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朝古都南京,历史上曾经营造过许多皇家和私家园林,但频繁的改朝换代让这些园林命运多舛,大多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之中。瞻园是南京明清历史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门上悬一大匾书“金陵第一园”牌匾由书法家赵朴初所题。</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瞻园,是南京古典园林的仅存硕果,虽经600多年苍桑,也曾遭几度兴废,但其起伏而来的历史应该是南京园林发展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 瞻园作为“金陵第一园”确实当之无愧,它的光环,熠熠生辉:明代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西圃,清朝江南布政使的办公地点,太平天国杨秀清的东王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87版《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白府的取景点......,这些独特的魅力也成为我制作新一期美篇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明朝洪武皇帝赏赐给开国将领徐达魏国公府的西圃:是乾隆皇帝游览并御笔的“瞻园”:是徘徊于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铜亭原址,是流连于袁枚咏叹过的亭台楼阁;还是历朝历代147位布政史在此办公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 据说徐达之所以能够成为瞻园第一届主人,还有一个美妙的传闻:相传有一天徐达与明太祖朱元璋一起饮酒,酒醉后误睡了皇帝的龙床。徐达醒后大惊失色,连忙跑下台阶俯伏于地大呼死罪。但太祖并没怪罪他,反而被他的忠诚所感动,当时,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于是赐建魏国公府给徐达。</p> <p class="ql-block"> 徐达因祸得福后,曾在园内庭柱自题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槛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南陵汉寝”并悬千金征下联,久未能得。</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明初吏治清明,洪武皇帝对大臣有诸多制约。所以徐达并未在获赐之后就开始大兴土木,以致其址沦为“织室马厩之属,日久不治,转为瓦砾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直至嘉靖初年,朝廷禁令松弛,徐达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才开始叠山理水,兴建园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才初具规模。</p><p class="ql-block"> 王世贞在《游金陵诸园记》一书中记载他“征石于洞庭、武康、玉山;征材于蜀;征卉木于吴会”,并经徐氏家族八世、九世的不断完善,终于到万历年间,徐家后人将昔日的“瓦砾场”打造成了一个“其丽殊胜”的名园胜境。史称“魏公西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于“魏公西圃”,史料记载不多,明代年间的《应天府志》中并未提及。明代王世贞的《游金陵诸园记》也是简单介绍。</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诗人费经虞《江南过人家旧园》诗句“断壁尚存当日赋,满园不是去年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改朝之际,金陵诸多园林的境况。</p> <p class="ql-block"> 伴随时光的流逝,尽管徐氏家族的荣光,随着明朝的衰落而消亡,然而瞻园,却仍被大清的土壤所滋养。到了清朝,瞻园由私人园林,摇身变成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与人事的官员)的衙署园林。自清顺治二年(1645)始,历代陆续有147位布政使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代,记载明代私家园林的史料明显多了起来。康熙《江宁县志》、《金陵待征录》、《钟南淮北区域志》,除了对明代金陵著名的私家园林著录之外,更对“瞻园”不惜笔墨。不论史料的记载偏重于哪一个角度,它们不会忽略的一个重点就是:明代金陵的园林,尤其是“瞻园”,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均好置“奇石”以争奇斗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区别于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的私家园林,发展到明代,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宋元以来,受明代成熟的文人绘画写意精神的影响,文人士大夫阶层在营造私家园林时,已经不满足于造园时用湖石单纯地叠山成峰的功利目的,而是将赏石视为独立的精神载体加以应用,形成了融合而又独立于园林审美的一种“自娱”,同时也标志着明代私家园林发展到“文人园林”的一个新阶段。“瞻园”的前身——“魏公西圃”作为金陵私家园林的翘楚,自是不会例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陵待征录》:“瞻园以石胜,最高峰极峭拔。‘友松’、‘倚云’、‘长生’、‘凌云’、‘仙人’、‘卷石’亦名称其实。石之下邃谷、集祥、伏虎、仙姑、-----垂云诸洞,盘纡曲邃,足增幽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钟南淮北区域志》:“瞻园以石胜,最高峰极峭拔,其余石坡、梅花坞、平台、抱石轩、------皆名实相称”。</p><p class="ql-block">文献所载金陵私家文人园林的盛况,准确说,应该只限于明中、后期,不包括明晚期到清康熙前。</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五下江南,二次驻跸此园,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并御题“瞻园”匾额,使之声名远扬,更为瞻园添上一层皇家的霸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瞻园的主人,走马灯般更换,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府。</p> <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三年(1864),清军夺取天京,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瞻园两度重修,但已非原园景况。</p> <p class="ql-block"> 清代乾、嘉年间虽有所复兴,但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湘军将金陵几乎夷为平地。同治、光绪年间的复修,只是顾影自怜罢了。</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水利委员会、中统局、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瞻园历经岁月变迁,范围日渐狭小,花木凋零,峰石徙散,虽曾有过几次修葺,但都没能恢复原来的盛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时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彭冲指示重修瞻园。同年修缮工作开始,一期工程为修建瞻园西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迁至瞻园,是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960年,中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恢复整建工作,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而且还充分地运用了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的造园艺术。历时6年,用太湖石1800吨,使瞻园面貌一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3年,瞻园以"瞻园觅秀"列入金陵四十景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5年,二期工程上马,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修建楼台亭阁13间,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扩建后的瞻园,东西二园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4年,瞻园被指定为"2004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指定接待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5年,"新金陵四十八景"评选揭晓,瞻园名列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2年,"新金陵四十八景"在此评选,瞻园以"瞻园玉堂"列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如今,园内山石耸峙,回廊曲折,池水荡漾,瀑布飞泻,有海棠院、玉兰院、静妙堂、花篮厅、四方亭、双曲桥和扇面亭等优美建筑。“园以石胜”,成为瞻园的主要特色,园内北部的假山已有6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北假山原为明代石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山谷纵深,面水石壁,下有石径临水,贴水石梁联络两岸。在呈现自然情趣的同时,既形成了岸线变化,又丰富了低平层次,在强烈对比中更显石壁高耸。还参照苏州环秀山庄的风格,在东北角依墙顺势新叠一座临池峭壁。岁寒亭、扇面亭隐逸在西部土山的常绿乔木中,安坐其中即可享林泉之乐。</p> <p class="ql-block"> 其中的石假山“仙人峰”是瞻园众多名石的代表,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瞻园的奇石还有友松石、炸石、步石和缔云峰等,都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精品。据悉,瞻园曾经还是87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白府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静妙堂位于主园的中部,是全园的中心,三面环水,一面依陆。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以溪水相连,时聚时分,水居山前又隔水望山,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29、静妙堂 静妙堂建于明代,为三开间附前廊的硬山建筑。檐口高3.82米,面积195.75平方米,室内以隔扇划厅为南北两鸳鸯厅。东西山墙均开小窗,南北皆为落地隔扇门。厅南建月台与坐栏,可观水池游鱼与南假山景色,为瞻园观景西瞻园全貌。</p> <p class="ql-block"> 园内还有一大奇迹——铜亭(即扇亭),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取暖设备(相当于空调建筑)。后来南京市又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设在瞻园东区,里面陈列着天父上帝玉玺、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一览阁</p><p class="ql-block">水院的管理中心为二开间歇性峰顶二层楼的一览阁,是瞻园最大的建筑。阁牌匾系张爱萍撰写,坐南朝北,楼上住户北端有一梁台,与翼然亭相对性,楼底下南端为落地式长隔扇。登临可眺望近览,园内所有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岁寒亭为瞻园最大的、建筑最为精巧的亭台,亭前遍植松、竹、梅岁寒三友,此亭由此得名,其中又以梅花坞景致更胜一筹。亭边树木葱笼,环境优雅,充满了浓郁的山林气氛。</p> <p class="ql-block"> 瞻园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在瞻园静妙堂旁边,有一棵巨大的紫藤,苍劲虬曲、枝干则曲着盘着交错缠绕,像蛟龙入海,又似巨蟒翻腾,十分古朴。紫藤又名藤萝或朱藤等,其寿命虽长,但生长极为缓慢,百年以上的紫藤更是极为罕见。所以,南京市内古树名木虽多,但是百年以上的紫藤却极少见。</p><p class="ql-block">而瞻园内的这株紫藤究竟是何人所栽,栽于明清哪个朝代,已经无法考证了。经园林专家鉴定,认为其树龄应在300年左右。据说,每年4月花开时节,满树蓝紫色花竞相绽放,串串繁英婉垂。自长廊下走过,先是清香扑鼻,继而紫云烂漫,让人留连忘返。而入夏后,满树的枝繁叶茂,荚果满枝,坐在树阴下品茶、对弈,清风徐来,真是快活似神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