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是渡人之船,交流是乘风的帆,赛课是清风几许,推我们走的更深更远。为了进一步落实“5+3”模式课堂,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本着“以赛交流、以赛促学、以赛带研”之目的,2021年5月,屯昌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第一届“益才杯”科技文化节“5+3”课堂模式大比武。</span></p> 准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研室陈廷章主任召开比赛的筹备会,对评委的工作提出了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精心设计了评课表,比赛经过组内初赛,最后决赛分文理科组进行比赛。</span></p> 开赛 文科组比赛课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孔越《爵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课堂紧依课标,教师备课认真,课堂实施步骤清楚干练,5+3课堂模式的应用灵活,在讲、练环节把握得体,测、评环节学生反馈较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基本知识与技能两大课标要求都做得挺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倩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整堂课严格贯彻“5+3”课堂模式要求、立足学生主导,整堂课逻辑清晰、节奏适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引导和评价精准,充分落实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评委和老师认真听课观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余强《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span></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5+3”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紧扣“学、讲、测、评、改”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教师抓住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适中,设计合理,有层次感,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课前学生是做了充分的预习的,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方法科学。教师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但是在时间安排上不是很合理,前松后紧,所以造成了有点拖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英才《读后续写微技能之心理描写》</span></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读后续写微技能之心理描写词汇运用课。课堂活动设计从词,句,篇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有效地融入了“5+3”教学模式的理念。整堂课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莉老师的赛课《中东》</span></p><p class="ql-block"> 王莉老师紧紧把握5+3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认真落实‘’讲,练,测,评,改‘’,五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东》这节课,练得最多,达20分钟,讲达20分钟,测试5分钟,课堂学生評价达5分钟,课后改和课间改都有侧重!值得学习和借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林慧副校长和评委们认真听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琦老师《保护传统手工艺》</span></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美术专业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带来了丰盛的“美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练习环节学生踊跃参加,因为教师的激情,学生的主体地位偏弱了些,提醒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钱英兰《走进名著 亲近经典》</span></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教师准备了导学案,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思维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互动积极学生学有所获。在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注重探究,善于培养能力及学科素养。本节课整体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讲解准确恰当,小容量。本节课检测题难度适中,设计合理。教师的评价尊重学生、表扬鼓励恰当,在每个环节都有教师自己设计的奖券,鼓励性很强,学生积极互动。特别是批改的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羊艳艳老师《蜀道难》</span></p><p class="ql-block"> 羊老师这节公开课,严格按照学校“5+3”教学模式设计,逻辑清晰,设计合理。抓住了《蜀道难》中的“鸟兽”意象,以此为切入点,概括出蜀道的特点。后面的习题设计也紧紧扣住本课所学,讲练结合,是一堂优质的展示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1、学生做题时,老师应该巡视全班,对学生的答题作指导;2.一堂课最后,应该小节课堂,使整堂课更完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刘芳老师《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 亮点:刘芳老师紧紧把握“5+3”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认真落实“讲、练、测、评、改”五个方面。首先是运用了电影《后天》的经典片段导入,比较吸引学生注意力,从影片的灾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全球气候变暖。其次是对课标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特别是碳循环的讲解,紧紧扣住了课标。再次是每个小框题讲完后都有相应的练习,练习时间加起来有将近20分钟,练习中还渗透了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讲达10分钟,学生活动有将近10分钟,课后还有问题探究,紧密联系了生活中的地理。最后是本节课的环节设计的非常棒:问题-探究--小结-练习,非常的值得学习和借鉴!</p><p class="ql-block">建议:(1)在观看视频时应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更好。(2)活动探究没有规定好时间,另PPT还不是很熟,讲解碳循环时可联系相关学科—生物。(3)整堂课下来,语音语调太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起到用教学语言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春娱老师《聊聊和“1”相关的那些事儿》</span></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非常好的诠释了“5+3”模式课的精神内核,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整节课逻辑清晰,节奏合理,很好地将海南中考热点贯穿其中,便于学生备考!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热情,课堂氛围活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蔡昌权副校长,评委以及听课的老师都在认真听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符苑丽老师《踏上强国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 1.以中考为方向设计该单元的复习内容,整堂课设计合理,结构完整,突破难点2.善于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训练学法指导3.课堂练习,讲评及时4.难易处理恰当,建议:应给予学生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素养,增强学生的复习学习效果,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有效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不足:整节课教师讲解过多,形式单一,“5+3”理念体现不充分。建议:(1)老师对于“5+3”要有深刻理解,要做到心有了“5+3”,才能做出“5+3”。(2)老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看一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冯雪娥的课题《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优点:</span>1.从整堂课的效果可以看出,冯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冯老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可能由于紧张到课堂后半段语速有点快,还出现提问学生却没给学生回答机会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理科组比赛课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韩国庆的课题《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span></p><p class="ql-block"> 从准备活动、到基本活动,到最后放松活动,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基本流程,老师对篮球的运球讲解详细以及示范相当规范到位,学生运动量充分,如果能让个别学生示范,然后对其动作要领进行讲解或纠错,那样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林文莉《飞机为什么能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老师首先在“教”与“学”的衔接上做得比较到位,如探究实验的导入环节;其次,林老师个人“教”的学科素养规范了学生“学”的科学性,从其“测”与“评”的这些环节中就可略知一二;最后发现,林老师在“小容量”的知识内容上让学生从感知、体验到应用,以及在合作学习与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习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蒋桂香的赛课课题《碰撞》</span></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所涉问题层层递进,重点突破较好,但是此类型课适合作为研究课,与本次举行的“5+3”模式课堂教学大比武要求颇有不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陆东的《伴性遗传》</span></p><p class="ql-block">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师生互动融洽,学教测评改融入教学,充分体现我校“5+3”课堂理念,教学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程理的赛课课题《闭环控制的工作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程理老师课堂教学采用“5+3”模式,课前提供导学案,让学生先学后教,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依据绘图这一教材实际,对教材进行拓展,增加了一些绘图规范,让学生更加全面掌握绘图知识,体现了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卓的《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span></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思维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互动积极学生学有所获。本节课整体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讲解准确恰当,小容量;教学过程紧凑,反馈及时;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注重探究,重视操作,善于培养能力及学科素养。检测题难度适中,设计合理。本表扬鼓励恰当,批改的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羊善超《正弦定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span>节定理发现探索应用课,羊善超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立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掌握“探索——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整堂课过程完整,条理清晰,教师讲解到位,时间分配合理,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与展示。最后通过学生互评、修改、补充,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总体来说,这是一节师生互动好,教师亲和力大,富有激情的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明忠《陌生信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授课认真,细致,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十分清晰易懂,使同学们对知识易理解,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授课认真仔细,老师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杜秀莲《感受器和感受器官》</span></p><p class="ql-block"> 杜老师的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课堂的主动学习非常认真,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好。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程兰英《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之旅》</span> </p><p class="ql-block">优点:1.通过学案的“前置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惑,让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2.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由浅入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3.教学目标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进度灵活有效,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及展示。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不足:课前对离子检验让学生多加复习,可一定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比赛已经圆满结束,“人因思而变”,教师上课之后要“三省吾身”:“课上得好吗?哪点好/不好?为什么?观课的老师观课之后可以“三问”授课教师:“你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你还想过怎么教?如果你下次教,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 教师要成长和发展专业能力,乘着能力的轻舟渡过千重山。乘上轻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课堂教学,不断实践更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共同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br></p> 获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经过统计,各位赛课老师的分数新鲜出炉,在此对选手们表示衷心的祝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此次赛课活动,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屯昌中学教研之路会走得更稳更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