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归浓,学习正当时。5月31日,安丘市锦湖小学《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十二阶梯评价标准的研究》课题组开展了课例研讨活动。 李雪莲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组文阅读课例——《葡萄沟》。她这堂课紧抓课后习题设计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严谨有序的落实本节课的语文要素。指导学生多样化朗读的方法,用不同的语气去朗读。李老师有条不紊、和风细雨般的和学生高效的完成了整堂组文阅读课,她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令老师们叹服,这堂课切实对课题组老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周晓月老师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为例,呈现出一堂较为高水平的阅读分享交流课。课堂紧扣口语交际的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授课过程中,紧紧围绕主人公鲁滨逊这个关键人物,同时兼顾其他次要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分享时不忘阅读方法的总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 课例展示教学完成后,课题组组织主讲老师及课题组老师进行课程教学复盘及研讨交流。两位老师先后做了教后反思,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反思了自己授课过程中的的不足和问题。随后课题组老师们自主发言,纷纷发表了各自听课后的看法和建议,研讨会气氛十分热烈。研讨会足足进行了近两个小时依然热情高涨,大家真是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同探讨共成长。 课题负责人张燕主席做了总结指导,她提纲挈领的指出了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1、如何备课的问题。要求老师们备课要整体化,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备好这一单元的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单元教学。2、教学设计的问题。要落实好学习目标,设计合理的评价任务。3、关注学生的问题。“生本课堂”教学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而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看老师在表演,而是看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应关注老师和学生完成的教学活动,看学习目标完成的怎么样,看学生知识吃透了没有,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看这堂课学生是不是在真学习,要求老师们要上真实的课堂。4、课外阅读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阅读教学,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们也要用心读读课外书目读本,才能很好的去指导学生阅读成长。 课题引领促发展,课例研讨共成长。课题组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次研讨会不仅拓宽了自己课堂教学的视野,也解开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困惑,真是受益良多。学无止境,阅读教学,我们学习一直在路上…… 期待下一次课例研讨会更精彩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