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律长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 思考良久,我想本篇的开头,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因为它是记叙震惊全球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史诗。它是歌咏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光辉赞歌。它境界浩大,气象阔远,意境雄浑,气势磅礴。它艺术的再现了当年红军以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气势,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学习党史,富国强军。今天,长征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时代意义,它正以难以抗拒的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奋勇向前,继续投身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的“长征”中去!</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本书,名字叫《红军长征记》,原名《两万五千里》。一九三六年八月五日,在长征结束前不久,为记录这一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胜利,遂通电三军,征集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一时间,来稿如雪,以革命作家丁玲为主编的编委们,本着保持原貌的原则,精挑细选出一百篇,集文成册。然而,因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就编辑成书的《两万五千里》却迟迟未能刊印,直到四二年才第一次出版印刷。算下来,从编辑成书到现在已八十余年。</p><p class="ql-block"> 该书内容全部出自亲历长征的干部和战士,写作时间也是长征胜利前夕。应该说,尽管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粗糙而拙劣,但及尽朴实的描写却非常引人入胜。它绝对是一部研究党史和长征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就像是一位“年近耄耋”的老战士,见证和讲述着令人动容和最为真实的长征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还请广大读者跟随我的思绪走进那一段充满传奇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三年秋,在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之后,蒋介石又一次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但是,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以博古、李德(所谓<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其实为博古私人邀请)为首</span>的军事“三人团”,照搬教条,一意孤行,采用同国民党军队针锋相对的“堡垒战,阵地战,短促突击”的错误战法,客观上敌人又十分强大,这就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党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p><p class="ql-block"> 这首《清平乐·会昌》,就反映了在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对未来革命的美好展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平乐·会昌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在重兵围困下,李德却坚持采用“搬家式”的转移策略,不舍得打破“坛坛罐罐”,导致部队行军速度过慢,缺乏灵活机动,从而造成了“湘江战役”的惨痛失败。湘江一役,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了3万多人,实在令人扼腕!</p><p class="ql-block"> “血”的教训再次警示着共产党人,机械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够救中国的!好的主义只能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成功。军事上,在敌强我弱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一味地拼实力、拼消耗的“阵地战”是行不通的。这一点,效仿苏联十月革命的“先攻占大城市以夺取政权”的南昌,广州等起义的先后失败已经初步证明。相反,<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运用毛泽东通过与敌人长期斗争所总结的“运动战、游击战”确实非常正确。</span>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长期巩固以及中央苏区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就是最好说明!</p><p class="ql-block"> 中国革命是长期而艰巨的,采用“游击战、运动战”等战法,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政权”的大战略就是党在革命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也印证了毛主席独具慧眼的战略思想!</p> <p class="ql-block"> 失败就意味着牺牲!</p><p class="ql-block"> 由于博古、李德的排挤,红军转移时,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等同志都被留了下来,还有正在养伤的陈毅和其它老弱伤员,以及多数女战士也只能继续留在苏区打游击,就连毛主席(儿子被寄养在亲人家不能随军)也差点儿被迫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梅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尊喜对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p><p class="ql-block"> 这首在长征临行前林伯渠写给何叔衡的《别梅坑》,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豁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然而,在国民党的重重“围剿”下,一九三五年的二月,何老却不幸牺牲!同年,瞿秋白也英勇就义!陈毅也成了共和国唯一一位没有参加长征的开国元帅!</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留在苏区的革命种子,其生存环境何其艰苦。可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坚持斗争,并在抗战时期创建了令“鬼子”闻风丧胆的“新四军”,“铁军”之名绝非虚传!</p> <p class="ql-block"> 据悉,红军长征开始时间为1934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结束时间为1936年10月,终点是甘肃会宁。主要路线为: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p><p class="ql-block">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至此,<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平乐·六盘山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p> <p class="ql-block"> 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东北,全面侵华也只是时间问题,国难当头,南京政府又为什么非要“剿共”呢?</p><p class="ql-block"> “攘外必先安内”,这就是蒋介石的政策。蒋某人无视国人唾骂为“卖国贼”,不顾一切的“剿除共匪”,我觉得至少有两点目的。一是国家内忧外患,为避免在同日本人作战时,坐视共产党壮大,怕“斩草不除根”,怕党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是以“剿共”为名,借机削弱西南诸省地方军阀实力,使其“中央化”,实现其真正统一中国之意图,从而达到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胜利。此为蒋介石亲自精心布置的“一石二鸟”之策呀!</p><p class="ql-block"> 可是蒋介石却打错了算盘,他以薛岳为“剿匪总司令”,调中央军入黔,电令川、滇、黔的地方军阀围追堵截,协助“剿匪”,岂料“贵州王”王家烈,“云南王”龙云,还有四川的刘湘、杨森和刘文辉之流,都是各怀鬼胎,同中央是离心离德,在抗战时闻名的“无川不成军”此时恐怕还是“三差”部队吧!他们表面逢迎老蒋,实则多相互掣肘,为图自保,只“出工不出力”。到后来,蒋介石再三强调的“团结”问题,还是出了大问题啊!</p><p class="ql-block"> 当然,红军也因势利用反动派系之间的矛盾,紧紧抓住战机,再加上主席天才的指挥和红军的英勇战斗才突破了一道道防线,使红军得到了喘息之机!</p> <p class="ql-block"> 长征路上,山高险要,大河纵横,易守难攻。而国民党部队利用大渡河,娄山关等诸多天险,以逸待劳,可以说占尽了地利,更别说缺衣少食,药品奇缺,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无人区。从瑞金出发时的严冬到过若尔盖草地时的酷夏,再加上行军路上又时常暴雨滂沱,这些都对行军作战极其不利!而对于国民党部队,又可谓占据了天时。即便是这样,广大红军指战员依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不怕牺牲,坚定信念,依靠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点,就连敌人也望而生畏,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特别是在遵义会议后,军事上,中央恢复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领导的正确决定,严肃批评了“左倾”错误路线,同时也取消了“独断专行”的最高“三人团”。毛泽东的重新出山,标志着红军再次选择以“运动战,游击战”为主的正确战术战法。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群众路线,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所到之处,除“打土豪,分田地”外秋毫不犯。再加上在途径彝、臧、回等少数民族集聚区时采用团结平等的民族政策。这一切都得到了党和人民的极大拥护,也为后来的土地革命和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卜算子·咏梅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p class="ql-block"> 长征胜利后,主席由衷感慨的那句“长征是宣讲团,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可谓点到了实处!</p><p class="ql-block">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广大贫苦百姓就是水,而蒋介石政府却一味的违背民意,“逆天而行”,只知道盘剥乡里,鱼肉百姓。试问,这样的政府又怎能使国家长治久安?</p><p class="ql-block"> 记得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隐退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此时的老蒋知道自己在大陆已时日无多,在他回乡祭祖期间就曾感慨,其家乡竟然在他执政的二十余年里未有变化!这让他明白了国民党为何终会失败。</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17日)解决了中央领导权的问题,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那么“团结”是真正拯救了中国革命,正是它的“保驾护航”,“长征”才走向最后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红军通过四川彝区时,当地首领小叶丹和刘伯承结拜为异性兄弟,一时被传为佳话!电视剧《长征》中,红军决定过草地北上抗日前,藏区活佛洛桑丹增问主席:“你有信仰吗?信仰什么教?”主席说:“一开始信佛教,后来信儒教,现在信马克思主义。”丹增活佛又问:“为什么现在信仰马教?”“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席说道。这一问一答的艺术处理十分耐人寻味!后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主席在随右路军出发时,活佛亲自前来送别,并说道:“仁义之师,佛会保佑红军的。”</span>我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但是在一九五零年的七月,洛桑丹增劝说西藏和平解放却是真实的,看来他是信毛主席的!</p><p class="ql-block"> 红军出川抗日前夕,当地很有声望的回族老阿訇在同主席交谈时便说:“主席是神人,北上是生路。”影视作品的神秘而夸张,不足为信,但这至少说明了红军是人民信赖的军队!可国民政府却只会欺压百姓,苛捐杂税,此种政府,岂有不垮之理!</p><p class="ql-block"> 还有贵州的“甘人”,四川的“彝倮”,听说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后都十分的羡慕和兴奋,纷纷报名参加红军,投身到革命的伟大浪潮中去!</p><p class="ql-block"> 以上几则故事充分说明了党的民族政策已深入人心。而战争时期,人心向背,又何其重要?</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五年五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达维会师后,因张国焘弄权,公然违背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分裂红军,搞第二中央。他执意南下,这才使得四方面军损失惨重,部队迅速由八万人减员到了四万,可见团结何等重要!“民意不可为”,好在张国焘“迷途知返”,可此时的蒋某人却并不明白这一道理!</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红军占据了“人和”,并做到了将这一优势无限的放大了!</p> <p class="ql-block"> 在读完《红军长征纪》后,脑海里不停的浮现出那些激烈和悲壮的战斗场面,久久不能平息!忘不了突破乌江的孤胆英雄!忘不了四渡赤水的战术奇谋!忘不了娄山关前的狭路相逢!忘不了飞夺泸定的气贯长虹!还有血战湘江的惨烈!天寒地冻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原!重重敌兵的围堵。</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后,在“鸡鸣三省”重掌指挥权的毛主席,因求胜心切,再加上情报有误,导致土城战役损兵过千。当再次遭受非议之时,毛主席做出了长征以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放弃北上会师,突破娄山关天险,兵锋直指黔境,而素有“双枪兵”之称的贵州王家烈部队与四川的“豆腐军”又有何异?这才获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就表达了主席对赢得革命最后胜利的钢铁般决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秦娥·娄山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生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p><p class="ql-block"> 说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英勇的红军面前,小小的天险关隘又算得了什么?说什么千里雪山水草地,在顽强的战士面前,终不过是用来被红军征服的“山包水洼”,没有什么大不了!这就是我们的队伍,一支不可战胜的虎狼之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然而笔到此处我也心有余悸。假如血战湘江之后,红军就此北上,往国民党布置好的口袋里钻,则中央红军休矣!中国革命休矣!我不知道当年“云南王”龙云是否真的送给老蒋一本《庸庵文续编》,但蒋介石企图将红军堵截在大渡河南岸,消灭在安顺场一代的战略意图却是精心设计好的。不敢想象,假如安顺场距离泸定桥再远些,假如泸定桥的十三根铁索被炸毁了,恐怕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就并非蒋介石的一厢情愿和春秋大梦</span>了!</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在到达安顺场渡口时,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渡河,结果第二日大雨滂沱,河水猛涨,前有大河堵截,后有清兵追击,最终兵败安顺场。如今,大渡河上仅留的一条木船,又怎能运过这千军万马?可是,“天无绝人之路”,红军竟“玩儿”起了“飞夺泸定”<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到三天急行军三百二十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记录),最终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一举挽救了危局。红</span>军不是太平军,毛主席也不做石达开!</p> <p class="ql-block"> 其实,蒋介石是十分了解毛泽东的。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两人便公私有交。第五次反“围剿”时,当蒋介石听说毛泽东被排挤在外,丧失了军事指挥权后,便喜出望外,对于自己精心布置好的天罗地网也更加心中有数了。湘江战役他又大获全胜,此时的蒋某人可谓是春风得意。</p><p class="ql-block"> 然而,时过境迁,当蒋介石的部队被毛泽东的“四渡赤水”牵着鼻子走时,他就觉得红军背后有高人指点,就猜到毛泽东重掌了军权。此刻的老蒋可是背后发凉,高呼不好啊!</p><p class="ql-block"> 可惜了老蒋的“一石二鸟”之策,因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地方实力派与他是“面和心不和”,暗地里捣鬼,到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的恐怕就是咱们的红军了。</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长征期间,仅中央红军就牺牲营级以上的干部430余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经历大小战役380多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王家祥不用麻药取弹片,贺子珍强忍悲痛送子女,过草地时李立三为抬总理累到昏倒(1954年,李立三逝世,周总理不忘大恩,亲自抬棺送行),刘伯承挥泪杀坐骑以充饥等等等等,我相信,还有千千万万个感人的瞬间,动听的故事,等待着更多人去书写,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的光辉事迹值得历史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两万五千里啊,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是常人根本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经受的。《红军长征纪》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战士的两腿虽是不断的往前走,但眼睛早已闭拢,并且开始做着迷蒙的梦,……有的立着,有的走着忽然停了下来,被后面的人撞上,原来是睡着了”。我相信,这些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长征的人来说永远也想象不到。——爬雪山时冻死的,过草地时饿死的,渡河间淹死的,行军中病死的,打仗里战死的。古往今来,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死亡是红军战士没有经历过的。跑死的?渴死的?累死的?为了不连累他人而主动结束生命的?——这些——都有!——呜呼!壮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字令三首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快马加鞭未下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惊回首,离天三尺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倒海翻江卷巨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奔腾急,万马战犹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刺破青天锷未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欲堕,赖以拄其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数字,那就是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了胜利时的不足7千人。可以说,长征就是一条绝路,但它不是死路,而是一条生路,是绝处逢生的生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通过长征,红军很好的宣扬了革命主张,用心播下了革命“种子”,并等待着它一点点的发芽、开花,等待着它的厚积薄发。<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这又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源源不断得续集着力量。我觉得这个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此后,它一直引领着中国革命,直到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你一定不会相信,读《红军长征纪》,无论哪一篇,也不会产生在如此艰苦条件下的那种身逢绝境之感,相反,有的却是战士们必胜的信念和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不会让你声泪俱下,它只能给你无穷力量,我觉得这就是长征精神的“精华”。长征是人类史上的绝无仅有,长征是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走出了中国军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今天,因为参考的史料有限,这篇文章还很不够专业,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我最终之目的,那就是要让更多中国人了解“长征”,从中汲取力量,再把那股精神,那股劲一代一代永远的传递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山先生的这句遗言,蒋介石不知读了多少遍?如今,它更像是一个“警钟”,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革的前沿,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英雄遗志,向为我们冒死打下江山的最卓越的红军战士学习,继续前进,直到更大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后,用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来表达我对长征中千千万万红军指战员的最最崇高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沁园春·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河上下,顿失滔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舞银蛇,原驰蜡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欲与天公试比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宗宋祖,稍逊风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代天骄,成吉思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识弯弓射大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