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28日上午9时,随着马家屯村民王文存的签约,动迁三队率先完成签约“清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足深功夫,盘活全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业于途,初心为舵;宏图欲展,使命在肩。马家屯村平改征拆关乎高新区发展大局,作为工作队的队长,我既感到党委给予我重任的使命感,又对马家屯村村民早日完成征拆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作为动迁三队的掌舵人郑海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征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症”都是他处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迁三队共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反映的问题,郑海军队长都会亲自入户核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每天早上开晨会,布置任务;晚上开例会,解决问题,一周开总结会,将各家各户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分析透彻,咬住问题就不放松,不把“硬骨头”啃下,绝不松口。正是他肯于下深功夫,扎根到问题户,以坚决的态度、果断的措施、“钉钉子”的精神,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促成征拆工作的全面胜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足硬功夫,不舍一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迁三队的涉拆户王文存,对征拆政策不理解,但动迁三队从未想过放弃,每天去他家做思想工作,但他还是不接受。后来他偷偷租了房子搬了家,工作人员打电话不通,人又找不到,彻底“失联”,这可急坏了动迁三队。尤其是副队长鲁颖,本着“不放弃一家一户”的原则,鲁颖通过自己的个人关系,联系到王文存的儿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王文存主动给鲁颖打了电话,那一通电话虽打到晚上11点多,但鲁颖明白,王文存内心开始认可了平改征拆政策。随后近一周时间,全队工作人员趁热打铁,全面对其家人做思想动员和政策讲解,终于王文存在摇号分房截止日期前签订了协议,赶上了第一轮摇号分房的末班车,对此王文存夫妇对动迁三队充满感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霍启金是刘兴华小分队中的“硬骨头”,她总是认为政策不透明,上了年纪的人攀比心也比较重,在等待签协议的过程中,突然变卦,不同意签约。刘兴华耐心地讲明政策道理,直到她相信了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尺子量大家”的承诺。同时,她的签约也带动了同队毕树华的签约,让动迁三队的签约工作拨云见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足实功夫,一路领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平改征拆以来,动迁三队全体队员每天走街串巷,入户做工作,讲政策,聊家常,拉进与征拆户的距离。他们深知房屋拆迁牵涉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面对性格、想法、诉求各异的拆迁户,他们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算好账,最大限度的保护村民的个人利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振双是动迁三队副队长,是马家屯村党支部的委员,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对于村民的家庭情况,脾气秉性没有他不清楚的。正是他带领队员们“因人施策”,才得以解决了好几户家庭纠纷,顺利完成签约。傅华严是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母亲生病卧床已有十年,本次平改征拆中又恰逢妻子患上肾结石。但他没有因为家庭上的困难影响工作,即使在妻子做完手术当天晚上在医院陪床,第二天早上6点仍然准时到达摇号现场参与分房工作。张雷干工作的特点就是踏实认真,在张雷的带领下,他的小分队率先全部完成签约。冯振江是大家眼中老实厚道的“小男孩”,初次参加平改征拆工作,人非常勤快,总是忙前跑后,服务大家。刘国强是大家的“开心果”,有时候工作队因为方法不当,进度缓慢,全体队员心情低落。这时,他总能爆出金句,博得大家一笑而过,重振旗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是这样的一支队伍,有“掌舵人”以全局为终点引领航向,有“舵手”埋头铆钉目标、拧成一股绳奋力前行,在平改征拆这项工作中,下足深功夫、硬功夫、实功夫,才使得动迁三队率先顺利完成签约“清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