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寄托!但是,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食物中毒、触电、交通等事故,节假日发生尤其集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日, 请您配合学校,在假期中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和相关指导,切实担负起监护孩子的重要责任,陪伴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div> <h1><b>一、疫情防控</b></h1> 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但是国际疫情尚未明了。请各位家长在假期避免出境游,在国内安全地区出行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孩子需在成人陪护下外出,尽量避免人员密集的地方。<br> 家长要积极响应国家注射新冠疫苗的政策,教育孩子正确防疫知识,包括如何戴口罩、摘口罩,如何彻底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如何捂住口鼻等等,让孩子认识到做好防护的重要性。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br> 假期中,家长要注意规范孩子作息时间,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h1></h1><h1><b>二、交通安全</b></h1> 1.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家长不用电瓶车、摩托车接送孩子。<div>2. 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轮滑,不追车、扒车、强行拦车、不翻护栏。<br></div><div>3. 不满12岁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满16岁青少年不得骑电瓶车。<br></div><div>4. 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文明,先下车、再上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起身。<br></div><div>5. 乘出租车和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超载。车辆行驶中,不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不要往车窗外扔垃圾和杂物。<br><h1>6. 在旅游景点游玩时,不得在有危险提示的地方逗留和拍照。</h1></div> <h1><b>三、防溺水安全</b></h1> 假期正值春夏之交,天气逐渐变热,加之各地疫情形式渐好,学生游泳的情况增多。青少年儿童冒险玩水导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频繁有发生,溺水已是孩子的头号杀手,假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br>请孩子务必牢记:“四不要”“六不准”<br><b>防溺水“四不要”:</b><br> 1.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br> 2.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br> 3.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br> 4. 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br><b>防溺水“六不准”:</b><br> 1. 不私自下水游泳;<br>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r> 3.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br> 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br> 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 6. 不擅自下水施救。<br> <h1><b>四、消防安全</b><div>1. 教会孩子掌握逃离火场的基本方法,告知孩子一旦发现火情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明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着火部位、火势大小。<div>2. 假期鼓励孩子分担家务,但是家长一定要确保家庭物品摆放科学,插线板等物品要远离出水口;拖地等接触水的劳动时要与输电线保持距离;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电热器具一定要完全冷却再收藏。<br>3. 家庭照明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蜡烛;台灯不要靠近枕边,插板不要放在床上,手机充电器不使用时要拔下来,嗅到电线胶皮糊味时,要及时报告家长不得擅自行动,请家长及时采取措施。<br>4. 假期外出放风筝等活动时,要注意远离高压电网。<br>5. 教育孩子不玩火、不随意摆弄电器,家长临时外出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守家里。<br></div><div>6. 高层住房要安装符合消防要求的防盗网窗,告诫孩子不得到窗台处玩耍,不得把任何物品从窗户或者阳台扔出。<br></div></div></h1> <h1><b>五、网络安全</b></h1> 假期的到来,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将增加,为了加强同学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提高对网络犯罪的防范意识,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家长们对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并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br> 1. 管理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机,不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知孩子,孩子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谨防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孩子。<br> 2. 网络交友要警惕,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以及就读学校、班级等)。<br> 3. 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不在对网络上散播有害的、不实的言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br> 4. 家长应对学生上网情况多加关心、指导和监督,适当控制学生上网时间,避免对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各位家长,孩子健康安全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您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恳请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您的一句话,一个提醒,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毕生的影响。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未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走向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