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贯彻落实定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和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将进一步做好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切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以全面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现就我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告知于大家。<br><br><br> 一、加强学生手机管理<br><br>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不断更新,功能日渐强大。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我校召开专题会议,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要求家长规范管理。<br><br><br> 1.手机不进校园。学校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如学生确实有与亲人通话的需求,由学生向学校寄宿生管理教师或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提出申请,用学校寄宿生管理教师或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手机跟亲人通话。<br> 2.细化电话手表管理。电话手表同样具备除通话以外的网络功能,班级和家长同样须加强电话手表的规范管理,因此,电话手表的管理参照手机执行,纳入不进课堂、统一保管的范畴。<br> 3.充分利用校内亲情电话和心理辅导室内的网络视频设备,保证“四类儿童”跟亲人的谈心对话。<br> 4.加强教育引导。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提高孩子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因管理粗暴而造成家庭矛盾。<br> 5.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在家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孩子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孩子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br><br><br>二、加强学生睡眠管理<br><br> 学生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长期睡眠不足,从生理上会导致学生骨骼发育迟缓,加速视力下降,激素分泌紊乱等问题;从心理上会影响各种信息的获取,使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受损,还会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加强学生睡眠管理,是学校和家长们刻不容缓的一项实践课题。<br><br>No.1 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br><br> 学生每天确保10小时的睡眠时间,学校和家庭督促学生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通过科学、可行、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我校上课时间不早于8:20,在校学习时间不超6小时。<br><br>No.2 严格管控校外活动<br><br> 家长应以学生身心健康为重,监督学生校外活动时间不得晚于20:30,晚上9:00前督促孩子正常休息。<br><br>No.3 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br><br> 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随意增加难度和超进度学习,不给孩子安排过多过重的课外作业和辅导学习,为学生创造兴趣爱好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拥有愉悦的情绪,从而拥有更佳的睡眠。<br><br><br>三、加强学生读物管理<br><br>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严禁以举办讲座或培训,推荐课外读物。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强化学生读物管理。<br><br>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br><br> 家长要经常陪孩子一起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使孩子喜欢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家中家长督促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体验阅读的乐趣。<br><br>2.引导孩子多读优秀读物<br><br> 学校每学期在放寒假、暑假之前给各年级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家长结合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不购买盗版书籍,保证读物的质量。学校、家长认真对照教育部《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认真排查学生读物。<br><br>3.引导学生“书山觅宝”<br><br> 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去书城、图书馆等场所进行活动,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鼓励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体验阅读的乐趣。<br><br><br> 四、加强学生作业管理<br><br> 学校积极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校内作业当堂完成,一律不出校门。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同时,明确提出严禁在手机上布置家庭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家长、学校协同教育,合力抓好学生的作业管理。<br><br> 01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br><br>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br><br> 02不随意增加学生作业负担<br><br>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足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不随意增加课后作业,不过度追求难度水平过高的作业。<br><br><br>五、加强学生体质管理<br><br> 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先后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纲领性文件,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我校一二年级坚持每周上好4课时体育课,三至六年级坚持每周上好3课时体育课,每天坚持30分钟大课间和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提倡每节课间出教室适当活动,学校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质检测,落实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作为父母,家长们更应该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br><br> 01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br><br>家长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培养,让每位学生能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伴随终身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br><br> 02加强近视防控<br><br>学校进行每学期2次视力检测,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在家中严格控制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45分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做到“三个一”: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br><br> 03培养健康营养的生活习惯<br><br>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健康意识和营养意识,合理搭配膳食和作息安排,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间,促进孩子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孩子的一生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br><br> 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一起落实“五项管理”的相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成才观和教育观,共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身心两健、品学兼优的学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