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一儿童节将至,双休约上好友,带上宝贝,驱车一个半小时,寻梦园就安静低调地隐藏在农家片片田梗深处,进得园子,不大,中心区域有一片集中烧烤区,周边便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马鞭草、霍香草等一些熟知的植物和花卉,人不多,很安静。也许去的不是时候,薰衣草已经过了花期,但紫色的马鞭草却是开得正茂,风有点大,原本想拍一点花卉微距,无奈只得作罢,于是一边给小宝贝拍照一边记录下身边不经意的一花一草。分享一下拍摄心得:</p> <p class="ql-block">第一,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p><p class="ql-block">爱心和耐心是拍好儿童照片的基础,儿童的情绪及行为具有被动性,使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是难以把握的拍摄对象,我们很难想象对三岁前的儿童进行“摆拍”。小孩的感觉是敏锐、直接的,一定要真心喜欢小孩,要想拍出好的儿童摄影作品,必须用心与小孩交流。从另一方面看,儿童的表情千变万化,举手投足间总是天真烂漫,是天生的表演者。对于家庭中儿童照片的拍摄大多数应采用抓拍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第二,变化拍摄的视角和距离</p><p class="ql-block">儿童照片记录着成长的经历,应该是多维多向的。拍摄时至少应有三个角度,与儿童平视角度拍、站高些俯拍、蹲下甚至躺下来仰着拍,尽量多些拍摄垂直角度上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照片拍摄者与孩子的距离在2-3米间,全身或大半身像为主,缺少距离感,看着也单调。可以按照中景(2-3米)、近景(1米以内)、远景(3米以上),甚至特写(0.5米左右)对儿童进行拍摄,近到有些自然的变形,远到融入环境之中。除了用中长焦镜头,也可用广角镜头。就好像一部电影多些场景的变化,才更“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三,变化拍摄对象的角度。</p><p class="ql-block">略有些侧面的片子,家长反而认为是拍坏了。儿童照片记录着他(或她)的成长,应该是多维多向的。在拍摄儿童时,可以分为正面、侧面、大侧面甚至背面。</p> <p class="ql-block">第四,变化拍摄对象的表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童表情的角度也应丰富,大多数家长拍摄的儿童照片一律是“笑”容,有的笑的无奈、有的笑的尴尬、有的笑的生硬,未免显得的单调;儿童的表情是丰富的,记录他的成长,就要记录他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人生。拍摄笑的、拍摄哭的、拍摄怒的、也可拍摄沉默的、发呆的、做怪像的。笑的照片大多数很普通,而一张做怪样的照片可能让宝宝长大后想起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五,变化拍摄对象的主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童摄影究竟可以拍些啥?其实除了常规的头像、半身像拍摄外,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拍摄,象小手手、小脚丫子都是值得拍照留作纪念的。模特儿的台风是训练出来的,小孩子也要从小拍、时常拍、一直拍,让他养成看到镜头很自然,不做作,姿态大方的习惯。拍摄得多了,你就可以成为合格的专业家庭摄影师了。拍摄小孩要注意拍摄时机的掌握,因为美好的情景转瞬即逝让小孩放松,尽情去玩,拍出来会更自然活泼。数码相机没有消耗胶卷的压力,完全可以做到随时拍、大量拍。</p> <p class="ql-block">儿童摄影禁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童摄影本身难度较大,而中国人的忌讳也很多。比如幼儿在睡觉时不能拍照,有种说法是会造成幼儿因受惊吓而做噩梦,尤其是老年人会有这样的观点。当然这是没有多少科学道理的,儿童睡觉时完全可以拍摄,只要注意不惊扰小朋友即可。但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闪光灯的使用问题,从医学角度来讲,婴儿在出生后到三岁前,视觉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强光会对眼疫系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最好用自然光拍摄,有部分傻瓜自动型的相机,当光线不佳时,会自动激活闪光灯,一定要加以注意。大一点的孩子必要时可以用闪光灯拍,但也最好以反射补光或在闪灯前加柔光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