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走过长征路

华山松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我和旅友们自驾,跨过万水千山,走遍东西南北,可以说广阅华夏大好河山,饱览祖国壮美风光,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5年前的驾行长征路之旅。我们一行7500公里的旅程,24个日日夜夜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体验,不仅见识和感受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高山峻岭、激流险滩,雄关重隘,更为那些先辈们不怕吃苦、不惧死亡、英勇献身的崇高信仰和顽强毅力所感动,切切实实地受到一次伟大长征精神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初,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一行14人从西安出发,用了两天时间抵达江西瑞金市。这是位于赣南的一座秀丽小城,虽然今天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80多年前却是大名鼎鼎的红色首都。论资历,后来的延安、北京都只能甘当小弟。这片热土不仅孕育了新中国的前身一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又使其成为伟大长征的策源地和出发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距瑞金80多公里的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集中出发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8.6万人从苏区各地到此集结后正式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当时可能谁也没想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竟然一走再也没有回来,与亲人和乡亲们的告别竟成了永别。据统计,当初从这里出发长征的8.6万红军将士建国后活着回来的不到3000人,差不多30人里面只有1人活着回来。当我站在于都河长征渡口,聆听着《十送红军》那深凊凄婉的歌曲,脑海中不禁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仿佛那些先辈们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令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没有他们当时的悲壮远行,那有我们今天的诗与远方,更别说逍遥自在的自驾远游了。</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在当时的处境下毫无疑问是一次迫不得已的战略转移,但在转移途中所发生的很多变化,经历的艰难险阻,最终的胜利结局,以及锻造的长征精神,产生的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都是当时的决策者和所有参与者始料不及和难以预测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谁也无法复制的。从这个角度讲,于都也是长征这部惊世骇俗的伟大史诗的开篇之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红军从于都出发后,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在广西境内的全州、兴安等地西渡湘江时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重兵阻击和合围,经过几天几夜的浴血奋战,虽涉险过江,队伍却遭受严重损失,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一多半红军战士倒在了湘江两岸,鲜血染红了一江碧水。被人们称为“绝命后卫师”的红34师为掩护主力部队渡江,6000多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在身负重伤后毅然拉断自己的肠子而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在"湘江战役"纪念馆里和纪念碑前,面对那一个个充满稚气的面庞,我们的心情也一如灰蒙蒙的天空,异常沉重。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数万个红军战士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魂断湘江。如果说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人间壮举,血战湘江毫无疑问是最惨烈、最悲壮的一幕。而眼前的这块丰碑实际上就是这些英勇牺牲的红军将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血战湘江虽然使红军损失惨重,却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以及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作了有效的铺垫。尤其是进入贵州后突破乌江,攻克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并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掌舵红军,主导中国革命。红军长征由此迎来了胜利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既是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神来之笔,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过的250多场战役(战斗)中最经典、最传奇的战例。其中位于茅台镇赤水河畔的茅台渡口便是红军三渡赤水的地方。今天的茅台镇不仅是国酒茅台的生产地,更是一个美酒飘香,山青水秀,富有特色,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魅力小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川西,迎来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困苦,最具挑战和考验,也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段征程。飞夺泸定桥、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爬雪山、过草地,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考验着红军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也无不展现出红军非凡的勇气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说长征途中最惊险、最艰难、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战斗,非抢夺泸定桥莫属。80多年后,当我站在由13根粗壮的铁索和厚厚的木板组成的泸定桥上,仍然感受到剧烈的摇晃时,实在难以想象,当年22位红军勇士是怎样手攀拆掉桥面木板后光溜溜的铁索,冒着对面敌人密集的炮火子弹,一举攻占对面桥头堡,成功夺桥,为红军北上打开通道的。这样的奇迹在世界军事史上恐怕也再难找到第二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夹金山,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100多米。6月份山上经常会有大雪飘舞,尤其是山顶,不仅终年积雪,而且寒风凛冽,空气稀薄。我们驾车用了将近1小时才上到山顶,虽然已经是7月中旬了,除了山顶还有雪,垭口基本上看不见雪了,但风很大,气温很低,我们穿着防风冲锋衣,只待了十多分钟就感到很冷了,而且呼吸也比较困难。我无法想象当年红军穿着单薄的军衣和草鞋,冒着漫天大雪,是怎样在大半天时间内翻过这座雪山的。如果没有超强的革命意志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非凡勇气,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后面还相继翻越了多座类似的大雪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大红军主力部队会师后不久,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而位于川西北的若尔盖草地(当时叫作松潘草地)又成为横亘在红军面前的一道天险屏障。如今这一片草地已华丽变身为秀美的草原湿地公园,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赏游览。然而,当我们置身于眼前的美景秀色中,谁能想到它可是80年前曾呑噬了无数红军将士生命的恶魔草地。7天7夜,红军将士们顶风冒雨,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空中有敌机的轰炸,地上是布满沼泽的茫茫草地,稍不留神就会陷进泥潭被夺走生命。据统计红一、二、四方面军共有2万(其中中央红军1万)人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这块草地中。今天的若尔盖草原为什么这样美,那一定是无数长眠于此的红军先烈们用鲜血浇灌着它,用生命守护着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军进入甘肃后,又被万丈绝壁的天险腊子口挡住了去路,同时还遭遇到3路敌军的夹击和围困。危机时刻,红军以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战术谋略浴血攻占腊子口,打开了北上的通道,也留下了一段神兵天降夺天险的战争传奇故事。如今,一条宽敞的柏油公路从腊子口前穿过,昔日天堑变通途。腊子口峡谷内也已成为一个山环水绕、景色旖旎的公园,每天来此游览的人们络绎不绝,快乐和幸福漾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我想当年那些牺牲在这儿的红军将士们看到眼前的景象,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的初心就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后代们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现在可以告慰他们的是: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理想和心愿已经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肃会宁是红军长征大会师之地。从时间上说,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先到达陕北,一年后才与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由于我们从甘肃到陕北须经过会宁,只好先在会宁感受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的喜悦,再到陕北体会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的豪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宁夏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主峰,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路走来,千辛万苦,长征胜利,指日可待,毛主席站在山顶上,心潮澎湃,思绪奔湧,写下了著名诗篇</p><p class="ql-block">一一《清平乐•六盘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江西于都出发时的8.6万人到吴起镇时的7000余人,将近8万名红军倒在了长征路上,差不多每公里就要倒下7人。这是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才成就了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壮举。红军在长征途中共翻越18座高山(其中雪山14座),跨过24条大河,历经大大小小250多场战斗,这是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才书写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英雄史诗。当7000多名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红军踏入陕北黄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是剿不灭、打不跨的,是任何力量也永远不可战胜的。回望80多年的风云变化,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达吴起后,我们驾行长征路的行程也圆满结束了。回首走过的旅途,心生太多的感受、感触和感慨。20多天的行程虽然比较短,但一路受到的教育,得到的体验,留下的印象则终身难忘。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走一次长征路,不仅仅是圆了一个儿时的梦,更大的收获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行的一位已离岗的旅友曾深有感触地说到:如果早几年走长征路,我一定会申请入党的。这也许就是长征路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情怀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尽管5年过去了,但长征路上的经历还时时萦绕在脑子里,今天把它呈现出来,以此致敬那些参加过伟大长征的先辈们,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