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 本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节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第二篇则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精湛的工艺及巧妙的设计等,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这两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p><p class="ql-block"> 本教学设计重点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指导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随后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对阅读所得的整理再现,检验阅读效果。</p> 教学目标 <p class="ql-block">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p><p class="ql-block">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p> 教学重点难点 <p class="ql-block"> 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教学课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课时</p> 教学过程 <p class="ql-block">一、谈话导入</p><p class="ql-block">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p><p class="ql-block">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p><p class="ql-block">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 class="ql-block">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p><p class="ql-block">2.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谈谈你对金字塔的了解。</p><p class="ql-block">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双气泡图,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1.思考: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题材、写法、内容、作者)</p><p class="ql-block">2.学生阅读提取信息(默读批注)</p><p class="ql-block">3.交流,合作。逐步完成双气泡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交流要点:</p><p class="ql-block">题材:</p><p class="ql-block">《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p><p class="ql-block">内容:</p><p class="ql-block">《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p><p class="ql-block">《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p><p class="ql-block">写 法:</p><p class="ql-block">《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的,宏阔的画卷。如:“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三座金山”“金色的光源”等。</p><p class="ql-block">《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金字塔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引导学生在散落的图标、示意图,批注,还有文字描述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回答。</p><p class="ql-block">4.两篇课文那些地方又是相互印证的。(相同之处)</p><p class="ql-block">5.读懂课文内容,借助文中的批注,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p><p class="ql-block">(1)第一个批注: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更高的建筑呢?</p><p class="ql-block">明确:文本里说,金字塔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直到1889年,地球上才有了跟金字塔在高度上可以媲美的埃菲尔铁塔。在这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居然没有一个建筑的高度能够跟金字塔相媲美,文明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断层呢。从这一个批注中,学生很可能就会想到,当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说不定就是有外星人,有远远超越当时人类文明成就的存在,可以这么想。在后面的内容,讲的是当时的古埃及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讲他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发展,讲金字塔周围还有类似的文明成就的存在,好像又在暗示我们,其实,在当时古埃及人有能力建成这样的金字塔。)</p><p class="ql-block">(2)第二个批注: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p><p class="ql-block">明确:古埃及人动用了无数的人力,利用木筏顺着尼罗河,远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将石头搬运过来。</p><p class="ql-block">(3)小组探寻、想象、猜测,交流其他批注中提出的疑问,再全班交流。</p><p class="ql-block">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语言描述的内容和阅读批注的展开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学生的想象,结果和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大的方向应该就是这两种可能。一个是埃及人自己的成就,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非人类所为。</p><p class="ql-block">师小结:语文的教学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去追求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关于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至今科学家也没有给出一个科学说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文本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把想象的火花给点燃,让它充满一个又一个无尽的思考,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推测。</p><p class="ql-block">四、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1.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打算一起去金字塔游玩,你会如何介绍金字塔呢?</p><p class="ql-block">(提示:可以搜集资料;融入你对金字塔的了解;将两篇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p><p class="ql-block">五、总结归纳</p><p class="ql-block">今天所学的这两篇短文,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我们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p> 板书设计 <p class="ql-block">师生共同完成</p> 课前反思 <p class="ql-block"> 非连续性文本,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比较新鲜的短文样式,课文由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表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这是其他文本可能都不具备的特点。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双气泡图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进行归纳和梳理不同和相同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批注大胆猜测金字塔如何建成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知欲。同时,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让学生向爸爸妈妈介绍金字塔。从而不仅输入,还引导学生输出,提升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表达能力。</p>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