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展示新风采——2021“长沈杯”新教师风采大赛

长沈路学校

<p class="ql-block">  一轮朝阳,融入党旗颜色;一抹晨曦,孕育无限希望;一泓明月,普照丰功伟绩……值党百年华诞,华夏儿女共祝愿,立誓保持先进性,践行荣辱观,为党添光彩,再创新辉煌!为了进一步给新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同时也为新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引导各位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展示精神风貌、凝聚青年力量,进一步加强汽开区现代化教育强区的教师队伍建设,长沈路学校于6月2日——6月4日举办了2021“长沈杯”新教师风采大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赛由高元红主任策划主持,吕蓉校长、李淑杰副校长及学科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大赛。本次大赛从赛前准备、上课展示、学科组评课和反思总结会等环节依次进行。</p> <p class="ql-block">  本次风采大赛以“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为主题,赛前对新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与赛程指导,力图培养新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新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培养新教师对课堂教学提问的把控能力,从而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赛前,十位新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师傅把关,学科组研讨,试讲磨课,力图展示出最精彩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展示篇</b></p><p class="ql-block"> 汇报课继续秉持我校“适才教育,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以教研、科研为导向,立足主题,聚焦课堂。十位新教师拿出最从容的姿态与昂扬的风貌站在讲台,全力以赴,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菅柏杨老师的课采用分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稳扎稳打,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语言输入到位,学生输出反馈情况良好,做到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培养。</p> <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的数学课主要以探究活动的形式为主,共有三个探究问题。通过三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思路清晰,脉络直观。</p> <p class="ql-block">  杜桥老师的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亲手制作课堂用具,摸球纸箱、各色小球、方块骰子等,同时结合丰富的课堂活动,投掷硬币,制作表格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数学概率真理,寓教于乐,寓育于学。</p> <p class="ql-block">  周秀祺老师的课堂环节清晰流畅,课堂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课堂紧紧扣住“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这一主题,有条理,有梯度,有深度,使学生的理解不至于流于字面,也不至于陷入深究的窠臼。</p> <p class="ql-block">  袁琳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亢艳春老师的课从清朝的强化(军机处、文字狱)——危机(矛盾、闭关锁国)——感悟升华进行,线索清晰明了,设计巧妙。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语言熟练,姿态自然。</p> <p class="ql-block">  李雪老师的课,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引领学生开拓思维,展开联想从而深入理解象征手法的含义,寓抽象概念于有形的白杨树形象之中,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知识结构合理,重难点突出,生动丰富,表达清晰。</p> <p class="ql-block">  刁丽鹤老师的课通过设置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杠杆平衡条件。语言流畅,声音洪亮,课堂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的地理教学分为三个板块,降水的空间分布、降水的时间分布、干湿区的划分。通过初步学习掌握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后,播放视频动画,让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进而分析出各个干湿区的降水量、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用地的不同。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直观,手段先进,课堂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孟婧老师的课,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游戏竞赛等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对“失眠果蝇”和“乌鸦吃坚果”两个事例的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明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及区别标准,同时掌握了如何从一段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评价篇</b></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老师的授课都有校长、主任、同学科的老师以及其他参赛新教师的听评。评课时,做课教师首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得失,听课教师则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提高。</p> <p class="ql-block">  菅柏杨老师综合运用各种指令手段帮助学生领会外语的奥秘,课堂活动注重分层教学。</p> <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引领学生类比有理数的有关问题,重点探究可化为分数的小数类别,进一步体会无理数概念,并通过拼图得到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杜桥老师将数学概率问题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展示出来,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p> <p class="ql-block">  周秀祺老师的课重难点突出,课堂环节紧紧扣住探究主题,线索清晰,整体性强,张弛有度。</p> <p class="ql-block">  袁琳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亢艳春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课堂与历史核心素养紧密的结合,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穿插整节课。但板书书写有所欠缺,字体不够规整,不利于学生进行辨认与梳理知识。</p> <p class="ql-block">  李雪老师的课稳中求进,集中精力解决了重难点,逐一突破了各精细知识点。引领学生发扬积极进取,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刁丽鹤老师的课设置了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紧扣学科知识点、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孟婧老师紧扣课标要求,帮助学生能够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区分两种行为的同时,明确两种行为存在的意义。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课堂氛围热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提升篇</b></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为做到“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在十位新教师授课后,学校立即组织新教师开展反思总结会,让各位新教师能够及时交流体会,反思得失。学校高度重视新教师成长,吕蓉校长、李淑杰校长和高主任都参与了新教师总结交流会,并提供了宝贵意见。</p> <p class="ql-block">  菅柏杨老师的自我反思:1.课堂气氛严肃,不够活跃,教师缺乏亲和力。2.时间分配不合理,基础知识比重过大,能力提升环节效果不够理想。3.虽然课堂活动注重分层教学,但是对学生关注度不够。4.课堂用语不够精炼,指令繁琐,导致学生理解困难。</p> <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的自我反思:本堂课内容较多,在讲解根号2的大小时,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来计算,节省的时间可以多多来练习,巩固提高,并查漏补缺。</p> <p class="ql-block">  杜桥老师的自我反思:一些概念没有明确,表述不清晰,学生容易混淆。内容安排较少,剩余时间较多,没有为下节课所讲内容做出铺垫。</p> <p class="ql-block">  周秀祺老师的自我反思: 一是课堂教学关于语气的朗读上,实施不到位,可以加入分角色朗读。点评不到位,没有指出学生朗读的具体问题。二是关于社会环境的压力问题没有扩展,三是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  袁琳老师自我反思:在30米击掌接力跑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学生跑的快一些,而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跑起来就费力一些。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p> <p class="ql-block">  亢艳春老师的自我反思:基本能完成预设的基本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一些问题的细节处理方面与预设有所偏差。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发言状况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导致不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所欠缺。</p> <p class="ql-block">  李雪老师的自我反思:1.语文课堂注重情感体验,应加强阅读的有效指导。2.应精简问题,明确提问。3.应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要提前布置任务。</p> <p class="ql-block">  刁丽鹤老师的个人反思:课堂容量过大,内容比较多,整体比较赶,语速过快。</p> <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的自我反思:时间掌握不够准确,应当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同时语速稍快,应当放慢讲解的语速;讲解的过程要更多地关注学生。</p> <p class="ql-block">  孟婧老师的自我反思:1.语速稍快,应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2.板书与视频播放同时进行,应专注呈现某一活动,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3.学生发散思维训练不足,应鼓励学生根据概念举例,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4.中考衔接不够,应融入中考经典例题,打好知识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在十位参赛教师的个人反思总结后,参会校长与主任做总结发言,对新教师们的精心准备和精彩表现提出表扬,同时也对新教师今后的发展提出殷切期待。</p> <p class="ql-block">  吕蓉校长从三个方面提出诚恳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1.新教师应做好职业规划。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教育、教学要显著提高,五年成为校内骨干,九年争取成为区里、市里和学校、家长都认可的优秀的骨干教师。</p><p class="ql-block"> 2.新教师要立足教师基本功,做好本职工作关注“备”“上”“批”“辅”“考”“研”六个基础工作,踏下心,稳步走。</p><p class="ql-block"> 3.新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仅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课堂管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淑杰校长对十位新教师进行了总评,并提供了切实的成长指导建议。</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十位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感到欣慰与高兴,对新教师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的态度表示肯定,对新教师关于希沃功能的开发与使用表示认可与鼓励。</p> <p class="ql-block">  其次,校长针对每一位老师授课中展示的亮点给予表扬:</p><p class="ql-block"> 周秀祺老师整体的设计感强,对主题的挖掘深入而又有梯度;</p><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数学问题讲得透彻,尤其关于小数的循环节的讲解让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 亢艳春老师的问题串设计的最为突出;</p><p class="ql-block"> 孟婧老师的课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师生互动和谐融洽;</p><p class="ql-block"> 刁丽鹤老师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讲课干脆利落;</p><p class="ql-block"> 张鑫老师课堂环节流畅,视频播放时布置任务;</p><p class="ql-block"> 李雪老师板书设计优美全面,节奏沉稳;</p><p class="ql-block"> 袁琳老师声音响亮,指令明确;</p><p class="ql-block"> 菅柏杨老师全英授课,语言流畅;</p><p class="ql-block"> 杜桥老师声音洪亮,寓教于乐,课堂氛围融洽。</p> <p class="ql-block">  最后,校长提出了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几条建议:</p><p class="ql-block">  抓住学习机会,看名家课,跟书本学,跟师父学;信息技术使用有度,不过分依赖PPT;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听课学习状况,五官使用的参与度,学生的自信度以及精神风貌;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反复观看上课录像,查缺补漏,提升自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主任从本次大赛各位老师的表现中做出以下总结:</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肯定各位老师对希沃功能的开发,比如计时器,二维码,思维导图等功能。</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今后新教师培养的重点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评价。</p>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要力戒浮躁孜孜不倦如饥似渴攀登知识高峰,扎实学识,要具备广阔的社会知识学科知识以及融会贯通能力,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范围,尤其要高度关注前沿知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和育人的知识,切实提高教书育人能力。要善于钻研敢于创新,把日常工作作为活生生的教育学命题来研究破解教书育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成长进步,切实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长沈路学校的建设贡献力量添砖加瓦,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立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编:李淑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责任主编:高元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撰稿:周秀祺 李雪</p>

学生

老师

教师

课堂

反思

教学

探究

能力

培养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