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 (七)到都江堰

我来了

今天是5月23日我们的旅行安排是上午游览 ”都江堰“,下午游玩 ”青城山“。 这是到都江堰必经之路的 ”南桥“,都江堰南桥位于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后经历战争的损毁再修复,在1958年经洪水冲毁后,1959年重建,更名为“南桥”。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成为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 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整个建筑恢宏大气古朴壮观。 导游给我和老伴拍了张合照 成都这里经常是阴雨天气,当地人说一年365天基本上要有300个阴天,经常是绵绵细雨不断。有个成语叫 ”蜀犬吠日“,意思是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土壤肥沃物质富饶的 “天府之国"。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留存于世并一直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这块大石头上红色大字是余秋雨所书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01年修筑堰功道纪念治水之人和一众先贤,提醒人们永记历史,不忘先人。 这条堰功道长150米,宽14米,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就是靠他们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的加固维修,才使得都江堰至今仍旧起到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的伟大作用。 堰功道中间鲜花铺路,两侧茂密的树木绿意盎然欣欣向荣,景色非常的优美。 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间隔开来的龙头向沟中吐水。 一条台阶直通伏龙观,这个观是根据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 伏龙观就建在都江堰宝瓶口的离堆之上,这刻有”离堆“两个字的石碑出自光绪年间。 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 对东汉时期的李冰石像做了简介立碑于此 石刻的水塘、石马、石俑 清朝同治年间成都知府的手书 ”川西第一奇功” 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1978年10月移入观中陈列。 观内有一棵叫 ”紫薇“ 的100年古树 中华民国的石碑 出土的石碑 伏龙观下有一个青城山都江堰自然与文化陈列馆,里面介绍李冰父子如何治理水患和上演有关李冰治水的皮影戏。 <p class="ql-block">陈列馆门前有一个铸有铭文的大铜锺</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只上面写满文字的大铜鼎</p> 都江堰这里风景秀丽 为引水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是泄洪道,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解决了泄洪和排沙两大难题。</p> <p class="ql-block">每个游客经过这里景区专门有人帮忙给拍照留念,如果自己满意就交钱留下照片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p> <p class="ql-block">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p> <p class="ql-block">二千五百年前李冰父子就设计出这么科学先进的方法来治理水患,造福于一方百姓。中国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完成了一个千秋功业。</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枢纽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结构科学巧妙。这里就是鱼嘴,它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将汹涌的江水导入内、外两江。</p> 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上的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索桥。索桥全长261米,飞架岷江南北,是中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也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 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 这个索桥好多人走在上面摇晃的很厉害 过了索桥坐扶梯来到了玉垒阁,玉垒阁是震后修建的仿古建筑,看起来却是很有古代遗迹的感觉。 李冰父子巡江简介 李冰父子巡江塑像 <p class="ql-block">登上玉垒阁的三楼可以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貌和都江堰城市的风貌,可惜今天阴天到处灰蒙蒙一片,不是看得很清楚。</p> 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精华——鱼嘴、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 <p class="ql-block">整座都江堰市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上午行程结束下午会去青城山。出来旅游不光是感受美景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浏览的途中也学到见识到一些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