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同学:<br> 夏季是野生菌采摘上市的重要季节,更是误食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为确保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西县第三中学特提醒各位教师及家长注意:<br> 一、不要采摘、出售、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或霉变的野生菌;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建议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div><br> 二、在加工烹饪野生菌时,要炒熟煮透,熟了的野生菌体积会大大缩小;不能凉拌生吃,在烹饪时先将野生菌煮一下,拧干后再炒,可以降低毒素。<br></div> 三、建议食用野生菌时不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毒素会引起中毒。<div><br> 四、尽量不要食用野生菌类。</div><div><br> 五、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div> 1.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div><br> 2.是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注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物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以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div><div><br><div> 3.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div><div><br> 4.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灌水,防止窒息;</div><div><br> 5.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医疗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br><br></div><div> 另外长期以来,我县各族群众都有食用蜂蜜的习惯。夏季是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为有效防范此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们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西县第三中学特提醒教师及家长注意防范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发生。</div><div><br> 1、食用普通蜂蜜一般不会导致食物中毒,但食用了含毒蜂蜜会导致中毒。蜂蜜中毒大多是因为蜜蜂误采集了有毒植物,或者食用了其它有毒昆虫造成的。野蜂采集的花粉较复杂,往往混有有毒植物花粉,有毒花粉含有的生物碱会造成中毒。家养蜂在有毒植物大量开花季节,亦有可能采集有毒花粉酿蜜,同样可能引起食蜜者中毒。最常见的有毒植物包括雷公藤、昆明山海棠、洋地黄、附子、曼陀罗、钩吻和夹竹桃花等。<br></div></div> 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 洋地黄 附子 夹竹桃 2、食用野生蜂蜜在0.5~24小时即可感到发病。相关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便血、心悸、胸闷、蛋白尿,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中毒症状常因蜂蜜所含毒素不同而异,如食入曼陀罗花蜜可有颠茄类中毒样表现,食入洋地黄花蜜有洋地黄中毒表现。中毒表现首发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若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到就近医院进行诊治。<div><br> 3、夏季6月至8月期间要慎重食用蜂蜜,食用蜂蜜时应避免与酒类共同食用。</div><div><br> 4、野生蜂蜜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伴低热、乏力、头晕、四肢麻木。轻者口苦、口干、唇舌发麻、食欲欠佳;较重者腹泻有血便,还可出现肝损害症状和肾损害表现;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尿毒症和周围循环衰竭,最后死于循环中枢和呼吸中枢衰竭。发生事故后,应积极采用以下急救措施:催吐、洗胃、导泻等处理;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素排泄;注意保护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B族维生素、肌苷、能量合剂等,重症者可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处理等急救处理。</div><div><br> 5、如发生中毒迹象应立即向医疗机构求救,并做好相关食物及呕吐物留样工作。</div><div><br> 老师、同学及家长朋友们,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以上内容,监护孩子的饮食安全,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平安的生活和学习空间。</div><div><br> 最后如国降雨量比较大,空气湿润,食品原料储存不当,容易产生霉变而引发食物中毒事故。粮食、油类、各种坚果及其制品如果储存不当,受潮霉变,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致癌率极高的一种毒素,长期少量摄入会导致肝癌,短期大量摄入会引发急性中毒,导致死亡。</div><div><br></div><div> 因此,在食品原料储存上,提醒各位家长、教职工注意:</div><div><br></div><div> 一是食品原料不能与有毒化学物品、农药等混放;</div><div><br></div><div> 二是食品原料要储存在离墙、离地、干燥、遮光的地方,食品一旦霉变、请勿食用;</div><div><br></div><div> 三是装过有毒化学物品的包装袋不能用来装食品;四是需要冷藏的食品要及时放置在冰箱里,取出食用时,要彻底加热。</div><div><br> 同时,食品安全关系到您及家人的身体健康,也维系着您一家的幸福,请各位家长、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孩子的饮食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