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这是针对七八年级53个小通讯员发起的一次小征文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征文内容是这样的:5月22日,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一粒种子魂归华夏稻田。“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事迹让人感动,他的精神令人钦佩,他的人格使人景仰,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走进名人、了解名人、学习名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无裨益,请你以“我给袁爷爷写封信”为主题,说说你的心里话。请选择不同的角度,可以以主题为题目,也可自拟题目,写一篇300—600字的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截至收稿日期,七年级十个班,八年级两个班交回了征文近30篇,经过认真审核,有的不符合要求,有的摘抄太多,最后保留了25篇,把它们编辑在这里,以飨读者!孩子们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朴素而不乏生动地语言,写下了自己对袁隆平爷爷的讴歌、赞美和深深地怀念之情。同时,不少学生还联系自己如何向伟人学习,如何继承伟人的精神进行了阐释,让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崇敬伟人、敬畏精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b></p> <h5><p></p></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b>我给袁爷爷写封信</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40班王钰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世琴</div>亲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从小我就知道您,对您深感敬佩。每当我不想吃饭时,父母就会对我说:“不要浪费粮食,你这样对得起那些为了我们能吃饱饭而努力研究出杂交水稻的人吗?难道他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就是为了让你来糟蹋的吗?”往往这时,我总会低下头默默地吃饭,然后问一句:“是谁呢?”,“是那位伟大的老人——袁隆平”,他们说。<br> 知道吗,袁爷爷!一次,我好奇您的故事,于是就上网百度了一下。您说:“我有一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br> 您啊!就只是听说了非洲的孩子们因没有粮食可吃而被饿死了,于是就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学了农。要知道,您的母亲出生大富之家,家境优渥,不仅从小就在英国的教会读书,还讲的一口娴熟而流利的英语。您的父亲也是一位上将(孙连仲)的秘书。您明明有如此家境,却还是为了我们,为了全国的人民能吃饱饭而学了农。而且,在您生病的时候,您心心念念的也还是杂交水稻。<br>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助力增产,厉行节约,保障粮食安全”。这是您曾经说过的话。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多想能再看见您的笑容啊!您说过,希望杂交水稻能覆盖全球,您的梦想实现了,而您老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br> 您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榜样,胜过全体明星。你为我们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记心中!<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七年级40班王钰彬</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29日</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我给袁爷爷写封信</font></b></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年级33班王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辅导老师:石艳萍</div>敬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我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从小我就听父母和老师不止一次说:“现在你们这辈孩子可幸福多了,哪像我们小时候,吃都吃不饱,说起来这还是多亏了‘杂交水稻之父’啊!”当时我并不知道“杂交水稻”是什么,也不知道大人们时常提起的是谁,但却在潜移默化中记下了这个名称。<br> 您为了自己青年时做的那个“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的梦奉献了您的一生。在祖国身陷温饱问题时您研究水稻;在面对质疑时,您只有毫不在意地浅笑。您一生的奉献,使“稻花香里说丰年”成为现实。正如颁奖词中所说:“当您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的胆识;当您名满天下时,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从您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还有天道酬勤……<br> 现在已经长大的我明白了幼时父母话中的深意,每每回忆过去,爷爷也无不在说:“不能浪费粮食!”尤其是自己在田间劳作后,才明白如今的辛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了手中一碗米饭背后的汗水,更为深刻地理解到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解决了中国吃饭问题的您,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您为什么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珍惜一粒米,珍惜农民伯伯的劳作成果,这是您教给我的道理。<br> 您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想说的是,一个梦已经实现,相信另一个梦,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实现!<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晶</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29日</div></h5> <h5><p></p></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style=""><b>贴大地越近,看天空越远</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年级33班申佳琪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辅导老师: 石艳萍</div>尊敬的袁爷爷:<br> 2021年5月22日,当我从网上得知您逝世的消息,心情无比沉重,但我知道你只是进入了梦乡,在您的梦里世界各地都种满了您的杂交水稻,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您的一生始终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把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结成了一粒粒饱满的稻子,种满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br> 稻花香中,听取花生一片,这原本普通的田间场景在您的心里,却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梦想:水稻并肩比高粱,巨禾底下可乘凉。漫漫征程,唯理想者胜,您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用心编织起一个庞大而斑驳的水稻梦。正是有了梦想的支柱,沙漠里种植水稻这样的“天方夜谭”也变成了现实,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而这样的神话还将持续,因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处境多么艰难,您这位稻田守望者仍将借助梦想的力量去温暖世界,造福人类。您的贡献,众所周知,您的简谱也让人一言难忘尽,论语里有句称赞贤者颜回的话。我一直有保留意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有些人的眼中,总认为您很有钱,但其实您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即使名满天下,您心无杂念,只专注于水稻研究,您国士无双,简朴惯了,有次您和外宾座谈,担心过于寒酸才在街边小店现买了一条10块钱的领带,你每月工资6000块,加上奖金补助全年30万,这和日薪几百万的女艺人比多吗?您曾经说过,人应该像一粒种子,要做好种子,种子优良了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是的,像您一样打好坚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行稳致远。您收徒也有一条门槛就是愿不愿意下田,不愿意下田一律不收,因为您一直认为动手实践,脚下有泥,才能做好农业科学研究。我也知道您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最终让您的一生辽阔高远。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已经实现,您的水稻已经在印尼,巴西种大面积种植,而你还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即使90多岁的高龄依旧扎根在田地间里。<br> 一株穗一抔土,一餐饭一世功,袁隆平爷爷你走得那么突然,您一生至于研究杂交水稻,即便早已硕果累累,却从未停下钻研的脚步,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永远铭记,愿您在天堂也能闻到来年的稻花香。<div> 此致</div><div>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申佳琪 <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05.27</div></div> <h5><p></p></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我给袁爷爷写封信</font></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年级33班刘科成<br>指导教师:石艳萍</h5><h3>亲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2021年,我们每天都能吃得饱,从而能好好学习,这还是要得益于您的付出。您在“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杂交水稻”的难题,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怀着万分敬佩之情给您写这封信。<br>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粮食的渴望,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但耕地占比非常小,是袁爷爷您创造了奇迹,把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能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伯伯都亲切的称呼您为米菩萨。<br> 但您的成功绝非偶然,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而且您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就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br>“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每天经过风吹日晒才能种植出粮食,所以,我们当代人应该节约粮食,在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每天食不饱,穿不暖,而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生活,还要得益于袁爷爷您,是您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我为此由衷地感谢您。<br> 袁爷爷,我们定能发扬您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读书,待有朝一日报效祖国,为国效力。希望您来时还能在中国,希望您能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的幸福。</h3>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您的后辈:刘科成</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29日</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神 农</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年级34班杨一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石艳萍</p><p class="ql-block">敬爱的袁隆平爷爷:</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来自山西省阳泉市的一名学生。偶然间的一次机会,我在一本教科书上看到了您,您的脸上写满了平易近人,一丝不苟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在那之后我便对您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您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您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籼型杂交水稻推广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也有一位像您这样的“神农”,他叫贾思勰,他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总结,最终写出了《齐民要术》这一历史著作,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古今中外这么多农业专家的共同努力,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的才能真正实现粮食自给。古今多少沧桑,这一粥一饭真的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真的饱蘸苦辣酸甜。</p><p class="ql-block"> 但往往世事就是这么让人难料,在5月22日13时07分,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当初得知这个消息,我先是感到非常震惊,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当消息被证实时,我的心像被数把刀割一样痛。我认真的翻看着您的事迹,想从中找到一些您的影子。其中最令我感触深的是您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覆盖全球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梦想一定会实现,人民挨饿的日子不会再到来了。</p><p class="ql-block"> “彼时稷谷难裹腹,而今稻株田间铺。躬耕身影今何处?神州风吹麦浪舞。耄耋之年仍系农,何曾追求名与功。禾下乘凉已非梦,万古千秋几神农。”袁老,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杨一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29日</p>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我给袁爷爷写封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年级34班穆越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石艳萍</div>敬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我是来自平定四中的一名学生,也是您的一名“粉丝”。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可谓衣食无忧,但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这背后是谁的功劳。偶然,我在一本书籍中看到了您的名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此,我就深深地崇拜上了您。<br> 在您的身上,我感受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感受过的精神。我最佩服的是您能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几十年如一日,只为了世界人民的温饱。您研究杂交水稻至今,已经历了六十余个春秋,见证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中国历史上的波澜。如此执着的坚守,如此不屈的信念,只是为了解决年轻时看到的人民忍饥挨饿的场面,改变“路有冻死骨”的悲惨状况。这就是矢志不渝的力量,面对困难的力量!<br> 在您研究水稻的过程中,遭受过许多科研人员的打压,遇到过普通人的排挤、权威的质疑以及业界人士的白眼。但您没有言弃,反而走得更加坚定。有人诋毁杂交水稻时,您二话不说就写文来用一条条真实数据证明它的效益;有人想用上亿的价格购买您在隆平高科的股份时,平时和蔼可亲的您毫不退让,只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样使您遭到不少侮辱和谩骂。然而,您却把这些当做浮云,仍一心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就是这种迎难而上的勇气,才有了如今显著的科研成果。<br> 我知道,您有一只可爱的猫叫花花,您喜欢打牌,喜欢游泳,喜欢吃麻婆豆腐。中国人眼里的神农,其实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毅力与意志使他不再普通。您曾说过您的梦想是坐在水稻下乘凉。现在,这个梦想成为了我们努力的目标。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梦想会成为现实,给芸芸众生带来新的希望。<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穆越</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29日</div> <h3><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给袁爷爷写封信</b></div><p></p></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40班 王顺智<br> 指导老师:王世琴</h5><p>亲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蘸苦辣酸甜”,2021年5月22日,无比沉重且痛心的一天。那时我正在平静的算题,放在旁边的手机“叮铃”一响。我拿起手机来一看,一条消息映入眼帘,如晴天霹雳“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分逝世”我心里想,这真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吗?这怎么可能呢?一定是有些人为了博流量。随后,却打破了我这个幻想……爷爷他……他真的逝世了!?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忍不住了……<br>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爷爷,您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了整个世界。神州大地幸而有你,您要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后辈去追逐您的禾下乘凉梦。袁爷爷千古。<br> “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永远记得灯塔”我们应该向袁隆平爷爷的一生看齐,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也许现在的大家无能为力,但是只要你肯拼搏,成年后的你们会靠着现在自己的努力成果而生活。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不能让袁隆平爷爷失望,您永远住在我们心中。<br> “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人……”愿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在另一个美丽的世界没有烦恼。愿您平凡而又伟大地继续生活。<br>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亿袁公”历史上,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用他们的一生,换来我们现在的繁荣昌盛。袁隆平爷爷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身上那种从骨子里溢出来的精神永不磨灭,像是一簇星星之火,照耀着我们!<br> 您是稻田里的守护者,您是真正的国之脊梁。袁老,一路走好。<br> 此致<br>敬礼!</p><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定四中学生:王顺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style=""><b>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9班 穆歆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老师:王世琴</div>敬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您曾说过:“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br> 我们这一代从温室里长大,从未体验过吃不上饭的滋味。我从未有真正了解过如今自己手里这碗香喷喷的大米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努力而得来的。我从小只是简单的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但我知道,是您养活了14亿中国人,解决了粮食问题,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我知道您与2020年5月22日逝世时,我无法相信,我真的以为像您这么伟大的人,没有生老病死。<br> 从两系杂交水稻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亩产1149.02公斤,是您挥洒汗水,贡献青春的努力结果。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也许您的出现,便是上天送于我们的福星。从您大学毕业开始,您完全可以像一些如今的学子,去往国外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是您没有。您选择报效祖国,扎根于农村,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即使早已硕果累累,却从未停下过钻研的脚步,您是华夏的英雄,您是夜空里最亮的星。<br> 水稻就是您的一生,您的身上带着水稻的秉性:务实,淡泊,正直,您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从宋应星所说的“贵五谷而贱金玉”再到您的“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都告诉我们粮食有多么重要。天下衣食富足,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br>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今后应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一改往日的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学习您的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继承您的衣钵,竭尽所能,造福中国。<br>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唯有成为光,才不负先辈相望。<br> 您永远是最帅的“90后”!<br> 致此<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定四中学生:穆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0年5月29日</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一棵小苗的心里话</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9班 翟书瑶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老师:王世琴</div>亲爱的袁爷爷:<br> 您好!<br> 小稻发芽了,您走了…<br> 从此世间再无袁爷爷…<br> 1953年您毕业了,那时的您十分固执、倔强,别人不想的东西您想了,别人不做的事情认为无用的事情,您做了,还做出了令所有人难以忘怀的伟大成绩!<br> 1973年,随着“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宣布,中国几年来的大饥荒被解决了,而这也正是因为您的不懈,您夜以继日的研究,您永不言弃的精神!<br> 真的不敢相信您当时是顶着怎样的压力,冒着不知前路究竟如何的风险才做了这个决定,决定承担起几亿中国人民的温饱,决定解决这个困惑了中国乃至世界多年来的难题!而您用实力证明了,您的决定没有错,您的坚持也没有错!这个壮举,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而您,也因为这一壮举被所有人得知,被所有人爱戴与尊敬!<br>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您当之无愧!<br> 还记得国家曾为奖励您的贡献赠予了您一栋别墅,而您却没有好好享受,硬生生将它改造成了水稻科研室,还在里面培育出了能多养活两亿中国人的海水种植耐盐碱水稻!精神可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向您学习!<br> 而您却没有就此罢休 ,已经八九十岁高龄了,没有像他人一样安度晚年的您还在仍然坚持每天下田。带研究生时也只是一句话“你下不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带。”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您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与尊重!<br> 还记得您曾说过“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承载着您对他们亘古不变的深情!<br> 一片土地,一千多公斤。夏日的风吹过稻田,小小的稻苗随风摆动,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闲 。可小小的稻苗永远也不会知道,您不再会开着小车在田间,小心的培育它们。<br> 小苗们会努力长得很高,长得很大,要像高粱一样高,穗子要像笤帚那么长,结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样大……不会再有人为饥饿所迫,因为“您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br> 我们害怕您的离去,我们害怕后来的人们不记得您,害怕您真的变成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遗忘。我们害怕他们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义,不知道您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为什么值得我们记住。我们真的不会忘记!<br>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br>您,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开着您的小车行驶在田埂上。田里的稻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一样大。您笑着您,我们跑去告诉您,超级稻长遍了全球各地,您可以在禾下乘凉了!您还是笑着,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定四中学生 翟书瑶</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给袁爷爷得一封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5班 李承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p><p class="ql-block">敬爱的袁隆平爷爷:</p><p class="ql-block"> 您好!我是平定四中的一名中学生,叫李承谦。我时常想起您,我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你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无怨无悔地一心扑在稻田。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您创造了奇迹,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1100多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正如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说的那样: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后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您真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您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凉……想起您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袁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一个“覆盖全球梦”我愿继承袁爷爷的梦想。您离开了,手握历史接力棒的我们,理当责无旁贷的扛起使命,不负青春年华,追梦的路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袁爷爷,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铭记于心的英雄。所以,请允许我在此表达对您真心的祝福与敬仰! </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您的粉丝 李承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06.01</p>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惊•悔</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9班张瑞霆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世琴</div>敬爱的袁爷爷:<br> 您好!<br> 对于您的逝世,我是悲痛的。<br>当时,我正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着网课 ,低头准备记笔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手机的通知栏里多了一条消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逝世!”我心里一震,还以为自己看错了,重新又看了一眼。但是事实就是事实。<br> 我沉浸在忧郁当中,“为什么会这样!袁老前几天还是好好的呀,为什么现在突然就走了!为什么?”这时,屏幕对面的老师也收到了这条消息。但是,他又说:“这条消息未证实。”我松了一口气,还保存着侥幸心理:这条消息应该是发错了。不,一定是!可过了许久,我的手机都没有向我预期的方向进展。<br> 终于,我的侥幸已经不复存在。<br> 在那网课之后,我深深后悔。在您去世后,我仍然只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获得共和国勋章中的9人中,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我都有一定了解。唯独您,不是很深。于是,我打开了百度。<br> 您是江西省人,生于北京。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等。在1953年,您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br> 但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您没关系。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世界上有100个人,而粮食只够90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50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40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粮食够110-120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这就是杂交水稻的作用。(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愿随着您的脚步前进)<br> 之后,我看到一个短视频——<br> “ ‘他’在人间生活的不好,到了天堂,可以对‘他’好一些吗? ”<br> 祝一路走好!<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定四中学生:张瑞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5.28 </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 35班 程钰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div>亲爱的袁爷爷:<br> 您好!<br> 我是一名中学生,虽然您已离开了我们,但是我还是有很多话想跟您说。<br> 2021年5月22日,那是个黑色的星期六,在13点7分,袁爷爷您与世长辞,生前给人类带来巨大贡献,逝世后给世界留下太多不舍!<br> 袁爷爷,我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你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无怨无悔地一心扑在稻田。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您创造了奇迹,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1100多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伯伯都亲切的称呼您为“米菩萨”,您当之无愧。<br> 袁爷爷,我和您一样,也有一个超级梦想: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将来做一位社会有用之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br>我们害怕伟人的离去,我们害怕后来的人们不记得,他们害怕他们真的变成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遗忘,我们害怕他们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义,不知道他们真正付出了多少,真正的为什么值得让我们记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br> 我知道袁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一个“覆盖全球梦”我愿继承袁爷爷的梦想,像试验田里的水稻一样,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向驾鹤远去的您表达最深沉的追思。<br> 大师终将远去,手握历史接力棒的我们,理当责无旁贷的扛起使命,不负青春年华,追梦的路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br> 袁爷爷,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铭记于心的英雄。所以,请允许我在此表达对您真心的敬仰!<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名中学生:程钰</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8日</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致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5班李子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div>亲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我很想您。<br> 自小到大,耳熟于您的名字,在我心里已经留下印记。或许从未见到您,亦未深入地了解您,对于您,我竟只知寥寥。很羞愧的地说,之前,我并没有完全将您的功绩与我的生活切实紧密联系起来。<br> 直到5月22日……<br> 先前网络上有谣传,且早已辟谣,再见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下意识的,我以为这同之前一样,不禁有些愤于谣传。但事实最终到达我面前――您真的走了。<br> 命运仿佛一如既往地在很平淡地述说一件事情,死亡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br> 您的灵魂永封地底了,对吗?<br> 亲爱的袁老,您的光柔和而温暖,像星星,我下意识地便以为您会一直在,永不坠落,我想,这是人对于伟人的习惯性思维了。<br> 直到写下这封信,我依旧完全适应不了这个消息。它在我的大脑里挣扎着转了好几圈,却找不到一个能消化它的地方。这样突然地,您离我们而去了。我看不到您了。<br> 很多人说,您是等我们吃了饭才走的。看到这里,我望了望碗里大米。或许时间久了习惯于某物,就忘了其珍贵性了,我很羞愧,从小,我是能吃得上大米的。大米,一粒一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小听别人说的话,此刻,真正地有了它的含义。<br> 水稻拯救了中华大地,别的大洲亦有其身影。我想,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生命是靠着像您这样对世界抱有善意的人才才得以延续且进步的。前仆后继,下一代,是否轮到我们了呢?波涛骇浪冲刷不了您早已铭于石上的功绩。灯塔,永远为后人指明方向。人类之船向其前行。<br>您有两个梦,与国有关,与世界有关。您用了一生为之努力,辛苦了。<br>我努力想了想,您的灵魂依旧在微笑着看着我们啊,您依旧在这里,这个您牵挂的地方,是不是?我得以窥见了它的一角,友善而充满关怀。<br>您看到了吗,祖国为您盖上了充满怀恋的鲜红的旗帜。泪水盈眶之时,我想对您说,袁老,一路走好!国士无双!<br> 我很想您。<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名普通学生:李子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永不殒落的明星</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定四中七年级35班苏宇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div>亲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一题记</span></div>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从小便回荡我耳边,于是我很小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也很早便听说有这样一位为民支撑“天”的粮食爷爷——袁隆平。<br> 这几天,袁爷爷您逝世的消息,刷屏了所有中国人的朋友圈,举国上下,无一人不在哀伤。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深深知道您的伟大和您为人民做出的贡献,我十分敬佩您。<br> 遥想当年,您做惊天动地事,当辛勤劳动人,一心扑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用大好的时光进行多少次的实验。多少辛勤的付出;多少春秋的努力,才为世界人民带来福祉。您不愧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您一生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您这种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br> 因为您的不求回报,因为您的无私奉献。您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br> 您前不久还在做实验,您91岁高龄却还仍然为国家做着贡献,您对国家功不可没。世界人民因您而食无忧。<br> 如今,您走啦!人民会永远记住您!每当端起饭碗,就会想到您;每当 闻到稻香就想到您;是您让大家食无忧,大家永远不会忘记您。如今,虽然您不在了,但您的这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会永垂不朽!<br> 您逝世的消息,令全世界人民伤心,您是人民的救世主,我们永远缅怀您!敬重您!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苏宇欣</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div> <h5><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吃您大米长大的孩子</font></b></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6班李路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div>亲爱的袁爷爷:<br> 您好!我是从课本中认识了您,从心里对您充满了敬佩之情。不论是您的优越战绩还是您的稻田梦,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br>您说:“您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br> 虽然您已进入梦乡,我想您那里的稻穗一定比梧桐还高吧,穗粒一定比花生还大吧,是否风儿轻轻吹过您头上的草帽,您正在稻穗下乘凉呢?<br> 我想用一句“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形容您。您是一个普通人却做着不普通的事,您为了让人民不为饥饿所迫,在江苏、新疆、海南,都有您的海水稻研究所,您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是您用汗水与脸上的皱纹让人民衣食无忧;是您用您的智慧与辛劳让水稻科研走上了光明之路;是您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科研。别人在享受,您却在努力,你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br> 饮水不忘挖井人,吃粮不忘袁隆平。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常忆袁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天下富足,禾下乘凉。我们应该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我们是吃您米长大的孩子——袁爷爷。<br> “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袁老您就是这样的人,您不曾离去,会一直在我们心中,只要有稻花飘香的地方,就会有您的身影。稻花在开,我们在长大。我们在缅怀光,但我们也在继承光。唯有成为光,我们才会先辈相望。<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李路鸣</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8日</span></div></h5>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无法抗拒浪潮,但灯塔永固</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6班申钰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div>敬爱的袁爷爷:<br> 您好!<br> 不记得是何时第一次看见您,在新闻报道中,您看起来是那样和蔼又精神,当时的我,不知道您的功劳是什么,有多大,只知道人们都称您是“杂交水稻之父”。<br> 长大一点了,我在考卷上频频看到您,开始了解您,我才知道您解决了多少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体会不到六十年代大饥荒时人们的绝望,但是我们从老一辈口中了解到:“那时候苦啊,每天饿的得去吃糠吃野菜,几乎每天都有人饿死……”我突然明白了您的伟大。<br> 您曾说您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您应该在睡一个长觉吧,梦着这两个美梦,笑着,睡着,等着,等着这两个梦成真。那时候,您会醒来吗?<br> 我一直在想,您倒下了,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前仆后继吗?一代代的人才在陨落,又会冒出新的一批来。这个循环有一天会停止吗?一定,不会吧?时代浪潮会推着我们不断向前,向前传承,向前奋进,向前做新一代中流砥柱。<br> 袁爷爷,我会把饭吃光光的,我们都会的。<br> 我们想您了。<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名敬仰您的初中生</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5日</span></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拓荒者,稻田守望者</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6班张旭晨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王丽娟</p><p class="ql-block">敬爱的袁爷爷:</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您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 您永远离开了我们。微风轻抚,稻苗随风飘起,弯下了腰,它们在送他们的父亲“离开”。稻花香中,这原本普通的田间场景在您心里却成了一个大大的梦想:水稻并肩比高粱,巨禾底下可乘凉。</p><p class="ql-block"> 漫漫征程,唯理想者胜,当初您身为一位老师时,面对当时严重饥荒,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来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测试 于是,您毅然放弃了教师工作,全身心投入水稻研究中,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却始终坚持初心,从未放弃,在这条路上,从没有人尝试过,而您一走却没有回头,一走就是五十多年,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您执着的用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学术思想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一次次的在稻田实验却一次次的不尽人意,终于,您的创新与坚持成就了杂交水稻,让中国人的温饱得到解决,让我们能看到如此美丽的田园风景!</p><p class="ql-block"> 梦想——虚幻而真实的存在,能让您在迷茫中坚定信念,在困苦中稳步向前,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变为现实。您禾下乘凉的梦想,便是您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克艰难的精神支撑,正是因为梦想的存在,沙漠中才绽放出了奇迹,才让您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用心编织起一个庞大而斑斓的水稻梦。</p><p class="ql-block">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说:“到下世纪30年代 中国人口可达16亿,到时候谁来养活中国?谁能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支荡危机?”现在我们可以大声而自豪的说出:“袁隆平!”</p><p class="ql-block"> 即使名满天下,从不迷失,从不裹挟,而是继续躬身田野,择一事终一生,我们也应学习您这样的精神,造福人民,造福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一个真正的耕耘者,一位中华的拓荒人,亦是永远的稻田守望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张旭晨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写给袁爷爷的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43班赵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岳玉鹃</div>尊敬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我是平定四中43的赵茜同学,今天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下这封信,以此来纪念你。<br> 我们中国是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饱肚子,摆脱饥饿,就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各代君王,虽处于不同国度,不同疆域,但都拥有着同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而中国自古以来人口众多,粮食成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尽管古代历朝历代想尽办法,也未能解决。<br>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局势才得已改变。改变这个局面的就是您,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您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在人人都吃着香甜可口的大米饭时,心里充满的是对您的怀念。我们始终要学会心怀感恩,所以请让我尊称您一声:袁爷爷!<br> 作为中学生,我们除了要学习您胸怀大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从小事做起,学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这都是众人努力的结晶!真可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巴金曾说过:“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和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肢印里”。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您因病去世,享年91岁。您去世了,留给我们的是杂交水稻,您的精神,是您的梦想,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努力学习科学,坚定自己的梦想,报效祖国,这是对您最好的纪念。 <br> 最后,我想对您说:感谢您!<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赵茜</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袁爷爷一路走好</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定四中43班王浩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岳玉鹃</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袁隆平爷爷,</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2日,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也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整个世界都为您感到悲伤、忧愁,我们更是为痛失一个人才而悲痛万分。</p><p class="ql-block"> 在40多年前,美国一个问题点醒了中国人:“30年后,中国该怎样养活这么多人?”对啊,以当时的技术和水平根本无法达到这个大目标,在万人忧愁的时候,是您带着您的团队,为全中国带来希望,为祖国的每一个人民带来希望,您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为世界解决了食物危机。</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您的发明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在非洲的一个贫苦的家庭中,粮食短缺只够几天生活。你绝对想不到的是他们每天只吃一顿,一次只放一点点的米,父亲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在一天晚上去到当地的地主家里,回来时他奄奄一息,但是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一袋米。在现在的今天,我们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着您研发的水稻,过着幸福生活。 </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您现在闻名全世界,袁老水稻、袁老稻米香…...都是用您的名字在命名。您在1964年开始研究,1968年将杂交水稻发明出了双系与三系法,在1987年年产到达6000亩,1997年,第一版杂交水稻问世,比当时的普通水稻产量高出了每亩50公顷左右,但您仍不满足,在2006年第二版杂交水稻问世,这也将产量再次提高一个档次,随后又经过了第三版,第四版,直到2020年,您研究了您最后的一次,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 </p><p class="ql-block"> 袁爷爷,可以说没有您人类可能自己不复存在,正是因为有了您,所有的人类都会将您铭记于心,你也可以因此长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王浩宇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44班张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岳玉鹃</div>敬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我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第四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叫张璇,今年14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为生的宝贵资源,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一颗粮食都蕴含着劳动者的汗水与艰辛。您的“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让我记忆尤为深刻。<br> 现在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下了这一封信。记得上小学时,我每次吃饭的时候碗里总会剩几粒白花花的米,即使白花花的米饭掉落在地上,我也懒得伸手去捡,会毫不在乎继续吃起饭来。每次外婆发现总要说:“璇儿,你看见米饭掉在地上,为何不捡起来呢?”“外婆,那不过是几颗小米粒,掉了就算了,待会儿把它扫一扫就行了。”我一边吃饭一边漫不经心的说。每每这个时候外婆就会严肃地说:“你这样想就错了,你想,在烈日当头的天气下,农民伯伯这样艰辛的种植粮食,这饭实在是来之不易啊,以前我们吃顿饱饭都十分艰难,像我在你这种年纪,早就下地种田了。”<br> 我听了感觉羞愧难当,内心突然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怎么能忘呢?于是立即捡起米粒来了。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根本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所以我要衷心的感谢您袁爷爷,是您在农业领域里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换来了今天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袁爷爷,您的功德流芳百世,我们永远会怀念您!感谢您对祖国和人民所做的贡献!<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张璇</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7日</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爷爷,稻子熟了,我想您了”</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42班王雨嘉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老师:董锦桦</div>敬爱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br>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爷爷您用行动证明了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斯人已逝,言犹在耳。您永远活着……<br> 稻花香中,听取蛙声一片,原本这普通的场景,在您心里却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梦想:水稻并肩比高梁,巨禾地下可乘凉。漫漫征程,为理想者可胜,您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用心编制起一个庞大而斑斓的水稻梦。正是有了梦想的支撑,沙漠里种植水稻这样的“天方夜谭”也变成了一个现实,让中国人重新端起了饭碗,抬起了头。<br> 您曾经说过:“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从不食言,您做到了。在那个饱经风霜,饥不择食的年代,您历尽苦难让中国重新抬起了头。<br>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如今,科技正在飞速发展,让许多曾经的不可能都变为了可能。您从事水稻事业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创新,勇于挑战的过程。您打破传统束缚,不惧艰难,积极探索,在全世界惊讶的目光中将水稻种进了沙漠,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水稻种植的奇迹。一粒小小的种子,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在悄然改变世界,您从不食言,您做到了。<br> 但您说好的要亲眼看着今年黄埔的水稻成长,还定要去实地监督呢!却没能实现这一心愿……<br> 我想您一定是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梁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您露出甜甜的微笑,在禾下乘凉……<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王雨嘉</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05.27 </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给袁爷爷的一封信</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級41班郝兴悦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董锦桦</div>亲爱的袁爷爷:<br> 您好!<br>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020年5月22日,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是,您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会让我们铭记于心。<br> 您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难题,让人类能够继续繁衍生息。‘民以食为天’我经常听到姥姥说60年代的饥荒,人们没有吃的,只能挖野菜,吃树皮……也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大米和白面吃的很少。您,在国家地少人多的情况下,让全国人民都吃上了米饭,您的丰功伟绩我们会永远牢记。 <br> 您就像是绝望中伸出的援助之手,拯救了我们,拯救了人类,让人们有了希望。<br> 您是我们的英雄,我会记得天空中有一颗“袁隆平星”。看到这颗星时,我仿佛看见秋天来了,那金灿色的稻田里有一位老人,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是您,一定是您。是您在天空中照耀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吃饱饭。<br> 您曾经说过您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希望水稻可以长的很高,足够让人在禾下乘凉;第二个是水稻覆盖全国,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水稻。可是您的梦想还未实现就离开了我们,您难道不想亲眼看一看人类是怎样实现您的梦想的吗?<br> 您是我们的明星,您的光辉永远罩着我们!我会永远记得您,向您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br> 此致<br>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郝兴悦</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05.27 </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我给天堂的袁爷爷写封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7班朱琪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邵聚宝</div>敬爱的袁爷爷:<br> 您好!<br> 您在天堂过的安康吗?首先谢谢您给了中华儿女及全世界所有贫苦人民活下去的希望,若不是您的杂交水稻畅享世界,哪有我们今日站在这里每天吃饱还嫌不够呢?袁爷爷,我们虽素未谋面但你对我们却是恩重如山,这份恩情我不知如何报答,但我衷心祝愿您在天堂过的幸福,过的安康!<br> 在您离开人世之前,您是否还在惦记国家的温饱,您是否还在担心国家会受饿?袁爷爷,不用担心,我发誓,不会浪费任何一滴饭菜,小小的一粒米,却付出了无数农民汗水和您的心血,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我怎能浪费?<br> 不知在离开之前,您是否经历了这样的情形?阎王:“袁公,该走了,神农公,徐光启公正在等着和你把酒言欢。”袁公:“再等等,让孩子们安心吃完这顿中饭吧。”是啊,您何尝不是将民众摆在第一位?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人间起伏九十载, 而今驾鹤不复返。 不言神农何功绩, 稻浪依旧人心存!<br> 在旧社时期,中国几亿贫穷人口正面临着危难和灭亡时期,是您挺身而出,付出了无限的艰辛与汗水,呕心沥血发明出了杂交水稻,救几亿人口于危难之中,您不慕名利,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求人们能吃得饱!还记得您说过这句话吗:“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这些梦想已经全部实现,全世界的饥荒难民已经越来越少,您的意愿已经传到了整个世界,您的肉体虽然已经死亡,但您的精神永驻于世界之中!<br> 袁爷爷,您是中国人民的光,星河可暗,但此光,永不会灭。<br> 祝:天堂的您幸福,安康。<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朱琪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9日</span></div>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把功劳簿印在稻田里</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 37班郭晓雅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老师:邵聚宝</div>亲爱的袁爷爷:<br> 近来可好?不知您是否已经圆了飞行梦?成了一名游泳健将?<br> 风吹过稻田,我想起了您。亲切、令人敬重的您,在我眼中,所有身份的光芒都不及您本身耀眼。 您不仅是一个“老顽童”,还是一个很有烟火气的“90后梗王”。经历过惨痛饥饿的年代,亲眼见证过百姓饱受吃不上饭的痛苦,或许是从那一刻,您决定把毕生的志愿,定格在让更多人吃饱饭!为此,执着的您,投入了一生,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喂饱了全世界21%的人。<br> 您说过对待科研要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要接受经验教训,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您说过做人应“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好一粒好种子。”;您说过看待物质要“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br> 您应当是哪位逍遥神仙,路过人间,看人世疾苦,便救了苍生数十年。现在您带着种子去了另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您成了一颗星星,您在天上看着这世间苍生,您放心,您未竟之业,吾辈续之!少年的我们,以信念为墨,以实践为砚,以奋斗为笔,定护中华盛世,如您所愿。<br> 不知您是否看见那三束水稻,上面还卷着泥和土地的味道哩!这是您留给苍生的馈赠,现在,成了我们给您践行的礼物。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不会忘记您这位“逍遥神仙”!我知道,乐观慈祥的您,一定希望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是笑着的。或许,您此刻正在,比梧桐还高的稻穗下乘凉,这稻穗的穗粒定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吹动着我们写给您的信。<br> 敬祝<br>身体健康,早日圆梦<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郭晓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05.29</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br>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8班 闫国强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 穆岚香</div>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br> 您好!您是享誉全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杂交水稻”的难题,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怀着万分敬佩之情给您写这封信。 <br>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我们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却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袁爷爷您创造了奇迹,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伯伯都亲切的称呼您为“米菩萨”。<br> 您的灿型杂交水稻研究曾获得过中国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还授于您“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中国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你还获得了“科学奖”等国际奖励和荣誉称号,真是数不胜数啊!<br>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从1964年开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几十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br> 不幸的是在2021年5月22日13时左右, 我看到了您老逝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几十年来,您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您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br>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诗,正是充分表达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会永远感激您,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您。<br> 此致<br> 敬礼<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定四中学生 闫国强</span></div><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26日</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38班张文婧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老师:穆岚香</div>尊敬的袁隆平爷爷:<br> 您好,虽然这封信,您已经看不到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提起笔写下了这些话。<br> 人们最熟知您的便是那“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这可不是图有虚名,您为了杂交水稻的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您仅用7%的耕地,就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这背后的艰苦又有多少人知道呢?<br> 多少人争得头破血流只为这些辉煌,荣耀,可这些东西对于您来说还比不过一粒粮食,不论是夏日炎炎还是秋风瑟瑟,您始终如一的奔波在试验田中,这是一位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为国家,为人民,在所不惜!您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确估量生命的意义,抚摸着每一寸土地,就是为了让人民幸福,衣食无忧,您,是真正的国士无双!<br> 当我得知您突然逝世的消息时,我整个人愣在原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在做梦吧!可现实却明白地告诉我:是真的!我看着网络上,电视上关于您的各种版本的消息与作品,心里翻江倒海。当我看到“袁隆平要求葬礼不安排群众参加”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br> 袁爷爷,您至死都不忘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这才是“国将”该有的风范!<br> 您是中国永远的骄傲,我将永远记住您,以您为榜样,奋力拼搏,争做国家的栋梁!<br> 愿您在天国的日子里福寿安康!<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定四中学生 张文婧</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1年5月26日</span></div><br>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杂交水稻研究难题,袁隆平在实践基础上,以过人胆识和科学眼光投身其中,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其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学习是最好的继承;坚持是最好的践行!希望这些孩子能够真正从每一个伟人或者名人身上汲取积极的精神养料,矢志不移、开拓进取,更好地锤炼自己,争取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