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前辈恩 团结向前进

陈红星

<p class="ql-block">  阴历四月二十三是母亲逝世周年的日子,每每翻看家中的影集,看到妈妈和我们儿女们在一起照的照片心中总是要泛起朵朵浪花,阵阵的思念!经过思考想起给父亲、母亲以及祖父、外祖父做一部美篇吧,以此怀念故去的先辈们。</p><p class="ql-block">父母共养育我们五个子女:</p><p class="ql-block">长女—陈洪斌、长子—陈红星、次女—陈宏伟、次子—陈洪刚、三子—陈洪浩。</p> <p class="ql-block"> 后:陈洪刚 陈洪浩</p><p class="ql-block"> 前:陈红星 陈洪斌 陈宏伟</p><p class="ql-block"> (199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首先介绍我的祖父,祖父叫陈万富,祖父在我的记忆里不是很清晰,记不清长的是什么模样,但在记忆里听父亲说祖父很能干活,是个纯粹的庄稼人,他的手腕是弯的,因为总拿镰刀割庄稼而形成的,祖父离世的时间记不清了,但我记得祖母离世的时间要比祖父晚很多年,祖母没有留下照片,也没有看到过祖母的照片,这张祖父照片是祖父留下来唯一的一张照片,也是父亲传给我们的,我细心的保存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外祖母,她的名字叫项守珍,外祖母家在齐齐哈尔市的城边住,六十年代外祖母居住的地方都种菜供应市里,我少年时期经常去外祖母家玩,所以对外祖母和外祖父印象特别深,外祖父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在社里的生产队喂马,也就是饲养员。在那个年代做饲养员工作就非常不错了,我还记得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年月,我外祖父有时偷偷的拿回来点豆饼块然后外祖母用豆饼碎渣和菜叶子熬粥喝,当时喝得非常香!</p> <p class="ql-block">这是外祖父和外祖父的弟弟,外祖父叫叶国福,外祖父排行老二,他弟弟排行老三,我们外甥辈就都叫他三姥爷。三姥爷叫叶国珍,外祖母去世后外祖父来到女儿家也就是父亲家生活居住,然后外祖父的弟弟也就是三姥爷也经常来父亲家,这是哥俩在一起照的。哥弟二人感情非常好,听外祖父说过三姥爷年轻时总爱赌博,赌输了都是外祖父给还债。由于赌博三姥爷的家也早就不在了,哥俩都是在母亲的照料下先后去世的,我记得非常清楚,三姥爷那几天卧床不起,我经常到母亲家看望,一天,我刚进屋二、三分钟三姥爷就停止了呼吸,我和母亲一起料理了三姥爷的后事。</p> <p class="ql-block">父亲,名叫陈启,职业医生,是查哈阳农场周边的名医,文革受迫害在生产队后勤赶牛车,文革结束之后政策允许在当地开办了个体诊所,給所在地区解决了很多疑难病症,特别在妇科方面受到百姓的皆口称赞。由于文革受迫害在生产队劳动期间身体患上多种疾病,加上那时家庭生活不宽裕,只有用药维持,最终在一九九一年离开了我们,享年61岁。</p> <p class="ql-block">今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满30年了,20年前在父亲的生日为父亲作了一首诗,今略做作小修和姐妹兄弟一同怀念父亲:</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三十年,容颜依稀在眼前。</p><p class="ql-block">专心为民医痛苦,难解自身多病缠。</p><p class="ql-block">文革蒙难如梦幻,心刚意坚不屈全。</p><p class="ql-block">教育儿女行有礼,一方百姓口碑赞。</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年轻时从医期间和同事一起的 合影(后左是父亲)。小的时候曾听父亲讲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作战,父亲那时20岁已是医生,他与几名医生集结在丹东地区,随时准备入朝救治伤员,这时停战协定签定,二年八个月的朝鲜战争结束。在我脑海里还记得当时发给父亲用的白水缸子上面就印着“抗美援朝”四个大红字。</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不知道,父亲前面的是姐姐陈洪斌,母亲前面的是我。</p> <p class="ql-block">父亲母亲和我们姐三个同外祖母、老姨一起的合影,外祖母就有这两个女儿,老姨叫叶凤琴。</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姐弟妹四个,我和姐姐已带上了红领巾,还真挺像样的!妹妹好像刚入学,二弟还是幼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姐妹兄弟四人,值得回忆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组建黒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我们隶属50团二营,到一九七七年撤销兵团,我于一九七八年八月结婚,这张照片里我女儿已经七岁了,二弟也成家了,老弟在读初中。父亲由于为人热心耿直,并且从医多年救了很多性命,领导研究决定分给父亲一栋砖瓦房,在那个年代能住上砖房是不容易的呀!这是全家在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和上面的照片是一个时间照的(左起:姐—陈洪斌、妻—丛桂萍、妹—陈宏伟、弟媳—王敏)</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一九八一年八月一日在父亲家房前迎接妹陈宏伟和徐占彬旅行结婚从北京回来的当天照的,那时姐姐已二个孩子,一女一子,我的女儿好像刚有一岁多吧,在母亲怀中的就是。别人就不一一说了,说一下照片中的大姑大姑父,我们同在新立分场第二生产队居住,大姑父是在生产队里当排长,队领导曾多次和他谈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姑父说:我一个大字也不认识,不行!就是不入。大姑父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大姑是在生产队当卫生员,我与爱人丛桂萍的婚姻就是大姑给介绍的,我还记得大姑的女儿康平曾为我俩的婚事给传递过纸条呢!现在回忆起来脑海里还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九九一年父亲领着我女儿陈锐和儿子陈端还有妹妹的女儿徐丽薇在新立中心校开运动会时照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60周岁全家合影,前排坐着的都是长辈,左起:老姑陈学、母亲叶淑琴(抱着的是二弟的女儿陈曦)、父亲陈启(抱着的是我儿陈端)、三姥爷叶国珍(前面的是我女儿陈锐)、大姑父康春生(前面的是妹妹的女儿徐丽薇)、最后这个是老叔孙志安(是亲戚不远的一个老叔)。</p> <p class="ql-block">母亲,名叫叶淑琴,是外祖母的长女,养育了我们五个子女,是一个勤劳、普实、不怕吃苦的家庭妇女,她为了照顾我们五个孩子而当误了找工作的机会,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母亲的文化比同等年龄的妇女要高很多,按那个年代说是高小毕业,读文章,读小说没问题。外祖母去世以后外祖父就来到母亲家里生活,不长时间外祖父的弟弟由于年轻时不务正业赌博在外,已成的家庭没有了,到年龄大了也没地方去就投奔到他的哥哥所在的母亲家,这样母亲就照料着父亲、外祖父和外祖父的弟弟。我那个时候已成家在新立分场二队居住,经常地往母亲家奔跑去看望家庭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祖父先离开了我们,外祖父离开我们的第二年父亲也离开了我们,父亲走后的第二年三姥爷也走了,妈妈很辛苦的照料他们,妈妈真是不容易!三位老人去世之后,不久,我由于工作变动家就搬到了总场,母亲自然也就搬到总场居住,母亲自己生活了很多年,最后在享年92岁(阳历2020.5.15)的时候离开了我们,我们由衷的想念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60周岁全家在一起合影,这张照片 里少了姐夫贾明。</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母亲抱着的小孩让我疑惑了很多年,今天编辑照片文字时听妹妹说才知道原来是我女儿陈锐呀!好像不满周岁呢。</p><p class="ql-block">在父亲去世四年,母亲67岁生日时写了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是伟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帮助別人百分之百热心。</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是勤劳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把提水拾柴看作健身。</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是勇敢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有病有灾从不呻吟。</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是无私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总把好东西留给孩子们。</p><p class="ql-block">母亲,</p><p class="ql-block">我赞美您,</p><p class="ql-block">您慈善的胸怀让我们吟咏不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她的亲妹妹叶凤琴,母亲没哥没弟,只有这个妹子。老姨住在齐齐哈尔市,有二儿一女,生活还好,2011年来查哈阳农场看望母亲并照了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1年老姨来看望母亲合影之后与妹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姐姐一家四口人,姐家原在海洋分场四队居住,我们兄妹经常去她家玩,那时姐家的生活比起我们算是上等了,姐夫是桥队的会计。我们一去就是好几个 人,在他家吃完饭再回去。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哪一年忘记了,姐的女儿贾影辉和儿子贾影新骑自行车到我家玩,那是夏季的天气,说来雨就来雨,俩个孩子到屋不大功夫,天气突变,马上来雨了,俩个孩子说马上回去,我不让她俩走,她俩非的走,俩个孩子骑上自行车就往回赶,过一小会,我想:不行,天空黑云压顶,狂风呼哮,有十多里的路这俩个孩子在八、九岁别出现什么问题,我马上骑上自行车追赶她俩,俩孩子到家了我也追到家了,这时天空电闪雷鸣,路边的树枝子噼啪被狂风刮断,真是吓人!我把提到嗓子眼的心算放了下来,姐姐看到我追来了很是感动。我也没挡误马上又骑车往回去。</p> <p class="ql-block">姐夫贾明过生日和姐姐、老母亲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姐姐、姐夫现在都已退休,这是出去旅游时的照片。姐夫后来到查哈阳农场建行工作,也算是建行的骨干员工,由于种种原因建行撤销,姐夫买断了工龄回家经营副业直到正式退休。</p> <p class="ql-block">姐姐全家从海洋搬到总场我经常去,这是在姐家和姐、姐夫、外甥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姐姐和她的女儿贾影辉,母女情深,这是在家中合影。这时姐姐的女儿已成家,在查哈阳农场社区工作,中共党员,曾是气象小区居委会主任,现是西河小区居委会主任,被评为查哈阳农场2020年“优秀党务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这是贾影辉和她的在读高中的儿子郑义。</p> <p class="ql-block">姐姐的儿子贾影新是一个非常孝顺孩子, 目前在天津工作,姐姐的孙子也在天津上学,这是父子二人休闲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妹妹陈宏伟、妹夫徐占彬、外甥女徐丽薇一家三口在新加坡旅游。妹妹是一名英语教师,原在新立分场中心校后调入查哈阳农场三中教学,直至退休。妹妹的英语教学很受学生及家长的称赞,曾参加查哈阳农场教育界英语各类比赛多次均获奖,是查哈阳农场的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妹一家三口在新加坡旅游的照片。妹夫徐占彬原在新立分场作政工工作,曾任三队党支部书记、分场宣传干事,政工师职称。后到查哈阳农场机关工作,再后是查哈阳农场新型別墅的负责人,2018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妹一家三口在桂林。妹的女儿叫徐丽薇,由于学习优秀高中毕业考入了中国名牌大学吉林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这是妹家的骄傲!现在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乘用车公司工作,是该公司供应商管理高级主管。</p> <p class="ql-block"> 妹家三口人在巴厘岛留影。</p> <p class="ql-block">妹妹夫妻二人在上海女儿家合影。这张照片很有意义,看看照片上的时间,这个时间留下了珍贵的瞬间:2020年2月2日20时20分。</p> <p class="ql-block">以上二张照片是我和老妈在妹家吃饭,老妈虽然喝不多少酒,但也爱喜欢喝几口,我们每次喝酒她都喜欢和我们在一起凑热闹也喝几口,有时候来兴致了还会唱首老歌,也都是她那个年代的歌,把酒桌上的气氛搞的非常喜庆!</p> <p class="ql-block"> 二00二年春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三年春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四年春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五年正月十五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六年春节全家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0八年女儿陈锐与丛鸣结婚和老母亲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二00九年六月初六老妈80寿辰全家合影,除了老母亲还有二个长辈,老姑老姑父。纪念母亲80寿辰写了首小诗:</p><p class="ql-block"> 母亲八十寿辰赞(七绝)</p><p class="ql-block"> 日转星移岁月沧,人生难得俏夕阳,</p><p class="ql-block"> 喜庆母亲八十岁,笑对鸿尘保身康。</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一年春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一年春节初三家人在我家团聚</p> <p class="ql-block">二0一二年母亲84周岁生日,领妈妈去内蒙古莫旗民族园旅游,这是在萨满民俗家庭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三年妹陈宏伟在教师节期间我们带着老妈游玩了查哈阳农场新城区及宽阔的北大荒路。我们在这座人工拉犁的群像旁拍了照。查哈阳农场1948年建场,这是人工开荒第一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游完了新城区宽敞的北大荒路之后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太平湖水库,太平湖水库是日本关东军强征中国民工用人挖出来的,在湖的东南角有一个俗名叫”万人坑”,日本人在这里埋下了中国民工万人之多。这张照片是老妈的大儿媳妇丛桂萍拉着母亲的手往太平湖的南山上走。那时妈妈已85岁,但仍旧跟着我们走完全部路程。</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春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四月三十日我们姐妹弟和姐的孙子七人乘查哈阳农场双丰旅行社组织的旅游专车去内蒙古扎兰屯市翠屏山观赏盛开的杜鹃花,这是在翠屏山脚下我们七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 《塞北之春胜江南》</p><p class="ql-block"> ——观赏杜鹃花有感</p><p class="ql-block">扎兰屯市杜鹃山,引来八方游客看,</p><p class="ql-block">漫漫花海彩旗舞,滚滚人潮气势酣。</p><p class="ql-block">登山步步心激动,欢歌笑语拍不完,</p><p class="ql-block">举目远望盛美景,塞北之春胜江南。</p><p class="ql-block">妻丛桂萍拉着我留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六月初六母亲87岁生日,大姐、妹妹、老弟和我带着妈妈去查哈阳渠首游玩,这张照片是渠首东面的河床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渠首泄下来的诺敏河水供給着整个查哈阳农场的水田,在供水高峰期泄下来的水流很大。河面上有一架铁桥,我们带着妈妈走上桥,可老妈说什么也不往前走,我们知道妈妈是害怕,于是我们就在桥头留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渠首回来,全体家人在宴席之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八月一日姐妹兄弟一行10人自驾车到黒龙江省富牧农场柯尔克孜族少数民族村参观,这是”黑龙江省100个值得去的地方”之一,周铁农曾于2007年题字“柯尔克孜民俗馆”。</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八月十四日母亲和我们姐妹兄弟七人来到齐齐哈尔市老姨女儿孙莉家参加孙莉的学子宴,祝贺孙莉女儿考入大学,这是在孙莉家留下的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宴席结束后在飯店门前,母亲和老姨及两家的子女在一起合影,前排右第一人是孙莉的爱人,老妈和老姨坐在最前面。</p> <p class="ql-block">照完像,妈妈和我们在老姨的带领下开车到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曙光大队第五小队,仔细寻找到了原姥姥的老宅址并留了影。姥姥住的地方距市里有八里路,那个年代也没有班车,姥姥经常走着去市里,我认为姥姥对于走这八里路不在话下,说走就走。我小的时候也是经常骑自行车从市里的老姨家去八里路之外的姥姥家。现在姥姥家的原址别人已盖了新房,可当年在姥姥家的土房周围玩的情景回忆起来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我和妹、妹夫带着老妈前往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瑞廷乡瑞廷村探寻外祖父的弟弟情况,也算是寻找叶氏家人。外祖父的老家在齐齐哈尔梅里斯瑞廷村,我们来到瑞廷村经过打听村中人,慢慢的找到了外祖父的五弟六弟及晚辈,我们详细地互相了解情况,用完餐后拍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哥四个带着老妈自驾车游玩了黒龙江省甘南县的音河水库。这是在水库边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国庆节游兴未消,第二天又带着老妈到齐齐哈尔市的龙沙公园、和平广场游玩。二弟洪刚家在齐市居住,上午我们游玩了龙沙公园,中午二弟带上两瓶好酒和我们在飯店共饮。</p> <p class="ql-block">下午二弟和我们一起游玩了和平广场,老弟洪浩给我们拍了照。</p> <p class="ql-block">我们哥四个在齐齐哈尔和平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老母亲八十八周年生日在查哈阳农场福 顺酒楼全体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春节初二在查哈阳农场福顺酒楼全体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母亲八十九周岁没有全家合影,老弟从大庆回来我们带着老妈在查哈阳农场机关广场游玩。</p> <p class="ql-block">老弟在大庆居住和生活,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音教专业,大庆银河声乐学校校长,是我们陈家在音乐领域的专业人士,我们每逢家庭聚会每人必有唱歌的节目,都能听到老弟的歌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七月九日二弟的女儿陈曦结婚,全体家人乘车来到齐市北大荒鲜花港祝贺。穿着红裙子扶着她奶奶的就是陈曦,陈曦是陈家从我辈算起学历最高的第三代人,医学研究生毕业,现在杭州市定居。</p> <p class="ql-block">参加完婚礼我们游玩了北大荒鲜花港,我给家人照了像。</p> <p class="ql-block">在北大荒鲜花港妻子和我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临走在北大荒鲜花港门前我们哥仨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国庆节期间带着妈妈来到依安农场依安县游玩。妹妹的同学在依安农场,他们夫妻俩全程带着我们游完了依安农场和依安县的主要景点。右边的二人就是妹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 依安农场书香公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妈和她大儿媳妇丛桂萍、老闺女陈宏伟的合影(2014.10.4在大庆旅游)</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妈和我、老弟洪浩、妹夫占彬的合影(2014.10.4大庆旅游)</p> <p class="ql-block"> 老妈和她的外孙女徐丽薇。</p> <p class="ql-block">带老妈来甘南县兴十四镇参观,这是甘南县兴十四镇花园别墅大门前。“兴十四镇”位于甘南县东南17公里处,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组建起来的移民村,村名是在勘定移民村村址时依排序为“兴”,是第十四个字,因而得名。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带领村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苦干实干使兴十四村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被誉为“龙江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出了兴十四镇驱车来到甘南县音河水库 游玩,在音河山庄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女儿陈锐和丛鸣在查哈阳渠首留影。女儿陈锐,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艺术系美教专业,在哈尔滨市香坊农场子弟校工作,是政教处主任兼部分美术教学。</p> <p class="ql-block"> 丛鸣在哈尔滨做个体工作。</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七年春节全体家人合影。中排左数第一人是我大姑陈秀的大儿子叫康健,是名复员军人,服役部队曾驻防在珍宝岛地区。后排中间人是我儿子叫陈端,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专业毕业,目前在哈尔滨做个体工作。</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七年春节姐妹兄弟四人和老妈合影。</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妈已90周岁。</p><p class="ql-block"> 《母亲九十周岁礼赞》</p><p class="ql-block">母亲生日笑开颜,九十周岁喜今天,</p><p class="ql-block">沧桑岁月已过去,笑对鸿尘续晚篇。</p><p class="ql-block">养儿育女持家务,为人处事善在先,</p><p class="ql-block">时常赞美生活好,健康快乐伴身边。</p> <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五月十五日老妈平安的离开了我们,这是处理完老妈的后事之后姐妹兄弟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妈她渡过了即平安又沧桑的92载岁月。</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于1929年6月6日,那个年代中国正处在国共两党內战时期,两年过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入侵中国东三省,在东三省盘据长达六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侵占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历经了14年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期间母亲也就随着父母过着极不安稳的生活,经过14年艰苦磨难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母亲随父母才在齐齐哈尔市过上稳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第二年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的势态发展的很严重,父亲那时已是医生,被组织调动到安东的鸭绿江边集结待命,随时进入朝鲜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个时候母亲和父亲已定亲,随着朝鲜战争的逐渐缓和,父亲也就没回到了齐齐哈尔,母亲与父亲成了家,先后养育了我们子女五人。老妈的92年沧桑岁月让我们儿女倍感不易,在贫苦中把我们五个孩子拉扯长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恩情!</p><p class="ql-block">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领着老妈出去游玩,就是让老妈高兴,让老妈开心,在老妈的生日时都摆上宴席给老妈祝寿,老妈非常高兴,而且在兴头上还要唱上二首歌,我们儿女当然都很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老妈永远的离开我们了,我们再也不能领老妈出去玩了!再也听不到老妈的歌声了!</p> <p class="ql-block">  老妈一生没有得过大病,身一直很健康,这都益于她信奉菩萨的结果,老妈有一颗慈善的心肠,老妈无愧于她的长辈,在我的记忆里每逢节日老妈都要給前辈烧点纸,拜一拜菩萨。</p><p class="ql-block"> 妈妈:我们爱您,您的慈善之心我们会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妈妈: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您安息吧,我们姐妹兄弟一定相处和睦,不忘前辈恩,团结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六月三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