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哺我以贤文 我以薄著馈母校”

邱运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湖北工程学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校友彭树海先生个人著作捐赠仪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活动剪影</b></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湖北工程学院</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湖北工程学院校友彭树海先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个人著作捐赠仪式会场全景图(一)</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湖北工程学院校友彭树海先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个人著作捐赠仪式会场全景图(二)</b></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湖北工程学院校友彭树海先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个人著作捐赠仪式会场会标</b></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与会贵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湖北工程学院校友会主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和清主持会议</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彭树海先生向湖北工程学院</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书馆馆长周志红赠书</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彭树海先生捐赠个人著作(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弯路小路岁月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彭树海先生捐赠个人著作(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梦秦律说的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彭树海先生捐赠个人著作(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诂简随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湖北工程学院副校长丁远坤教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向彭树海先生颁发《捐赠证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赠书、颁发《捐赠证书》视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捐赠证书</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彭树海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讲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捐赠人彭树海先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捐赠仪式上的讲话视频(一)</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捐赠人彭树海先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捐赠仪式上的讲话视频(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捐赠人彭树海先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捐赠仪式上的讲话视频(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志红先生的讲话视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湖北工程学院副校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丁远坤教授的讲话视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孝感市侨联主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桥明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讲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孝感市侨联主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桥明先生在捐赠仪式上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讲话视频</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孝感日报》原副总编</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管淳先生的讲话视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彭树海先生在赠书仪式上的致辞</b></p><p><br></p> <p><b>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同学: </b></p><p><b> 你们能够参加这个赠书活动,是我终身的荣幸!对你们的到来,我表示真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b></p><p><b> 这次赠书活动,实则是我想找个机会,和领导朋友同学聚一聚,聊聊家常,叙叙友情。借此机会,我说几句。</b></p><p><b> 第一,是你们帮助我圆了感恩梦。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祖辈十八代没有一个识文断字的。1977年恢复高考,我得以成为湖北工程学院英语系7721班的学生。是母校传道解惑,给了我知识;是同学间的相融相处,伴随我度过了大学的幸福年华;毕业以后,我曾从事过教师、公务员、企业高管等职业。是各级领导,尤其是在座的云梦县领导、市发改委领导的培养和支持,使我能够进步成长。有鉴于此,我时常在想,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虽然不是企业家,不是政治家,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工薪者,不能“拥钱”相报,但同样可做点事情,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报答母校、领导、朋友和同学们。于是,我萌生了母校哺我以文,我报母校以书的念头。2017年退休以后的三年间,我静下心来,夕年试笔,用母校给我的知识,以夕年实笔的笔名,写了一些东西,拼凑了《弯路小路岁月里》《云梦秦律说的啥》两本书。现在,我把它捐给母校,以此表达我的感恩之心,也以此为薄礼,回报在座的各位。算是礼轻人意重吧!请你们笑纳。</b></p><p><b> 第二,这两本书反映着我写作的尝试和想法。老实说,在当今之中国,在人们心理期盼中,最不缺的恐怕就是书。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多得去了!我码的那两堆乱砖,更是不登大雅之堂。你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都是我的老师。我班门弄斧,搞赠书活动,实则是想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夕年试笔的得失和一些思想见解,以便求教各位。</b></p><p><b> 我在乡镇干过。《弯路小路岁月里》中的一些小故事,多半是我经历过、接触过、或者是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我想塑造一个在经济体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急剧变革的上世纪农村社会中正直、善良、艰辛、坎坷的基层公务员形象,宣扬他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的品格。但终因本人才疏学浅,这一形象的塑造远非成功。对此,我一直深感自责。好在老同学肖琦琳在微信群中鼓励说“看作品就像看绣花。看起来容易绣起来花难。”我这才硬着头皮把它纸印成书。</b></p><p><b> 我听过专家讲述云梦秦律。1976年3月,也就是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刚刚出土3个月的时候,我们原华师京山分院政史系的38名师生在江陵参观168号汉墓出土现场,请当时的省考古队长、后来的省博物馆馆长讲考古专业知识,他讲了一段有关惩处教唆犯的云梦秦律简文:甲谋谴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意思是甲指使乙去行窃,行窃时杀了物主,甲分得了十钱。但乙不够判刑的年龄,问对甲该怎么处刑,应该五马分尸。我顿时对云梦秦律产生了兴趣。从那一刻起,我暗下决心,作为云梦人,这辈子一定要好好读读云梦秦律。退休后终于时间充裕了,我趴在电脑上把云梦秦律(包括《秦律十八种》及《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语书》《为吏之道》)一字不落、加班加点地整整啃了四个月,凑成了《云梦秦律说的啥》这本书,了却了我40多年的一个夙愿。</b></p><p><b> 我采用概要+原文+译文+述评+表格的方式,逐字逐句地析读了云梦秦律原文。在析读原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云梦秦律有法律也有制度。390条26266字(含标点符号)的律文中,构成要件(罪责罚)齐全的法律只有130条,占云梦秦律总数的33.3%;制度条文260条,占66.7%。制度条文远远多于法律条文。史学界把云梦秦律定为法律怕未必妥当,不如称云梦秦规为好;</b></p><p><b> 我发现:云梦秦律有精华也有糟粕。在390条云梦秦律中,保护生态资源、出公差自带口粮、同工同酬、官车不得私用、官长新地任职不得随带原班随员、官长离任须得审计、不得乱用警力(捕卒)、审讯不得刑讯拷打、代人藏贿入罪、服刑役徒有40天的农忙假、有偿给服刑役徒授衣发粮、严惩团伙盗窃、重处重婚罪、为官的行为准则以及对官员的连带问责等等,它们和现代的法制精神有着某种一致的地方,有的甚至高度契合。这,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反映了中华法制的传承发展。这85条律文是精华,占总数的21.8%;另189条要么法律的构成要件残缺,要么血腥残忍,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宣扬官员特权。这部分律文是糟粕,占到了总数的48.5%;还有游走于精华和糟粕之间的律文116条,占总数的29.7%。这部分律条,于史学研究、古为今用价值十分有限。据此,我认为称云梦秦律是“国宝”,是证据不足的;</b></p><p><b> 我还发现:云梦秦律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思想产品,不是物质形态的物品。如果把思想遗产说成物质形态的“国宝”,这就把精神和物质划了等号,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更何况云梦秦律糟粕颇多,多数过时,如果把它当成“国宝”,岂不是小瞧了当代人自己的智慧?岂不是无视了2200多年的历史进步?我们不割断历史,搞历史的虚无主义,但也不应该抱残守缺,搞历史的复古主义。因此,不加分析、笼统的把云梦秦律定位在“高大上”,称之为“国宝”,很容易把沉渣也当成了“国宝”,这,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说不过去的,于做学问,也是一大败笔。</b></p><p><b> 上述想法,只是我析读云梦秦律之后的一人之言。我把这些想法在《云梦秦律说的啥》一书中抛出来,是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母校的学弟学妹,以出土原文为据,百家争鸣,批评指正。在学苑,批评是一种幸事,总比人云亦云强得多。</b></p><p><b> 第三,探求真知召唤着我把《云梦秦律定位啥》写出来。写作也是一种对真知的探索。我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史学家。学的英语,干在基层。把这两本小册子搞出来,我尝到了码字的艰难,懂得了探索的艰辛,享受了支持的温暖,明白了回馈的含义。当我萌生写小说的念头之时,是老同学彭卓玲提点“就写小人物的平凡事”,使我有如拨云见日,找到了码砖的切入点、定盘星;当《弯路小路岁月里》一书的部分章节在网上现世的时候,湖北大学历史系的傅登舟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的副教授钟玉明同学一并点拨“写活人物要写内心冲突,这样作品才会鲜活、厚重。”赐给我以绝学;徐敏同学给我支招,助我通过网审,提供了技术支持;史红十同学评说《弯路小路岁月里》“给人智慧和美感”,鼓起了我不辍笔的信心......</b></p><p><b> 在我看来,云梦秦律有“规”有“律”制度多于法律,有玉有暇并非都是“国宝”。那么,云梦秦律到底该怎么定位呢?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将化支持为动力,用《云梦秦律中的法律篇》《云梦秦律中的制度篇》《云梦秦律法律中的思想财富》《云梦秦律制度中的思想财富》《云梦秦律展现的社会面目》等五个章节,尽快完成《云梦秦律说的啥》的姊妹篇《云梦秦律定位啥》一书,实现自己从“析读”云梦秦律到“研究”云梦秦律的飞跃。以飨在座的各位领导朋友同学,以飨我的母校——湖北工程学院。</b></p><p><b> 最后,我再次感谢母校给我提供了以书会友的温馨平台,感谢校友会吴和清主任为组织本次活动付出的辛勤劳动;再次感谢各位领导朋友同学的莅临指导!</b></p><p><b> 占用大家周末的休息时间了!深表歉意!</b></p><p><b> 谢谢各位! </b></p><p><b> 2021年5月29日</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志红先生的讲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尊敬的彭树海先生及各位学长、同志们:</b></p><p><b> 大家下午好!</b></p><p><b> 在姹紫嫣红的五月,承蒙彭树海先生来到我校捐赠公开出版的个人专著《弯路小路岁月路》、《云梦秦律说的啥》。作为图书馆馆长及校友,我深感彭先生对母校的一片爱心。此次捐赠活动既是校友对我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注,也是对母校建设的支持与关心,更是发扬了校友爱校、荣校的传统。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读者,向彭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b></p><p><b> 学长关心母校发展,勤奋以立身,立志而笃行,潜心研究地域文化、肩负时代担当,必将激励湖工学子不断地勤奋学习、矢志成才。</b></p><p><b>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我校图书馆既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也是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大厦巍然,梁椽共举,慷慨捐书,以资后学。我校图书馆向广大校友发出了捐赠图书倡议,也许个人的捐赠有限,但涓涓细流,能汇聚成海。校友们的馈赠定将惠泽师生,同时也使所赠图书的价值和个人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我们相信,知识传递的爱心之花一定会在湖北工程学院美丽绽放!</b></p><p><b> 谢谢各位!</b></p><p><b> 2021年5月29日</b></p><p><br></p><p><b></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孝感市侨联主席高桥明先生的讲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心向往之 立德立功立言</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彭树海先生“作品捐赠以书会友”座谈会上的发言</b></p><p><br></p><p><b>尊敬的丁院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先生们、朋友们:</b></p><p><b> 下午好!</b></p><p><b> 今天,非常高兴应邀参加树海先生回他母校湖北工程学院举办的这场作品捐赠、以文会友活动。虽然此时已非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暮春时节,此地也无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的兰亭流觞曲水,但初夏时节的澴城,翠色欲流、生气盎然,老友新朋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树海先生向母校捐赠作品的感恩之举,参与以文会友的风雅之事,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给人以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之感。首先,我要衷心祝贺这个活动的如期顺利举行,并预祝取得园满成功!</b></p><p><b> 记得还是前几天的一个深夜,树海先生用微信给我发了一封邀请函和活动方案,并想我在活动座谈会上做个讲话。我仔细阅读了邀请函和活动方案,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在这个匆匆忙忙的时代,能受到一个久违的老同事不怀任何功利目的邀请,实在是一种比较难得的荣幸。但是,对于要我讲话,我确实有些犹豫,甚至是惶恐。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尽管几十年来,我在大大小小的场合讲过无数次的话,但坦率地讲,多半是些官话、套话和废话,今天却来不得虚的,要讲些实实在在的真心话。而凭我的经验,真心话一般是很难讲的;其二,我虽然曾经也是个文学青年,拾了几句诸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类的牙慧,做过几场“作家梦”,乃至还常常梦到巴金、茅盾、贾平凹们;对秦律出土在家乡云梦,也一直引以为自豪,并常常逢人便讲,津津乐道,多次打算花点苦功夫把它啃下来,但终究都变成了“单相思”和“一帘幽梦”。相比树海先生,我实在感到汗颜,正如本山大叔的戏言:人跟人相比,差别咋就这么大呢?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谈笑有鸿儒的大雅之堂,要我这样一个对文学艺术算是撮其皮毛、对考古学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人讲话,如果稍有点自知之明,心里一定是会发虚,头皮一定会发麻,我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b></p><p><b> 但是,回过头来仔细一想,我虽然没有资格来讲这个话,但还是有义务、有条件、有必要来做个发言。为什么呢?因为树海先生于我,是同乡和几十年的兄弟加同事的关系,我对他为师、为官、为商、为学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确实比较了解,对他不论干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有火一样的热情和钉子一样的钻劲比较佩服。特别是他不唯上、不唯书,和大抵上“毫无奴颜和媚骨”的老牛般的倔强脾气和实干精神是多有“领教”和领略的。我大约还是他的小说《弯路小路岁月路》付梓前的最早的少有几位读者之一。我个人认为,这本透着泥土般纯朴气息的自传体小说,尽管不是鸿篇巨制的大部头,尽管没有顶天立地的大人物、大事件那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但是,它以一个草根出身的农家子弟在基层官场摸爬滚打的奋斗历程,和苦辣酸甜的心路历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特定年代的吉光片羽、基层官场的光怪陆离,和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与假丑恶的鞭挞。有些场景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我们曾经共同工作的情景再现,勾起了我许多苦涩而又甜美的记忆。就其艺术成就来讲,该小说的素材确实是 “源于生活”的真材实料,但作者没有刻意去使他“高于生活”。如果对此硬是用文学理论的尺子来度量,小说似乎在艺术创作的高度上还有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但在我看来,这恰恰就像一坛用原粮通过传统工艺酿造、而非食用酒精匠心勾兑的老酒,埋藏于地,尘封多年,一旦启封斟酌,衔杯细品,其味绵柔醇厚,苦后回甘,更是令人齿颊生香,酣畅淋漓。正是因为这一点,使我对什么叫做“文如其人”“和“文学即人学”的真谛,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b></p><p><b> 再说《云梦秦律说的啥》一书。在这本书的后记一文中,树海先生透露,它的面世,了却了他“萌发于40多年前一个沃野油菜花黄、荆州大地溢香的春天”的一个夙愿。其实,岂止是了却了他的一个夙愿,对于我来讲,也算是他帮我了却了一个17年前的心愿。那是2004年底,我还在云梦县委县政府工作。记得在县委常委会专题讨论来年工作要点时,出于对本乡本土和文化事业的热爱,我当时提出,2005年是举世瞩目的睡虎地秦简出土30周年,建议县委县政府举办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将其列为县委2005年工作要点,以此为契机高位推进秦简的系统深入科学研究。经过大家的认真讨论,会议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最后只是在2005年冬开了个自娱自乐的小型纪念会,有组织地系统深入科学研究睡虎地秦简则没有下文了。</b></p><p><b> 值得庆幸的是,树海先生以一个退休在家的业余爱好者的身份,秉持一颗萌发于40多年前的初心,心系大秦,神交古人,独自艰难地穿行于2200多年前的时光隧道,硬是以板凳要坐十年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惊人毅力,用别人游山玩水和“喝咖啡”、“嵌五心”的休闲时间,把26266字的睡虎地秦律,“扒拉”成一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学术专著,真是可敬可佩,可喜可贺!诚如作者所言,秦律作为2200多年前的“思想遗产,有玉有瑕并非都是国宝”,有许多应该扬弃的历史糟粕;同时,也不能排除本书还存在某些值得专家学者们需要继续探讨和商榷的学术观点。但是,树海先生的钻研精神是刻苦耐劳的,他的治学态度是恭敬谨严的,他所使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值得称道的。可以预见,该书的面世,从大处来讲,将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更多的国人在明白2200多年前的秦律到底“说的啥”的同时,不由得他不更加打心眼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不由得他不更加打心眼里热爱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不由得他不更加打心眼里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梦想成真;从小处来讲,也还将有力地提高云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这个古老而又浪漫的地域小县,随着这套薄薄的《云梦秦律说的啥》系列丛书而更加声名远播。按照知名度、美誉度也是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的时髦说法,树海先生也算得为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积了一件大功德,做了一件大好事。</b></p><p><b> 从这一活动的举办地点、邀请对象和内容安排来看,足见树海先生是一个懂得感恩和珍重友情的人,也足见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着较高精神追求的人。有感于此,我还想与各位分享两点心得。一点是,这个活动告诉了我,对母校的报答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并不只是自己走上社会之后,当了个多大个官而为母校显赫了门庭声望,做了个多大个‘亨’而为母校捐献了多少真金白银;原来,对于大多数校友来讲,也可能做到像树海先生这样,用满腔心血、一枝秃笔,来报答母校。而且在我看来,这种报答还更显得超凡脱俗。领导、同事、同窗的之间的情谊,也不是只有用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和相约在一起码长城、斗地主抒发;原来,拿自己心海里流淌出来的文字做馈赠、作分享,也不失为对同窗情、同事情、朋友情的一种更真挚、更高雅、更诗意的表达。再一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人生启示。好像是托尔斯泰说过,上帝花了几百万年创造了人类,决不是为了使这个具有各种复杂器官的最完美的生物,活在世上仅仅是喝几吨啤酒,生一堆孩子,玩烂几十副扑克而已。我们即将和都将象树海先生一样告别紧张繁忙的以心为役的生活,享受闲暇的退休岁月。虽然“人生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但正常情况下,退休之后还有较长一段生命时光,怎样把这段时光过得更充实、更精彩,更有意义?真正做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特别是过得不至于只是消耗粮食和医药,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宝贵”累赘,这是摆在许多人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树海先生用他的行动和成果,既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参考答案,也做出了可资效仿的身边榜样!古人曰,立德、立功、立言乃“三不朽”的圣人之境。据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堪称登此圣境者,只有孔子、王阳明两个,另加半个曾国藩。可以武断的讲,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凡夫俗子,纵有三生轮回、天大造化,也是不可能跻身此列的。但正如古人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亦可心向往之!我惊慕地发现,树海先生用他几十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证明了,他正是这样一个“心向往之”的人。</b></p><p><b> 最后,衷心祝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湖北工程学院培育出更多的杰出校友,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欢聚在这样的场合。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教授、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平安吉祥!特别欢迎远道而来的嘉宾常来孝感走一走、看一看,香甜醉人的孝感牌麻糖米酒随时等着各位来品尝!再次申明一下,因为今天所言皆真话,也就一定免不了有些不对的地方,敬请树海老兄海涵和各位批评指正!</b></p><p><b> 谢谢大家!</b></p><p><b> 2021年5月29日</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校友赠书活动纪念 • 湖北孝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2021年5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