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红色江山 ——怀铁一小2018级12班参观芷江受降纪念坊活动全记录

向老师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六一,今年恰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我们班决定过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全班同学去参观芷江受降纪念坊,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同学们对受降纪念坊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向老师利用昨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芷江受降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这段珍贵的历史影像。</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六一这一天了!我们一个二个都格外兴奋,大家不约而同地起了个大早,兴高采烈地汇聚在教室里。很快,向老师也来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和公益小天使的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在向老师的指挥下,我们有序地登上早已等候的大巴车。向老师和黄漫妮的爸爸清点人数后,大巴车缓缓启动,我们这一次难忘的六一之旅开启了!</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在青山秀水、绿树成荫的国道上穿梭,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芷江受降纪念坊。下车后,我们暂时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把队伍井然有序地排好。</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正大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巍然矗立的受降纪念坊,它是那么地黑白分明,如山峰顶天立地。从它的外形,你能看出它像是一个什么字吗?我们最开始也没有猜出来,后来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它像是一个“血”字。为什么以一个“血”字的造型来修筑这座受降纪念坊呢?因为它不止是彰显了我们要日本侵略者“血债血偿”的民族血性和表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决然心态,更是寓意3500万同胞用生命和鲜血才换来抗战全面胜利,提醒国人提高警惕和增强忧患意识。</p> <p class="ql-block">  通过讲解员阿姨的介绍,我们还知道了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其余五座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和平壤。坊上刻有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206个字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  往右走就是芷江受降的旧址了。两侧阵列如兵的柏树,是那么地生机勃勃,如剑直指苍穹。活泼的白鸽从天空轻悄横掠,没入盎然绿意中,噗啦啦扇动着翅膀的声音清灵悦耳,庄严肃穆的气氛,顿添几分灵动气息。</p> <p class="ql-block">  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幢平房组成。</p><p class="ql-block"> 1945年,何应钦在此举行日本投降典礼,签发载有详细规定的命令和备忘录24份,部署全国十六个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点受降工作,收受处理蒋介石、冈村宁次、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接受日军投降的全部实质性的工作。芷江受降写下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侵略,取得最后胜利的最辉煌的一页。我们纷纷驻足参观旧址,很多同学一边参观一边做着笔记,要用自己的笔亲手记录下这扬眉吐气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  受降纪念坊的右侧就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纪念馆建于1995年,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而建造的。它的建筑建筑面积有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设"十四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个展厅,展出二战文物214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各国二战兵器一批。陈列文物珍贵,资料齐全,内容独特,这在国内抗日战争历史博物馆中堪称一绝。跟随着讲解员阿姨的脚步,我们重温了这一段中国人民一雪前耻的历史,也更加明白了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它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也更加领悟到,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唯有勤学奋进,传承好红色基因,建设好红色江山,才足以告慰先烈们的英灵。</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广场上飞来的几只和平鸽又让我们豁然开朗。是啊,生活在这样繁荣富强的国度,生活在这样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荣耀。我们也必将会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p>

受降

芷江

我们

纪念

六一

参观

大巴车

讲解员

何应钦

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