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摄影获奖小确幸背后的故事

山风闲云

<p>  一幅摄影作品,无论你在哪里发表,无论获奖与否,文字和摄影同样重要,因为每一幅摄影作品的背后都是作者难以忘却的、有意义的故事,这是我的经验和忠告。</p><p> 我做这篇美篇受到了美篇摄影编辑小米5月31日发在“A美篇摄影联展百位优秀作者群”里的“美篇摄影问卷调查”的启发。“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每位作者的摄影经历、作品获奖情况以及作者的职业等等。既然如此,何不把自己几十年来业余摄影获奖的小确幸及一些感受晒一晒、与朋友们作一次分享和交流呢?</p><p> 在这里,我首先要声明, 我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只是喜欢摄影,无论风光人文,影像多为记录真实。因为“求真”才是摄影的初心。当然,我也十分欣赏艺术摄影,叹其美之如画,探索空间宽广无垠。然岁月无情,愧才疏学浅,终未勇入潮流。偶尔为之之余又视关系畏惑,了无攀登之心,只能寂寥自处、静心玩喜,躺平一隅、孤独求败。</p><p> 其次,我想对朋友说,珍惜拍下的每一张照片,你想到拍下它,一定是心有所悟、所感。它的意义,时间会告诉你!以下的照片,有些是重复的,在不同的时代都或入选或获奖了就是其价值的证明,请别嫌弃在下的重复。</p><p> 再次,请试着多投投稿,投稿就是赶考。考试前,一个人就会多动脑子、就会有长进,还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或许某一次,就获奖了。摄影作品的获奖,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功夫”,“得奖,失奖”的概率永远是50%!当然,“功夫在诗外”是不变的真理。</p><p> 比如这张《万元户抢购上海牌拖拉机》,这是我第一次同时被“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采用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照片曾多次入展入册,可以说,成了上海工业史上颇具多种意义的解说。但这张照片的背后有故事,严格地说,照片最初的创意并非出自于我。</p><p>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50型拖拉机被各地农民誉为“造福机”。几年来,拖拉机销售数量突飞猛进,我所在的上海拖拉机厂1984年的销售量比1978年增长了81%。各地个体户、承包户纷纷持币上门,出现了连日连夜排队等候购机的热闹场面,使销售、财务部门人员应接不暇。1984年12月22日,正在暗房冲洗照片的我接到了好朋友、时任财务科科长的李丹来电,让我赶快到财务科拍摄万元户手捧大把钞票买拖拉机的照片,并嘱我试投报纸为企业作作宣传。</p><p> 其时,我正在暗房冲洗照片,一下子有点脱不开身。于是另打了个电话给同事告知李丹的意思,想委托他去拍一下。不料同事回说也没空。于是,我只好放下手头活计赶到财务科。一进门,眼前的镜头感让我喜出望外!一句大声询问“买到拖拉机了,你们高兴不高兴啊?”后,原来焦急地等在柜前准备付款的万元户们一下子兴奋地笑出声来,大声回答“咋不高兴啊?”时,我随即抓住这一决定性的瞬间,迅速按下了快门。</p><p> 当下拍摄冲洗完毕,下班后,我即兴冲冲地赶到汉口路“解放日报”收发室投稿。同时也寄给了“新民晚报”。没想到,“解放日报”隔天(23日)第2版就刊登了这张照片。隔年1月24日,“新民晚报”也作了报道。</p><p> 这,就是试试看的结果。 </p> <p>  《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1985年9月15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出。</p><p>  ——这是拖拉机出厂前,工人们正在检查并拧紧轮胎螺丝和为水箱加水。这是一张上海拖拉机厂司空见惯的场景,时值秋收将临,烈日下,工人们汗如雨下在拧螺丝。照片把烈日、拧螺丝、送水的工人和秋收联系起来并布局到恰到好处,一张新闻摄影摄影作品就成功了!</p> <p>  《第11000台拖拉机下线》1985年12月27日“文汇报”头版刊出。这是上海牌拖拉机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了一万台,其意义在于,这也是上海拖拉机历史上的第一次。</p> 《意大利外长鲁杰罗为合资来厂考察》1986年3月4日《上海汽车报》刊出。 <p>  《军民共建军地两用人才》1988年8月27日“解放军报”头版刊登。</p><p>  ——上海拖拉机厂与当地驻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为部队先后开办了拖拉机驾驶、维修两个班,83年以来共培训军地两用人才900余名,解决了复退军人的后顾之忧。图为上海拖拉机厂老师傅正在对空军某部学员进行严格的考核。</p><p> 这张投“解放军报”的照片,说起来挺有意思的。照片寄出后,大约半月左右没有消息,心想没戏之时,负责培训的师傅来问我,是不是给“解放军报”投过稿了?“解放军报”给部队打电话来问,这个作者是什么人?有没有这回事?部队回答说有。于是就上了头版。</p> <p>  《上海-50拖拉机冲击试验》1989年9月3日“中国机电报”头版刊出。</p><p>  ——上海-50拖拉机顺利通过驾驶室前、后、侧3面2000公斤重击试验,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拖拉机销售形势大好,企业的质量问题也开始显现,狠抓质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点。拖拉机冲击试验符合媒体报道的切入点。</p> <p>  《厂医林爱敏夫妇放弃休息 假日为退休工人检查身体》1991年6月14日“解放日报”2版刊登。</p><p>  ——这张照片找不到了,故只能用报纸上的照片取代了。当年,职工们一星期只有一天宝贵的休息,林爱敏夫妇都是党员,再过半个月就是“七.一”了,人物和时间的把握起了重要作用。也许有人会问,这样普通的照片能被“解放日报”2版刊登,作者是不是和编辑有什么关系吧!可以说,这里所晒的作品,没有一张是靠关系发表和入选的,拍摄时,也没有一张经过摆布导演,都是随机抓拍而成。</p> <p>  《秘鲁总统藤森亲自考察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1994年6月18日《机电日报》头版刊登</p><p>  ——继93年2000台上海-504型拖拉机出口秘鲁后,94年秘鲁又订购该型拖拉机1100台。陪同藤森来公司的有机电部部长包叙定、上海市市长徐匡迪。</p><p> 但这张照片其实是“狸猫换太子”了!</p> <p>  “机电日报”登出的是报纸上的这张照片,但这幅照片后来也找不到了,故现在只能用上面这幅同时拍摄的照片替代看看藤森来时的场面了!</p><p>  有朋友也许会问,上面那幅看上去比报纸上登载的照片要好,为什么投稿用了报纸这张呢?</p><p> ——对比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出区别,一张是翻译在说,一张是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的总经理戴宗琳在向藤森作介绍。两张照片其实都不理想:一张的前景是拖拉机,现场整体人物神态较好;另一张前景是柴油机,但藤森的神情却似漫不经心。两张照片只能挑一张投稿,而这一张必须是报纸上的这张,因为只有戴总才能代表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向客人作介绍,哪怕藤森听不懂、注意力分散、眼睛看着其他方向。</p><p> 仔细比较这两张照片的人可能还会问,为什么没投更有影响力的“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呢?那是因为藤森到上海的消息已经登过了,类似的消息不会再次刊登。而“机电日报”在北京,对总统级别人物对行业内的到访是重大新闻,绝对是求之若渴滴!</p> <p>  《1200台上海拖拉机出口叙利亚》1994年9月13日《文汇报》头版刊出。</p><p>  ——继1993年2000台上海504型拖拉机出口秘鲁后,1994年,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出口又创佳绩,9月12日上午,1200台上海-50型拖拉机又在上海港装船发运叙利亚。这是我国拖拉机出口历史上一次装船数量最大的一批,拖拉机内燃机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策划搞了次装船仪式。</p><p>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事先已有预案并作了充分的准备,踏勘了拍摄制高点,以便把1200台拖拉机出口装船仪式的宏大场面留下影来。负责装船仪式的聪明领导请来了“新华社”、“解放日报”等中央媒体和地方分工负责的重要媒体,以确保媒体宣传不留空白,却独独没请与行业关系不大的“文汇报”,才使得我拣了个漏。</p><p> 八、九十年代,我投稿的新闻照片基本做到屡投屡中,且大都上了头版。有时,我也很纳闷,我和报社的编辑根本就不认识,也没有任何人脉,怎么就让我给撞上了呢?细细想来,最大的功劳在企业,上下一心努力奋斗把工厂和产品做到了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是基础的基础;其次是报社编辑们敬业奉公、素质高、职业水平高,慧眼识珠让上海改革开放的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宣传!</p> 《牧春图》1994年10月2日“上海汽车报”刊登。<br>——94年,上海汽车总公司举办第四届职工艺术作品展,我随上汽总公司摄影协会去浙江丽水拍摄的《牧春图》被评为二等奖。这幅照片当时由两张照片拼接而成。 <p>  《栈桥雾夜》1983年摄于青岛栈桥。</p><p>  ——这是参加沪东工人文化宫职工摄影协会后,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东宫摄影指导老师宋凌云组织带领杨浦区各单位职工摄协人员赴青岛、崂山、泰山的一次摄影培训创作活动中拍摄的。回来后,这张《栈桥雾夜》投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办的爱好者摄影室“爱好者园地”而被选中放在了园地窗口展览,作者也因此第一次收获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入选证书”。</p> <p>  图为在西藏路福州路口的爱好者摄影室“爱好者园地”的留影纪念。当年“爱好者园地”在摄影人中有着很高的口碑,照片入选园地是很大的光荣。蓝牌边就是这幅《栈桥雾夜》。</p> <p>  《泰山对松》1983年摄于泰山登山途中 ,1986年入选上海市工人摄影作品展览。</p> <p>  《美容师》1986年12月入选上海市工人摄影作品展览。——图为大楼清洗工人正在清洗外滩大楼。</p> <p>  1988年1月23日“中国农机化报”4版,刊登了报社摄影部记者高朔组织的全国各大农机企业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对常州农机生产基地的考察成果。我作为“中国农机化报”社的“特约记者”参加了报社的报道工作。一幅《轻骑驰骋》得以入选(照片已遗失,见图)。</p><p>  那时的常州,业内人都知道,那是当年中国最大的名牌优质小型柴油机和小型拖拉机生产基地,以拥有众多名优产品和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而名闻全国。荣获国家金质奖的常柴牌S195柴油机、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在行业内更是风头无两!常州柴油机厂和常州拖拉机厂、武进柴油机厂、武进拖拉机厂以及十几家农机配套企业都是全国农机行业质量过硬的荣获部优产品的先进单位。</p> <p>  此行另一幅 《默默无声》1987年12月被中国农机化报评为“双鸟杯摄影比赛”鼓励奖。</p><p>  图为当年走进常州柴油机厂装配车间时看见的一幕,女工默默无声地在洗参观来客用的拖鞋,这是保证柴油机装配清洁度的措施之一。</p><p> 想过这个问题没?为什么《轻骑驰骋》能够进入报纸报道版面作品前2、而《默默无声》却只得了个鼓励奖?这个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也与新闻编辑的习惯思路大有关系。一般新闻摄影报道都是人与物的直接呈现,给人直观的感受,能入编辑视野的大都是工人与拖拉机、与柴油机、与流水线、与机床和加工零部件等画面,以让观者一目了然。当然,《轻骑驰骋》入选还有一点是与拍摄时运用了慢门追随,虚化了背景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有关。而《默默无声》则采用了迂回表现的手法,从一双双被女工洗得干干净净的拖鞋婉转地告诉读者,常柴厂的柴油机清洁度从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灰尘净化做起,那它的质量,客户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作者和编辑两个人的思路决定投稿会花落谁家,这是一个不可控的过程。</p> <p><b>《刮目相看》1991年1月在由“联合时报”、“上海市新闻摄影学会”、上海氯碱总厂主办的”氯碱杯“《奋进中的上海》摄影大赛中获三等奖。</b></p><p> ——1990年夏季,上海牌拖拉机在澳大利亚国际拖拉机拉力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后,国外农机专家纷纷来到上海拖拉机厂参观。图为美国专家在上海拖拉机厂办公大楼外对着拖拉机仔细研究、刮目相看。</p> <p>  《水泼情牵》1991年10月在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青年摄影协会成立5周年摄影作品展上获得二等奖。</p><p>  ——这张作品1991年4月5日后摄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泼水节期间。之所以会去西双版纳,是因为“中国农机化报”摄影培训班的记者、组织者高朔与“中国机电报”摄影部的主任王振生关系好、且两家报社又有级别上、业务上的密切联系,于是两支摄影培训队伍就合在一起培训、这次就都跟着经验丰富的王振生主任办的摄影培训班专程赴泼水节摄影去了。从此开始,两个摄影班就一直共同办班,我们也都成了“中国机电报”的通讯员,之后跟着王振生带领的队伍向宜昌、过三峡、赴张家界、上锡林郭勒进行摄影技能培训的捶打历练。</p> <p>  《骑车泼水乐无穷》1992年4月在上海“SBC杯自行车王国摄影艺术大赛”获纪念奖。1991年4月5日后摄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泼水节期间。</p><p>  ——《骑车泼水乐无穷》也只能算是应景作品,虽然人物神态还可以,但追随不到位、构图一般、主题表现也比较平平。</p> <p>  《谰沧魂》1992年4月获上海“SBC杯自行车王国摄影艺术大赛”纪念奖。</p><p>  ——《谰沧魂》1991年4月5日后摄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泼水节期间。</p> <p>  《风雪归途》 1992年4月获上海“SBC杯自行车王国摄影艺术大赛”纪念奖。</p><p>  ——《风雪归途》是1992年1月6日-14日,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试制飞羚牌面包车期间,在去福建试车途中于车上隔着车窗拍摄的。</p><p> 这张照片能获纪念奖,也没想到。因为作品完全脱离了要表达的主题,我是作为杨浦区职工摄影协会会员因没什么自行车方面作品,只是滥竽充数瞎投投。也许评委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将风雪归途中顶风冒雪、撑着醒目红伞艰难前行的路人作为与自行车的对比来凸显自行车优势?也许那时代摄影人还不多,水平也不高,投稿作品少,对这张有点形式美感的照片作了个鼓励而已吧!</p> <p><b>  《万元户抢购上海牌拖拉机》入选世博会画册《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b></p><p> 当时,我在接到画册编辑组的入选电话时,一位听上去是外国女性的声音用汉语对我说,她们是联合国派来上海世博会协助工作的人员,这本画册将赠与前来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各国贵宾。我不知道该书摄影图片的作者是否得到赠书,反正像我这样通过网络投稿的作者是没有的。但我当然很高兴这张照片能够入选,立即发去了大图。因为它不仅是上海工业在168年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真实瞬间,是我曾经工作过的企业的骄傲,也是改革开放之初,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希冀从此踏入幸福生活时兴高采烈的真实写照。</p><p> 世博会结束后的2012年3月,我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这本画册。</p> 《上海 1842-2010 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画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封底上印着余秋雨和詹姆斯•金奇对这本画册的评语:<div>  <b>“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借用这句话,可以说,上海是撬动中国的一个支点,也是撬动中国和世界之间关系的一个支点。眼前这本摄影集,就是对这个撬动过程的片段记录。”——余秋雨</b><div> <b>“150多年来,上海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想象,这本出色的画册用令人悲欣交集的影像抓住了城市演进的整个过程:暗涌的野心、可笑的投机者,东西方的较量,以及最终,中国骄傲的现代表达。”——詹姆斯•金奇(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公司中国区主席)</b></div><div> <b>今天,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詹姆斯•金奇当年的评语,是不是感觉这位英国人真的是很有远见之明、说出了一番别有滋味的心头话呢?</b></div></div> <p>  2020年2月2日,从邮箱里看到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新闻宣传部主管吴一鸣发来的邮件,通知我《万元户抢购上海牌拖拉机》、《天堑变通途》、《幸福之舞》三张照片已被评选为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升华梦想-上海肖像”优秀作品,并很客气地提问了5个问题(给有兴趣的读者看看):</p><p>1、为什么会想到来参加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升华梦想-上海肖像”视觉作品征集活动?您是从何得知这个活动的信息?</p><p>2、拍摄《幸福之舞》、《天堑变通途》的初衷是什么?这两张照片有什么寓意?</p><p>3、能否简单描述一下这两张照片的拍摄过程?</p><p>4、能否谈谈你对上海企业联合馆的认识?你对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又有怎样的期待和梦想?</p><p>5、能否简单谈一下您自己?包括所从事的职业?</p><p>  已经忘了我当初是如何回答的,反正就是实话实说吧!《幸福之舞》是在杨浦区少年宫拍摄的。好像是1986年的“六一儿童节”吧,非常喜欢我女儿的幼儿园孙老师带着女儿参加了那年区少年宫的“六一儿童节”,我也受孙老师之邀跟着去了,为的是给女儿和孙老师参加的“六一”活动留些影。没想到那天市委书记芮杏文、市委副书记吴邦国也来到少年宫看小朋友们表演。在拍了2张上海父母官的照片后,我就把镜头转向了孙老师她们的舞蹈表演,故而拍下了这张《幸福之舞》。表演者中还有我们拖拉机厂跳舞最好的庄姓工人,这些舞蹈演员都是各基层企业的文艺骨干。那个年代的上海大官和人民之间要说有距离,那也就是观者和表演者间一张条桌的距离。因此,这个题目,我自以为取得还是挺恰当的。</p> <p>  至于这张《天堑变通途》,那是1993年夏天我们一家去太太娘家时为家住大桥下六姨的儿子和我女儿两个的留影。</p><p>  当时杨浦大桥即将建成,各项工作已进入尾声,我想到拍张即将落成的大桥留影照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过去,上海人“只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旧观念即将随着黄浦江天堑变通途的巨大变化而一举改变!而这对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意味着什么呢?思考在琢磨之际按下了快门。当时还想,桥建成了,这片区域也可能会马上动迁改造。没想到,这个当地百姓的心愿竟过了28年、直到2021年才实现动迁!</p><p>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拍摄和世博会网络投稿过程,再来看看这些提问,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纪实照片的魅力就在这些故事里!</p> <p>  《1200台上海牌拖拉机出口叙利亚》入选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升华梦想-上海肖像”,我入馆参观时,从上海企业联合馆的屏幕上见到了这幅作品。</p> 因为世博会,上海农机行业也举办了“纽荷兰杯上海农机迎世博书画摄影大赛”,我在世博会上拍摄的《2030的汽车生活》、内蒙草原上的《天上白云草上飘》《人间普世情》等3幅作品获入选。图为《2030的汽车生活》。<br>入选《2010上海农机迎世博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 其中,《雪地战车》被主办方上海市农业机械学会评为一等奖。<div>入选《2010上海农机迎世博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br></div> 图为入选的《天上白云草上飘》。——1992年7月22-8月5日摄于内蒙锡林郭勒大草原<div>入选《2010上海农机迎世博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br></div> 图为《人间普世情》——1992年7月22-8月5日摄于内蒙锡林郭勒大草原<div>入选《2010上海农机迎世博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div> <p><b>《地铁天花板》在中国新闻社和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主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恒源祥摄影大赛”上“获“印象城市组”优秀奖。</b></p><p>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这么便利的条件,作为摄影爱好者是肯定要参加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上海建成了11条地铁线。世博会前,大量崭新的地铁车厢在上海投入运行,极大地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拥堵问题,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现代交通工具带来安全快速、方便舒适的新出行方式。</p><p> 7月3日那天我上车 时,新地铁车厢锃亮的不锈钢天花板上映出的年轻上班族身影令我十分心动,这不就是上海活力的象征吗!我很快就从摄影包里掏出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上海城市交通快速现代化和照片独特的视角,是这幅作品成功获奖的关键。</p> <p><b>《世博美景——尽在我掌心》入选2010《中国的世博记忆》画册 。</b></p><p> ——2010年5月19日,我端着相机正在世博园区内寻找镜头时,一抬头,发现在老师带领下前来世博会参观的这位德国小学生正举起相机对着我微笑,仿佛在对我说:“我也有相机、我也会拍下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的!”</p><p> 《世博美景——尽在我掌心》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恒源祥摄影大赛”“第六周获“印象世博”相机专业组单幅作品奖,最终入选了画册。</p> 《2010中国的世博记忆》画册,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有限公司、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出版。 <p>  《世博时尚客》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获“印象世博”第10周相机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获“印象城市”第12周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  《看个明白》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获“印象世博”第13周相机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  《世博游客情动新外滩》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印象城市”第15周相机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  《神迷万花筒》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获“印象城市”第19周相机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  《感同身受》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获“印象世博”第21周相机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  《玩雨》在“中国恒好·全球华人看世博 恒源祥摄影大赛”上“印象世博”第24周相机专业组单幅获奖作品。</p> <p><b>《柳新雀跃》获“大众摄影”2011年6月“张张丽双周争胜4期▪春之容颜”主题比赛佳作奖。</b></p> <p><b>《山鹰展翅》获“大众摄影”2011年7月“网络天地7期▪花季”主题摄影比赛入围奖。</b></p> <p><b>《架上曲谱》获“大众摄影”2013年1月“网络天地1期▪合影与群像”主题摄影比赛入围奖。</b></p> <p><b>《雾山鸟迹》获“大众摄影”2013年3月“网络天地3期▪风光”主题摄影比赛入围奖,发了证书、但因版面有限未刊出。</b></p> <p><b>《日昏色暮》2019年7月29日“大众摄影”网络“张张丽双周争胜第13期▪烟云”主题摄影比赛被评为入展作品。</b></p><p> ——有意思的是,收到的入展证书上的作品题名却被写成了《日暮色昏》,把我也差点儿搞混!但网络上登载的入选作品题名是《日昏色暮》,没有错。“日昏色暮”很容易被写成“日暮色昏”,因为通常都是这么说、这么写的。但是如果能仔细看看作品,就明白错在哪里了,照片摄于2016年11月6日上午9:52时,“日昏”和“日暮”就一目了然了。作品起名很重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字之错,差之千里。</p> <p>  《退休舞台新知音》获大众摄影编辑推荐,当初是投的张张丽还是网络天地的?都已记不清了。这幅作品虽然未被入选获奖,但在这篇美篇里晒出的2张相同主题照片中,我以为这张拍得较好。好在哪里?</p><p>  ——《退休舞台新知音》表现的是吹萨克斯的退休老人吹奏的优美曲子给公园群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快乐,音乐工作者高超的水平是通过配角听众的出神和热烈反响来反衬出来的。吹者和听众的互动就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两张照片相比较,老年萨克斯吹奏者形象都很好,但旁听的观众,在这张照片里表现得更全神贯注而热烈。</p> <p><b>《架子上的曲谱》在2012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 • 7月•纪实赛中获优秀奖。</b>照片摄于2012.6.28上海南京东路。</p><p><b> ——【专家点评】: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并不在于捕捉所谓的事件高潮,而在于捕捉精确的形式,亦即一个精确严谨的构图框架,此时所有的元素都处于最完美的位置。追求这种“决定性瞬间”是几乎所有摄影师的目标之一,此图也同样如此。</b></p><p> 这“决定性瞬间”的点评说来有点惭愧,这不是拍摄时构图的“决定性瞬间”,而是二次裁剪后构图的“决定性瞬间”。一方面说明了作者的观察尚不够敏锐,需要更多的瞬间构图历练,因为二次裁剪无疑是裁去了表达照片最优品质的像素,损失巨大。但从另一方面看,裁剪对一般人来说无法避免,因此,我买相机时就考虑到这点,选择了全画幅的Canon 5d Mark2。供参考。 </p> 注:手机已销号 《冰上芭蕾》2014.7.27摄于梅塞德斯-奔驰文化中心-2014雅姿冰上盛典上海站。<div>  ——由中国著名花滑选手李子君、闫涵表演的这张参赛照片《冰上芭蕾》虽未获奖,却仍获得了佳能摄影大赛的青睐。赛事结束后,我的电脑里收到了佳能摄影大赛上海展厅征求該张图片使用的许可请求。我当然很高兴了,立即发去了大图。佳能摄影大赛发来的上海展厅征求图片使用许可的邮件。</div> 《架上豪仕》获杭州市文化馆和“钱江晚报”联合主办的2012首届“街头摄影节”6月月度奖。<div>  ——你们肯定觉得似曾相识,对了,这张照片和在“佳能感动典藏”获奖的《架子上的曲谱》是同一张影像。出于好奇心,我想试试用很少裁剪的原图投稿的效果,没料到竟然在杭州也中奖了!可能有人会说,一稿多投,不地道。但我不以为然。</div><div> 两张照片构图不同、取名不同,给人的感受有着微妙的差别:《架子上的曲谱》突出的是架子工人在曲谱般的架子上的身影,犹如跳跃的各种音符,是象征性的乐谱,带给了人们美的感受,图片用形式美歌颂了劳动着的架子工人。</div><div> 而原图的《架上豪仕》呢?虽然也是歌颂了架子上的劳动工人,但整幅图片将架子工人和电影明星陈道明以及陈道明代言的广告“豪仕手表”全部联系在了一起,在这幅构图中,架子工、陈道明、豪仕手表全都豪迈,但豪中更豪的主题视觉点无疑还是劳动着的工人!图中还有路人在围观,我想,他们的感受和我拍摄这幅照片时的感受是一样的:呵,这么大的广告贴得天衣无缝,真不容易啊!这就是微妙的感受差别所在!你说呢?</div><div> 其实,我对这幅作品心存遗憾,这也是我下决心对之动手裁剪的原因。这里,我还想问一句,你知道我的遗憾在哪里吗?</div> 《退休新舞台》获杭州市文化馆和“钱江晚报”2012年主办的首届“街头摄影节”7月月度奖。<div>  ——《退休新舞台》2012年7月1日摄于上海和平公园。一群退休的管弦乐爱好者组成的乐队每个星期的固定时日都会来到和平公园为群众演奏动人的革命歌曲。</div><div> 以上海和平公园退休管弦乐队为题材的现场照片我抓拍了好几张,其中最满意的是投给“大众摄影”、题为《退休舞台新知音》的那张,这张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的稿,没想到获了奖。所以,我的投稿,都是偶尔从网上看到了某个摄影大赛,觉得有稿可投才去投稿的。我的建议是,请勿有功利心,试试看,也许就是收获!</div> 组照:《迷人的炮台湾1》共5幅入选首届“2013仙鹤园杯绿色城市生态上海环保摄影大赛”。<div>  图为组照之1——“清明凭吊古战场”</div><div> 该组组照摄于2012年1月25日吴淞口炮台湾湿地公园,炮台湾湿地公园的晚色令我着迷,这是我唯一获奖的组照。</div> 组照:《迷人的炮台湾2》共5幅入选首届“2013仙鹤园杯绿色城市生态上海环保摄影大赛”。<div>  图为组照之2——“夕染湿地人迷情”</div> 组照:《迷人的炮台湾3》共5幅入选首届“2013仙鹤园杯绿色城市生态上海环保摄影大赛”。<div>  图为组照之3——“湿地春曲”</div> 组照:《迷人的炮台湾4》共5幅入选首届“2013仙鹤园杯绿色城市生态上海环保摄影大赛”。<div>  图为组照之4——“湿地春滩似草原”</div> 组照:《迷人的炮台湾5》共5幅入选首届“2013仙鹤园杯绿色城市生态上海环保摄影大赛”。<div>  图为组照之5——“群鸥巨轮共霞色”</div> 《花路人生》入选“镜美上海植物园”摄影大赛。<div>  ——2014年正逢上海植物园建园40周年和新民晚报创办85周年,上海植物园建园推出了冠名为“老凤祥”的2014上海花展。两家单位联合主办了“镜美上海植物园摄影大赛”。</div> <p><b>《夕鸥群起炮台湾》入选2014年10月由上海市政协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四季》摄影展览并编入了《上海四季》画册。</b></p> 《上海四季》画册封面 《征服》获2015年12月第一届“上海国际旅游摄影大赛”年度优秀奖。《征服》摄于2013年4月19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之晨。 <b>《上海50型拖拉机开往全国》和《万元户抢购上海牌拖拉机》双双入选2019年9月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档案局(馆)、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图书馆主办,新闻晨报、闵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的《图述时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摄影》展览和画册。</b><div> 这张《上海50型拖拉机开往全国》的作品是首次入展入选。那是80年代的某一天,上海50型拖拉机在上海港吊装上船时我拍下的。</div><div> 那时,春耕前供不应求的上海拖拉机发运也被称作“上海春运”,关乎国家当年粮食的丰收和下年粮食的备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许多阻碍“春运”的货运都是要让路的。</div><div> 作品中,港口运输船上下正在有序地指挥拖拉机吊装,一位奔跑着的工作人员增加了现场有序而紧张的气氛,表现出了上海拖拉机发运全国时一切都要为之让路以支援农民春耕的繁忙景象。这个人物在画面中的出现为这幅作品表现的主题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抓拍、抓拍,就是要抓住关键的、吸引眼球的那个“点”。</div><div> 现在,上海曾经生产过的、极受农民喜爱的拖拉机内燃机虽然都已寿终正寝,我仍为我曾经记录过的这些难忘场面如今还活在画册里的辉煌而感到骄傲!</div> 这张《万元户抢购上海牌拖拉机》再次入选《图述时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摄影》画册 《图述时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摄影》画册封面 <b>《步行街上阅读群》入选2019年9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出版集团主办,山东画报社、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社承办的“阅读改变人生”2019全国全民阅读摄影大展。</b><div> 从网上看到了这个摄影大赛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以及规范而详尽的细则,(见以下网页截图)觉得手中有几张平时抓拍的照片可以试试,便参加了网上投稿。</div><div> 9月19日,一篇“山东画报社”发在网上的“‘阅读改变人生’全国首届全民阅读摄影大展举办”的消息让我得知大赛已经结束并在潍坊成功举办了展览。10月17日,“中国摄影报”在网上公布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阅读改变人生”2019年全国全民阅读摄影大展入展作品”中,赫然发现自己投着玩玩的《步行街上阅读群》这张作品竟然入选了!随后,我便收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寄来的“入展证书”。高兴之余遗憾的是,据说应由“山东画报社”负责发放的稿酬却至今没有下文。这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情。</div> 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入展作品荣誉证书 <b>《一架动容 小区要换新装了》2020年11月在“美篇摄影优秀作品联展”中被评为“联展百位优秀摄影师”。作品入选“美篇”编辑的“美的力量”画册。</b>照片摄于抚顺路 画册《美的力量》——美篇摄影百位优秀作者作品选封面 《这是我的菜》获美篇萌宠摄影大赛“最佳故事奖” 《稀罕你婚纱照》刊登于2011年2月9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雪地婚纱“冻”人一吻”,照片摄于共青森林公园。<div>  我认为,《新闻晨报》这个栏目真的办得很好,“互动·影像”之时,每期还都有文字的互动、交流!瞧,报纸上登着这幅作品的作者自述:“上海的冬天,雪景难得,大雪天拍婚纱更是稀罕,这对新人为美丽不惜“冻”人一吻,留下这难忘而难得的一幕。”编者的点评是“稀罕婚纱照,要的就是我最稀罕你,你最稀罕我。”点评得多好啊!<div>  ——2011年初,我从《新闻晨报》上偶然发现了晨报“互动·影像”栏目“今天,你拍了吗?”的、面向全社会征稿的广告:“拿起你的照相机、手机,记录下生活中的奇闻趣事,图文精度不限,只需灵感无限,一经录用,有稿酬哦!你可以将照片发到我们的电子邮箱joymarket@126.com,得意作品赶快来投!”</div><div> 我本来就有用相机和手机记录出行时遇见奇闻趣事就拍摄的习惯,这则广告等于是让退休后无所事事的我有了玩儿的去处。这是我被《新闻晨报》“互动·影像”发表的第一张作品。从此开始了与《新闻晨报》长达4年的影像互动和神交,直至2015年该栏目取消。</div></div> <p>  《有点悬》刊登于2011年2月28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这是太太拍摄于朱家角的照片,我也替她投了稿。投稿时的题目为“老爷子有点悬”,编辑改的题目更简洁。</p><p> 作品的自述是:“朱家角风景美如画,摄影爱好者常临水而拍,这位斜倚石栏专心拍照的老爷子,身子探向河中,沉重的摄影包全在石栏外,让人觉得有点悬。”而编辑的点评则是:“虽然说险中求胜,但没有危险的时候何必制造危险呢?”起到了教育和劝说的作用。</p><p> 现在,手机都普及了,群众中拍到奇闻趣事的概率更大了,建议大家有如果机会时都去投稿,让更多人分享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p> <p>  《射门》刊登于2011年6月14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神枪——象拉多纳”,摄于上海野生动物园。显然,编辑改的题目更直接、更一目了然,既突出了射门主体的大象,又直观地让读者去寻找那个被象踢进门的球。</p><p>  作者自述:“大象一抬腿,球已轻松入网。观者皆鼓掌欢呼:好球!”编辑点评:“超级“巨”星,象拉多纳”。</p><p> 自关注并投稿该栏目后,我见到《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编辑组的责任编辑先是常煜华,执行编辑徐玲;后期责任编辑变成了高艳、执行编辑换了,是袁媛。每次作品发表时,看见的名字都是常煜华和徐玲或高艳和袁媛主版。作品发表前,大都是徐玲,会从邮箱发邮件告诉我哪张入选了,何时会见报,真是非常负责!有时,她们还会动手修改作品题名,使之更为简洁幽默,使我学到了取名简洁的重要性。后来接替徐玲的袁媛甚至还会告诉你,你的哪张照片惊艳到她们了,让人感到特别的暖心!我有时情不自禁地想,《新闻晨报》的编辑们怎么做得这么地道哇?人,从细微处见精神,这太令人感动了!上海的新老编辑们素质真高啊! </p> 《晨读》刊登于2011年9月2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精英是这样炼成的”,照片摄于同济大学研究生宿舍。作者自述:“6楼书生清晨即起、坐高望远、临危治学,胆识令人感佩,观者无不为他捏汗。”编辑点评:“新学期新气象,不过这样高高在上还是请下来为好。”<div>  这张照片发表时,我投的照片是这样的,但发表时被裁剪成接近方形了,“危”的感觉有点削弱,估计可能是版面安排不下的原因吧!</div> 《拉风店招》刊登于2011年10月25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避风塘刮风”,照片摄于江西北路。<div>  作者自述:“一块店招挖了个洞,大风呼呼吹,这个风是挺形象的了!”编辑点评:“玩填字游戏的店招,真是够拉风的。”<br><div>  这张照片投稿时,是原图的横构图画面,画面前景较杂乱,两边多余,经编辑裁剪后画面简洁多了,且“避风塘”那个洞更突出了!专业编辑的眼光就是专业啊!</div></div> 《称职爹妈》刊登于2012年1月9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过马路”。照片摄于泰国普吉岛,照片的题目就是改的好!<div>  作者自述:“带着孩子过马路,真该向这对爸爸妈妈学习!”编辑点评:“咱不拼爹,无论如何要做个好爹。”</div><div> 哈哈哈,看看以上这些改过的题目和点评,是不是特有意思?让我们继续!一幅照片的文字的确很重要,编辑的点评,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滴!</div> 《自相矛盾》刊登于2012年5月11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防盗尖矛便盗梯”,照片摄于抚顺路。<div>  这个题目的改动会促使读者去寻找画面中的“自相矛盾”之处,让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令人更有回味。</div><div> 作者自述:“防盗尖矛便盗梯,可真是个现代的攻防矛盾的难题。”编辑点评:“便君子、防小人,如此一来矛盾便解决了。”看,这一问一答多有智慧!</div> 《全套》刊登于2013年1月8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蓝巾‘猎人’”,照片摄于共青森林公园。<div>  作者自述:“风已停,雪已住,蓝雨披成了蓝围巾,一通‘扫射’,能逮住‘猎物’才是硬道理。”编辑点评:“背包套上了,相机套上了,人,当然也套上了,风雨天外拍必备,供大家参考。”</div> 《浪漫夜铺》刊登于2013年7月19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照片摄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海边晚间道上的夜摊上。<div>  作者自述:“一位顾客对摊主的灯很有兴趣,却遇上摊主和女友缠绵悱恻,等了一会儿,只得悻悻离去。”编辑点评:“非诚勿扰啊,算了,有购买诚意也别打扰了。”</div> <p>  《套装》刊登于2013年11月22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新娘套装”。照片摄于大宁灵石公园。</p><p>  作者自述:“前两天降温,寒气逼人,穿露肩婚纱有点受不了啊,反套羽绒衫就暖和多了。”编辑点评:“好多新娘都要体验美丽‘冻’人的过程,多备件暖衣,保护一下自己是必须的。”</p> 《扇儿舞》刊登于2013年12月16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银杏叶黄满地金”,照片摄于作者居住的小区。<div>  作者自述:“风起时,银杏叶落满地金。”编辑点评:“小扇子旋转着一片片扑向地面,尽管最终是‘凋零’,但这个过程还是很美很浪漫。”<div>  这是张编辑约稿作品,当时,“互动·影像”需要画面表现金秋的有银杏出现在画面中的照片,大概是手头没有合适的,时间可能也紧,于是徐玲就给我打了电话约稿。隐约记得徐玲还曾提示离我家近的同济大学所在的四平路上有一长排银杏树,但我知道当时新载不久的银杏树截头去枝的并不很漂亮。于是我想到小区年年开得令我心动不已的一片金色银杏林,拍下发去后,果然被采用了! </div></div> 《龙飞凤舞》刊登于2013年12月24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照片摄于和平公园。<div>  自述:“空竹抖起来,舞步跳起来,各位观众,正在演出的节目是《龙飞凤舞》。”编辑点评:“看花眼,乐翻天。”</div> 《花盔》刊登于2014年4月2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这是为期三周、名为“人树缘”的主题征集活动,投稿时的题目为“照樱花”,照片摄于同济大学。从这期起,执行编辑变成了袁媛。<div>  作者自述:“全神贯注拍樱花,不料满树樱花已映入头盔,头上五彩缤纷,俨然樱季‘花魁’。”编辑点评:“拍花人入情入境,樱花也忍不住悄悄投下满怀情意的目光。”</div> 《空中嬉食》刊登于2014年4月18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这是栏目专门推出的“拍鸟语花香,秀生态上海”专题照片征集活动之一,收到了诸多拍客的投稿。照片摄于大宁灵石公园。而这期开始,责任编辑变成了高艳,执行编辑是袁媛,之后都是她俩搭档。心里曾暗暗挂念常煜华和徐玲升职了吧?<div>  作者自述:“鸟儿姿态无比优雅地腾飞在半空中,细细啄食着诱人的小果子。”</div> 《雀迷樱花》刊登于2014年4月22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投稿时的题目为“樱花雀迷”,细品,《雀迷樱花》更好,照片摄于同济大学。<div>  作者自述:“樱花太美,鸟儿也要凑近了欣赏呢!”编辑点评:“这样的画面,让人恍若欣赏到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div>  这张作品发表时,执行编辑是袁媛。照片发表后,记不得是袁媛还是徐玲(实在是不认识她们、也分不清楚后来加我的昵称为“玖月牙晓”的网友是不是她们中的某个)给我来了个电话,说,非常喜欢你的这张《雀迷樱花》,给编辑部的大伙儿看了,大家都非常喜欢,编辑部所有人的电脑屏保都换成了这张《雀迷樱花》!说得我心头真是美滋滋滴!</div></div> 《糖葫芦》刊登于2015年2月17日《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照片摄于豫园。<div>  作者自述:“红艳艳的糖葫芦让心情瞬间‘来电’。”编辑点评:“甜蜜是记忆深处最浓烈、最难忘的年味。”</div><div> 2015年2月17日新年过后,《新闻晨报》“互动·影像”栏目,消失了。我明白,手机等网络新媒体的涌现,极大地压缩了纸媒生存的空间,这个深受我喜爱的精神乐园将一去不返。但我从心里深深地记挂着这些从未谋面的晨报编辑们,感谢他(她)们对我作品的青睐,衷心祝愿才华横溢的他(她)们在新的岗位上幸福快乐地赢得新收获!</div> 《海棠经雨胭脂透》刊登于2011年5月14日《杨浦时报》。 《飞越云海》刊登2012年2月21日《杨浦时报》,这是帮女儿投的稿。女儿拍摄于2009年8月23日“上海知青赴延边插队40周年活动”后的返程飞机上。 《春江雾锁舟自横》刊登于2012年3月2日《杨浦时报》。照片于1992年3月26-4月1日期间摄于浙江丽水大港头。<div><br></div><div> 2021年6月7日完稿2022.1.23改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