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色之路 探寻抗联三军会师地一一片底子

加刚荒野探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集 寻找“马鹿窑子”确定“片底子”地理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张家刚 电话微信15945388897,有信息资料提供者请联系我。</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黑龙江省东宁市老黑山镇二道沟村绥芬河北岸往西十多公里处,寒葱河林场管护区内有一个叫“片底子”的地方,是东北抗日联军当年的一个会师地,这里充满了神秘和传奇 。但是,就连当地的人都几乎无人知晓这个名字。为了不让这个红色之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开始了这段艰辛的踏察之旅。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季青传》第十一章第六节“片底子大会师”的结尾季青说过一句话:“将来在历史上要写一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第二方面军、第三方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的第五军,曾在片底子大会师!”。东宁博物馆的宋馆长讲,为了这句话,前些年已经有专家先后两次去寻找过“片底子”这个会师地了,但都未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今年正赶上建党百年,前些日子他又提起此事,觉着找不到很是一种遗憾。这已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这代人还不能找到此红色之地,下一代人就更难找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责任感的共鸣使我们很快组建起了一支由东宁文旅局博物馆及党史办牵头,以东宁远东纵队车摩俱乐部成员为主,由中国东北抗联史研究员王宗仁老师和宋吉富馆长为指导的踏察队伍。整个过程由东宁电视台两位记者、</span>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广播公司<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两位记者和东宁摄协的多名摄影师全程跟踪记录 。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次踏察活动得到了东宁市文旅局杜志刚局长及党史办主任王玺阳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中国东北抗联史研究员王宗仁老师的特别关注,特意从中国军博馆找来了满洲国时期的地图。同时也得到了寒葱河林场主任付景山及刘志国、孙广义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向导,并拿出了保存多年的一张军事地图。另外,还得到了多位社会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在此向支持关注此活动的所有人员表示真诚的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片底子”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的第五方面军在黑龙江东宁的游击根据地 。</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寻找的线索就是《季青传》里对片底子支言片语 的描述和这张王宗仁老师提供的满洲国时期的地图 。</p> <p class="ql-block">再加上这张寒葱河林场老护林员叶师傅提供的残缺的军事地图 ,这些也就是我们能知道的全部的线索资料了 。</p> <p class="ql-block">经过充分的准备 ,踏察队伍于2021年5月14号早晨5:30 由东宁博物馆准时出发。</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进的路线是由东宁经道河至寒葱河林场,距离110 公里,历时两个半小时 。 在路上 ,王宗仁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这段历史。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的负责人是陈翰章 ,在1940年3月 ,陈翰章的警卫旅在安吉、崔贤等带领下从吉林方向来到片底子。第二方面军的负责人是金日成 ,同年9月末第二方面军八团在团政委崔春国的领导下来到片底子。抗联第二路军第五方面军的军长是柴世荣,政委是季青,片底子是他们的游击根据地。就是这三个部队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0年10月12一13日在片底子会师的,当时处于最艰难时期,每个军的编制都不满,会师人数只有260多人 。</span></p> <p class="ql-block">于8:00到达寒葱河林场场部,林场的工人看到这个比较专业的队伍都围拢过来问候我们。 </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活动得到了寒葱河林场的大力支持,并委派了一名老护林员叶师傅和一名技术员张工为我们全程做向导, 宋馆长向林场领导介绍这次活动的具体情况。 </p> <p class="ql-block">当问到“片底子”和“马鹿窑子”地名时,除了老护林员听说过,其他人都没听说过这两个地方。 </p> <p class="ql-block">把多张地图进行重合对比 ,但因时间太过久远,每个地图上标的都不一样 。</p> <p class="ql-block">在叶师傅的带领下,十点钟我们向他所说的片底子所在地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行驰了20公里的路程,我们到达寒葱河大桥。在这里我们离开公路沿绥芬河北岸向西南方向前行 。</p> <p class="ql-block">沿绥芬河北沿走了约10公里,进入一段泥地,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 。</p> <p class="ql-block">这段路发生了多次陷车,在互相救援的过程中,队员们体验了互相协作,不离不弃的抗联战友情 。</p> <p class="ql-block">林场的两位向导说,这样的路他们林场的车连试都不敢试,根本走不了 ,但在我们越野硬汉的眼里这都算好走的路 了。</p> <p class="ql-block">两位战地记者终于找到感觉了,他们在苦中做乐。</p> <p class="ql-block">我的头车不慎陷入了泥坑里,吕艳玲同志还在发扬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呢!哈哈!</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公里左右的艰难行程 ,到达了一块比较平整的地段,已经中午11:30了,在此吃饭休整一下队伍。</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的两位女记者杨忆、张帆和我们一起来了一顿快乐的野餐 ,她们说这行程太刺激了 我们这帮人太执着了 。</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车过不去了,只能步行。 </p> <p class="ql-block">在行进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细心留意是否有人居住的痕迹 ,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为王老师配的专车ATⅤ ,由远东纵队的硬汉刘伟负责驾车,王老师坐在后面负责目视寻找 。</p> <p class="ql-block">刘伟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和王老师配合的非常默契 。</p> <p class="ql-block">到地方以后,根据距离发现这不是我们要找的东片底子,这是西片底子。那么东片底子在哪呢?到此无人知晓了 。</p> <p class="ql-block">东宁电视台的记者徐光浩和赵雪纯现场采访了叶师傅,他说这里的房主人听老人说过,这里以前也住过抗联 。</p> <p class="ql-block">左边已经倒塌的房屋应该是原来抗联住过的房子 ,右边现存的应该是后盖的 。房西面的山沟叫做韭菜沟,在书中也提到过此地名,验证了叶师傅说的这里住过抗联是正确的,这里也是当年抗联一个重要的活动地。</p> <p class="ql-block">党史办的领导王玺阳也在发表他的看法 。</p> <p class="ql-block">历史已逝 ,人去房空 ,但抗联精神犹如这梨花依然美丽。 </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根据《季青传》中描述的“从绥芬大甸子(现在吉林省的罗子沟 ) 顺着绥芬河往下去 ,走二十多里路就进入了东宁县的片底子沟里,河南沿住着一个外号叫董把头的人。 ”来推断了, 片底子肯定在河北沿,按距离推断,我们只能往回返才对。</p> <p class="ql-block">从寒葱河大桥北端上来前行200米就是寒葱河林业检查站,我们从这里跨过大寒葱河,沿绥芬河北岸往东行驶 。 </p> <p class="ql-block">我们跨过大寒葱河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山沟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季青传》中描述的分析 ,这个沟就应该是片底子沟了。行进了1000米左右,河南出现了一个不太长的小山沟 ,从地理位置分析 这个沟口应该是当年董把头住的地方。 </span> </p> <p class="ql-block">我们摄影师如月升起了航拍机拍下了此片。书中描述的是董把头夏天在这住,冬天就不在了,从照片看,这个地方夏天可以种地打鱼,冬天正迎着西北风,不适合居住 ,初步确定了董把头的居住点 ,也就有了参照点了 。 </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和宋馆长都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也坚定了我们一定要找到马鹿窑子的决心 。</p> <p class="ql-block">书中记载,“从董把头家往下走一里多路 ,在河北沿有个地窨子,大家都称他为马鹿窑子。 ”。这样分析,我们还得沿河往下走 。</p> <p class="ql-block">在前进的路上 遇到一个名字叫李凤军的养牛的人 ,他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说老黑山二道沟村有一些老人能了解此事。后经走访二道沟的老乡得知,“片底子”这个名字是跑山人的黑话,意思是这个地方人参太多都连成片了。 </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车停在李凤军家的门口,在附近继续步行寻找 。</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两位摄影师曹秀山和徐敏在认真寻找人类活动的痕迹 。</p> <p class="ql-block">宋馆长在努力回忆分析着书里记载的每一句话,我们远东纵队已年过七旬的吴永仁老师一提起“抗联”就有了精神,林场的张工在用手机定位我们想找的地点 。 </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的这座山翻过去就是老黑山二道沟的官地北沟了,现在站的位置应该就是片底子沟的东端了 。</p> <p class="ql-block">书中记载“在马路窑子河南小山处,有个新建起来的屯子,叫二道沟。”,“从二道沟给抗联送粮到马鹿窑子需要走十五里地 ”。再加上到董把头家的距离,我们一致认为“马鹿窑子”应该就在附近了 。 </p> <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距离李凤军家100米的地方,终于发现了一个地窨子遗址。 </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窨子遗址坐北朝南,东西长8米,南北宽4米,遗留石墙高度约0.8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背靠大山,房西面是一条小河沟,南面距绥芬河也就100米多点的距离,是个居住的好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对遗址进行了初探 ,发现了三块犁铧子碎片 ,别无它获。</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榆树都是从地窨子石墙地基的缝中长出来的,比较粗的直径已超过40厘米,林场的技术员说,这树长这么粗得需要六十多年 。 </p> <p class="ql-block">从地窨子遗址的存续时间以及相关距离来分析,这个应该就是当年的马鹿窑子。当年在抗联队伍到来之前,这里住着三位六七十岁的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老人赵喜堂、马守珍和王玉贵,后来他们都加入了抗联队伍,并成为了交通员,马鹿窑子也就成了交通联络站,二道沟张传福送来的粮食和情报都从这里中转,这里也是我们这次要寻找的中心点 。 </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地窨子后面约20米的山坡处又发现了一个地窨子遗址,此遗址长10米宽4米,前墙基础石明显可辨。</p> <p class="ql-block">“马鹿窑子”是柴世荣和季青领导的第五军在“片底子”的一个交通联络站,找到了马鹿窑子也就找到了片底子,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的路上 ,距离大寒葱河1km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地窨子遗址,这个遗址长20多米宽5米,图中蓝线位置隐约能看到一排露出地面的基础石。 </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踏察可以确定,从寒葱河林业检查站跨过大寒葱河以后,绥芬河北岸东西约3KM长的地域就是“片底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行动我们收获很大 ,达到了预期计划目标 ,使这个鲜为人知的红色圣地 ,在建党百年之际重放异彩 。 </span></p> <p class="ql-block">探寻红色遗址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条道路上 ,前途充满了危险和艰辛 !</p> <p class="ql-block">但是穿过一片树林以后,前面一定有光明等着我们。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为了不让红色的种子消融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会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p> <p class="ql-block">活动策划: 杜志刚、宋吉富、张家刚</p> <p class="ql-block">总 指 挥: 宋吉富</p> <p class="ql-block">专家顾问: 王宗仁、王玺阳、宋吉富</p> <p class="ql-block">媒体记者: 徐光昊、赵雪纯、杨忆、张帆</p> <p class="ql-block">摄像摄影: 许敏、许丽娟、曹秀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吕艳玲、张家刚</span></p> <p class="ql-block">车辆后勤: 吴永仁、刘伟、张家刚、叶建勇、张海</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请看第二季《二探、三探、四探片底子,寻找“杀牛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