几个居民?那我跟大家介绍我们村吧!</p> <p class="ql-block"> 辉埠镇上辉埠村在70年代之前是非常繁荣的地方,因为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我们村就在常山江边,离“宝山”(石灰厂)最近,所以埠头就是用来运输石灰石的。这里每天的来往船只很多,有运输石灰的,有捕鱼卖鱼为生的,还有专门的客船。所以流动人口很大,有的是来打工挑石灰的,有的是来买菜卖菜的,有的是来逛街采购的,还有的是来喝茶的……所以可以说,当年我们村不说是“上海滩”,也称得上“沿海城市”😂。所以这里的“居民户口”(不是农村户口)也很多,因为这里是“贸易中心”,大的商场就有两个,里面包括布店、食品店、肥料店,屠宰场,主街上还有信用社,粮站、药店,日用品杂货铺4家,茶铺3家,还有棒冰厂,早餐铺,肉铺,裁缝店3家。还有卫生院、中心小学,公社。</p> <p class="ql-block"> 大家算算看,我们村里有多少居民户口?爸爸是个种菜能手,我们家也是种菜大户,可留给自己家吃的都是过时蔬菜。</p> <p class="ql-block">老房</p> <p class="ql-block">油条铺</p> <p class="ql-block">集秀坊</p> <p class="ql-block"> 听说承包茶叶山,可以带动村民致富,爸爸就二话没说,承包下了。大家都说爸爸的茶园又干净又整洁,那可都是爸爸没日没夜一锄一锄铲出来的。坑是坑,垅是垅,垛是垛;行是行,列是列,真的非常漂亮。每到采茶季节,我们就雇很多采茶青的人,爸爸都会开出最高的价钱,所以茶山上采茶的人就很多。我帮忙称茶青,有时茶青多了,根本来不及挑到15里以外的山背村制茶,就那样看着茶青变红,十分心疼,爸爸却打趣说,看到村里的大娘们拿着钱高兴的离开,他就心满意足了,我这个“老党”开心啊!</p><p class="ql-block"> 制茶的辛酸,13岁时的我就很清楚了。我们大概晚上7点左右出发,爸爸挑着两大麻袋茶叶去15里外的山背村,那麻袋大的你无法想象,每只至少可以装下5个我。到了制茶处,爸爸及时把茶叶摊开,我已经一阵阵睡意袭来,就在锅炉边睡下。大概到了深夜2点左右,我被爸爸叫醒,然后闭着眼跟爸爸回家,每到山背岭,爸爸就会大声的咳嗽几声(据说那岭上闹鬼,我就是去帮助爸爸壮胆的🤔),然后还会听到爸爸那浑厚的歌声:嗨啦啦啦,嗨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啊,地上开红花啊,全世界人民……后面就不知道歌词了,爸爸就全部用来哼。爸爸始终都是那么乐观,实际上那时爸爸已58岁了,可我们从未听他喊过一句累,天天像陀螺一样转着转着,停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爸爸承包了好多年茶叶山,家里却过得非常的拮据。高中的三年我没有买过一分菜,每年暑假我都到石灰厂去捡小石灰……</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思想是非常前卫的,在村里,他鼓励大家做一点小生意,以卖水果为主。在家里,特别重视对我们姊妹四个的培养,让我们每个人都读书。在那六七十年代,一家四个女儿都读书,实属少见。爸爸经常说“如果我识字,最起码是个市级干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党员,最累,最脏的活就应该我去干;我是党员,凡事冲在前面是最起码的;我是党员,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最基层的“老党”对党员的理解和终身不变的践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