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画中的老长沙

小旋风

我的爸爸是长沙市一中的美术教师,自1963年开始到1996年退休,在一中执教了33年。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跟他的同事或学生一起外出写生,足迹遍布长沙的各个角落,很多时候也带着我,长沙的老街古巷、湘江边的码头,还有岳麓山、烈士公园等,都留下了我儿时的记忆。如今爸爸离开我已十年了,每当我翻开他的画集,看着那些画时,就像看到了他,也看到了我的童年,看到了那时的长沙。 玉泉街(水彩),1980年 玉泉街东起文运街,北止长康路,呈曲尺形。弯弯曲曲的小巷内,透露着民国的气息。<div><br></div><div>抗日战争前这里有很多古旧书店,文善、文成、万卷阁、华林堂、古香等,这些古色古香的名字,让这条小巷有了“深藏功与名”的感觉,其中兰芷书局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经常聚会的场所,他们不怕杀头,不怕抄家,在昏黄而燃烧人心的油灯或马灯的映照下,他们的身影,带着青春、热血、理想,从小巷的窗户里透出来。<br><br></div><div>1935年,我嗲嗲(爷爷)在这里开设广文书局,但没料到命运的波折来得这么突然,仅仅三年后,一场“文夕”大火,让整个玉泉街成为一片瓦砾。街上的玉泉山观音寺(也是玉泉街得名的由来)。烧得仅剩戏台和佛像一座,嗲嗲的书局和全部家当都被烧光,再也无法谋生。时年日寇紧逼危城,无奈之下,嗲嗲只得于1939年2月携老扶幼,一家十口,逃难至安化蓝田镇,在那里重摆书摊。<br></div> 电影《怒潮》剧照 电影《怒潮》曾在玉泉街取景,背景正是画中写有“甘露”二字的拱门。《怒潮》是一部以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湖南革命斗争为背景的老电影,片中渔鼔老人唱的一首凄楚、悲壮的送别曲,成为60年代流行全国的金曲。那个革命而火热的年代已经过去,玉泉街也早已不见了踪影,爸爸的画,留下了我们已看不见的长沙风貌。 童年的小屋(水彩),1972年 这幅《童年的小屋》同时画了水彩和油画两幅,这里刊登的是水彩。画中母女背后的那栋两层的小木楼就是我家的老屋——南阳街143号,它位于五一广场北侧,府后街、府正街(即清长沙府署前街,1971年并入同处一线的南阳街后统称南阳街,我家老屋也从府正街87号变成了南阳街143号)、老照壁三条街相交的路口,正门朝东,正对着府后街,后门在紫荆街上,与黄兴路相连。<br><br><div>这栋小楼是抗战结束后的1947年,我嗲嗲向族人借款买下的,嗲嗲在这里重开广文书局,干起了古本旧书整补和书籍装订的老行当,兼营教科书、地图、画册、字帖、挂历、宣传画及纸墨笔砚等。从此他们就在此定居,一住就是三十多年,直到1981年娭毑去世后老屋卖出。<br></div> 我一出世就住在这里,7岁患伤寒出院后,我也在老屋住过一段时间,得到了娭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记得那栋小楼其实只有靠左边的一半是我们家,另一半是别人家,中间就只隔着一层薄薄的木板墙,哪个屋里说话稍微声音大一点,隔壁都能听到。房间也很小,进门就是一个通间,中间用木板隔成前后两间房,再往后是一条狭长的过道即我家的厨房,厨房后门直通紫荆街,当时家里都没通自来水,所以厨房里有一个好大的水缸,用水要出门往南走几十米,到巷口的自来水龙头去挑。也没有卫生间,需要到街上的公厕去如厕。从厨房里沿着一条狭窄、陡峭的木梯可以爬上二楼,上楼时踩着楼板都咯吱直响。<br><br><div>这幅画是爸爸最心爱的作品,因为这里是爸爸度过少年时光的老家,画中的每一个笔触,每一抹色彩,无不饱含爸爸对逝去岁月的美好记忆。画面上那狭窄的麻石街道,那简陋破旧的小屋以及屋前晾晒的衣服,还有那挽着篮子牵着孩子的妇人,无不传达出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寄托着怀旧的缕缕情思。有人评论“这幅画可以说是对家的寻根溯源,对父母亲的无限缅怀,对生命回归于本源的人性冲动,也是对社会变迁的深沉叹息。” <br><br></div><div>我想,爸爸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里一定想起了父母的慈颜,想起了众多兄弟姐妹在这里度过的既温暖又艰难的时光,想起跟在嗲嗲身后沿街叫卖日历坨等的情景;一定也会想起自己在小楼上习画练琴的日子,想起1955年作为长沙地区唯一一名考上中南美专的考生那种欣喜与荣光。</div><div><br></div><div>现在油画《童年的小屋》依然挂在爸爸留下的钢琴上方,我在看这幅画时,也会很自然的想起我曾在此度过的刚出生的襁褓时光,想起每次回到这里娭毑忙前忙后做出可口饭菜给我们吃的情景……如今这栋小屋连同屋前屋后的小街早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建设中灰飞烟灭,但它永远存在于爸爸的画中,也永远存在于我们子孙后代心中。 <br></div> 电影《怒潮》剧照 电影《怒潮》也在老屋门前取景了,有一个镜头还出现了一个招牌的“书局”二字,我叔叔说那就是广文书局,叔叔当时在明德读书,他们的一些同学还做了群众演员。 我家门前的小街(水彩),1964年 这一幅《我家门前的小街》是从另一个角度,即我家老屋楼上俯瞰府后街的情景。<br><br><div>府后街东起文运街,西止府正街(南阳街),因清代此街位于长沙府署后侧,故名府后街。30年代原长沙电信局大楼建于府后街(今无),街的南侧有县府坪。<br><br></div><div>老照壁北起中山路南端,偏西出黄兴中路,清康熙《长沙县城图》即有此街名,此处曾为明长沙王四将军府前照壁所在地,因得名。解放前,老照壁为商业繁华之区,有老宏茂等雨伞店七八家,产品驰名全国,有誉满全城的徐松泉茶馆,还有华义昌,华身丽西服店,魏金兴,美最时帽店,怡和昌南货店,中华,迎春旅社等。1958年将紫荆街东段并入,90年代中后期曾经一度变为美食野味一条街。现在,那些老字号不知去了哪里?曾经怀念的味道,也不知去哪里寻找了?<br><br></div><div>紫荆街西起一路吉祥,东止黄兴路,为明代长沙王府紫荆园所在地。紫荆园是长沙继马楚王国会春园后,另一座大型宫苑式园林,也就是常说的御花园。园中石山系用太湖石砌成,清《长沙县志》称“嵌空磊砢,石径逶迤”,堪称长沙园林史上的壮举。当然这漂亮的园林早已不复存在了,我只记得此街就是紧靠老屋后门一条斜斜的不足百米长的一条小街,西接黄兴路的街口有一家铁匠铺,一直存在了好久。那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就像古代城里或小镇上的打铁铺一样,一直留在我耳边。<br><br></div><div>这几条老街除府后街还残存一段外,也都被城市改造吞没了,就像我们被时代所吞没的人生那样。<br><br></div><div>爸爸还有一幅画也是画的我家老屋一带,名字好像叫“红军走过的小街”。70年代末在天心公园的一次展览中被外国人买走。一幅就是现在A4纸大小的画卖了80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可是普通干部工人近两个月的工资了。而且这是文革后长沙市中小学美术界首次有画作被外国人买走,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画家还不能直接与顾客交易,最后除去美协和天心公园的抽成,爸爸只得了24 元。</div> 文庙坪(油画),1973年 这幅画中的牌坊是西文庙坪石坊。西文庙坪呈“口”字形,东起东学巷,西止学宫门正街,南临修文街,北接上黎家坡。南宋时在此建府学宫,即文庙。历经元、明、清各朝几次增修,规模宏大。学宫内泮池、魁星楼、文昌阁、大成殿、崇圣殿、明伦堂、藏经阁等一应俱全。1938年,文庙毁于“文夕”大火,仅存两石坊,左为“德配天地”,右为“道冠古今”。 小巷(油画),1975年 这幅《小巷》画的是位于开福区外湘春街中部,取湘春街的“春”字为巷名的长春巷。巷内有著名的长沙天主教堂。教堂由意大利传教士翁明德于1905年主持兴建,占地约4000平米,当时系一座临时教堂,1909年利用庚子赔款改建成现状。教堂由住房、餐厅、礼拜堂、钟楼四部分组成,画中的高楼即教堂的钟楼,高23米。堂内祭台、圣象、唱经楼等设施齐全,礼拜堂系仿哥特式建筑,有一种森严肃穆的感觉。<div><br></div><div>1913年福湘女中也在长春巷办学,杨开慧曾在这里读书,她的人生终点也停留在长沙,那是浏阳门外的识字岭刑场。</div> 开福寺(油画),1972年 开福寺是五代时后唐天成二年(927)楚王马殷所建。当时殿宇宏丽,旁依靠紫薇山,后临碧浪湖,有会春园、袯契亭等胜迹。北宋时成为风景胜地,有白莲池、龙泉井、千僧锅、舍利塔等十六景。历元、明、清、民国诸代,数经兵火,多次重修,幸得留存。明代翟瓒有诗赞开福寺:“梵宇初晴二月天,汉朝宫殿楚江边。青林背日双僧出,翠壁含风万佛悬。鹿苑惊沙风黯黯,莲花拱水故娟娟。远公客至开方丈,漫索诗篇问草玄。”直到民国时,这里还是长沙北郊,那时门前就是荒草,就像“荒野古寺”。现在它已是藏身于城市钢筋水泥中了。 长沙火车站(油画),1977年 这幅画画的是修建当时的长沙火车新站的情景。长沙最早的火车站是1911年修筑粤汉铁路期间盖起的小吴门火车站,位于市区中心今五一大道以南,浏城桥以北的肇家坪对面,当时车站很小,只能容纳100多名旅客候车。抗战期间车站化为一片瓦砾。新中国成立后,对小吴门火车站(现芙蓉广场的位置)逐年改造,1965年候车室增至4000多平方米,依然不够使用的需要。<div><br></div><div>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期盼已久的长沙新站终于1975年7月动工,历经两年于197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56周年之日正式建成通车。为与当时的火车货运北站区分,人们称其为长沙东站。但我一直都称其为火车新站。<br><br></div><div>新站的主要结构是“方盒子+钟楼+火炬”,方盒子是指下面的主楼,钟楼是为了方便大家看时间准时乘车,火炬则是为了体现长沙元素,象征着长沙是毛主席最早点燃革命烈火的地方。车站的火炬燃烧方案由当时的铁道部长万里拍板决定:没有风,火炬火焰冲天燃烧,体现“风平浪静,国泰民安。”<br></div> 白鹤泉(水彩),1974年 白鹤泉在麓山寺观音阁外南侧,上山公路旁。山崖前有一碧瓦单檐方亭,亭中有泉池一方,周以汉白玉石拦护之。椽从山顶直下有一裂隙,泉水经沙岩层过滤后经裂隙流下,从石罅中涓涓涌出,汇集泉池,不盈不涸,"冷暖与寒暑相变,盈缩经旱潦不异"。泉水清洌甘甜,清澈透明,称"麓山第一芳润"。宋张轼云:"满座松声间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相传古时一对仙鹤爱泉水甘润,飞止其上,后泉水中即留下双双鹤影,以泉水沏茶,热气升腾,盘旋于杯口之上,酷似一双白鹤翩翩起舞,故泉名白鹤,又名双鹤。北宋"铁面御史"赵忭游山盛赞此泉;“灵脉本无源,因禽漱玉泉。自非流异禀,谁识洞中仙”。现在的泉亭系1956年重建,亭顶绘双鹤翱翔颇引游客注意。<br><br><div>小时候到岳麓山玩爬到白鹤泉处都会在这里小憩一会,这里地势很陡,记得有一年学校组织活动,下山时一位同学跑快了刹不住脚,就在这里摔得血糊血海。还有那溢满泉水的泉池里堆积了好多游客扔下的各种硬币,真想捞一把上来。<br></div> 麓山红枫(油画),1973年 这幅《麓山红枫》是爸爸比较满意的作品,取景也就在麓山寺的下方不远处。一颗粗壮的香枫斜立画面左侧,由右下角向画面中央延伸出一条洒满阳光的小路,中景位置的枫林中几株交错的树干,以中国书法线条般的形态衬出簇簇红叶的光斑灿烂,充满浓浓的秋色。不但有印象派的光色变化,还有写实艺术对造型和空间的把握,热烈中见理智,恣肆中见法度。以后每当和家人或朋友登山时,总忘不了到这里去寻觅这一片秋林和这一颗香枫。<br><br><div>这幅画现在仍挂在我家墙上。麓山红枫明丽鲜艳,小径被浓阴覆盖,洒下斑斑日影。如今爸爸与外公外婆一起长眠在麓山怀抱中了。<br></div> 湘江远眺(油画),1974年 湘江渔船(油画),1972年 湘江北去(油画),1973年 这三幅湘江边的写生可以一窥当时湘江的原貌,跟现在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比已是大相径庭。那时的湘江是多么宁静、闲适,不像现在充斥了喧嚣和灯红酒绿。 这幅画我找了很久都不知道这是画的哪里了,看读者朋友们有知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