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一):名声在外的27中学91.2班

沈阳游侠

<p class="ql-block">岁月无声,三十年弹指一挥间。高中毕业后不知多少次翻看过同学留言簿,查看毕业照中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当年校园里的点点滴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依然历历在目,也许我们想念的不是那简单的纯真的三年,而是和伙伴们一心一意一起奋斗的日子。全文约3600字。</p> 一所好高中可能是成功的起点,还是从我们这届当时的中考——八八年说起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时沈阳市市内五区的省重点高中包括:和平区的20中学、育才中学、铁路中学、回民中学;沈河区的二中、27中学;皇姑区有省实验、120中学、朝鲜一中、11中;铁西区是四中和31中;大东区是一中和五中,共14所。省实验和二中是一个档次属省批提前批次,按录取分数线来看20中学、育才、27、120、一中、四中较接近,是一档,其余学校又一档,一中、四中、二十中学的文科相对理科底蕴要足。那时的中考考生可报考三所省重点高中,第一志愿没被录取的,第二志愿的省重点高中是要在它的分数线上提档十分才能录取的,而不是现在这种一分一清制又有指标到校的,现在貌似学校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录取上的差距,录取分数线上难以逆袭?当时大家都有机会捡漏,录到一些好学苗,就像战国时代一样,群雄并起,看各自教学水平、学生的努力程度,都有机会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一时瑜亮。这里要特别提到我的母校——<b>沈阳市第27中学</b>,顺便再普及一下校史。由于当时沈河区一直只有27中一所省重点高中(二中是提前录取批次),所以入学录取分一直偏高,不像别的区都有两所以上的省重点竞争、分流,每年都有考上清北的;记得当时大东区的五中也挺不错的,和一中分数分差只有个位数,不像其他区的省重点高中之间有梯度无碍兼报,第一志愿报了一中后再报五中的话,纯属浪费一个志愿,要么直接考上一中要么双双落榜。八八年有些中学变成了完全高中,有些则变成了完全初中,转型完毕,那时高中的编制是48人一个班,多数是招生384人八个班,少数是招192人四个班,招六个班的很少。我们这一届,1988年就录取分数线而言,同档次学校里面,27中学只以一分之差低于育才中学,但育才只招了四个班,人数少了一半啊。下一届的八九年起,沈河区的三中恢复原名同泽高中的同时也成为了省重点高中,九十年代中后期,铁西区、皇姑区先后得益于商品房的开发,人口迁移红利,以31中为代表,一些学校得到迅猛发展,1999年起20中学从此超过了27中的分数线。2000年5月,27中学<b>“独得恩宠”</b>被选中成了“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试点学校”尝试教育改革,先后与一些外国的大学、高中建立合作关系,吸引外资合作办学,就像现在育才和二中的“中加班”“国际班”,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大学疯狂扩招,出国留学热,学费从百来块变为大几千,公办教学的认可度以及参加高考学生的认可度降低,考生和家长自然会针对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抉择。众矢之的,结果就是沈河区的优质学苗直接流失跨区报考,27中学的录取分和学苗水平剧降,高考成绩也落后于市内原来在同等档次的学校,最受益的就是离得近的一中和20中学。这种事儿只一次就能毁掉学校几十年攒下的根基!27中学就此一蹶不振,倒了牌子!若干年后,谁还会记得当年27中学曾经的辉煌?何故兮风光不再?<b>在此发声为27中学正名才是独立撰文的主要初衷!</b>看看如今27中学的排名、新生的位次、高考的成绩,让我们这些老校友、退休的老教职工们脸面无光难以启齿啊,历史不该被遗忘!后来沈阳市的初中学校推行过的“校中校九千班”模式,显然是吸取了教训,一个区内几所学校同时执行,不会成为靶子不会单打独斗。 <p class="ql-block">邓拓题字的牌匾、校徽</p> <p class="ql-block">记得八八年入学后不久的九月下旬,学校贴出了八八届学长的高考大红榜,榜首是两个考上北大的,那时清北每年在辽宁省也就招十二、三人,还有两个考上科技大少年班的,上红榜的有180来人,估算录取率应该是接近95%了!好像比二中考的好,相当高的录取率,八十年代啊,当时我们新生也跟着激动、自豪,通过红榜第一次知道了更多大学的名字。八九年五一劳动节27中学成立了校友联谊会。</p> 27中学1965年之前的原校址万泉街 八九年五月一日27中学校友联谊会成立 时任校长赵学勤(左三)副校长张中正(左一),中间白发者是首任校长赵家实先生 我们高一高二时的学费是5元,高三时学费涨到了20元,团费一直是每个月五分钱,团支部刊物是《辽宁青年》。我们班入学时排座位,前面的不知何故是按男女、女男、男女、女男起的头坐下的,不是当时常规的自己左右两边都是异性,老师也没纠正,后面就默认这种坐法继续下去,再后来自己同桌的俩人换来换去的老师也没管过,三年下来,个人认为这种坐法对于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前后座加上邻排六人性别相同,尽快熟悉、研究个问题太便利了。我们的教材是人教版的,数理化是甲种本,估计乙种本是普通高中的教材。初中可以靠记忆靠刷题,高中就是靠理解靠变通,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明显不同,比如物理,初中和高中的物理完全就像是两门课。英语课是英语授课为主,上新课之前得预习提前背单词背音标考单词,最后得用英语讲诉一遍课文梗概结束一篇课文,对于我这个初中英语几乎是自学的,底子薄瘸腿偏科的,感觉就比较吃力,幸运的是我的同桌是英语科代表,开学分桌后就曾和同桌打好招呼说互相学习,“我的数学化学还行,英语请多指教”,抄笔记是经常的,一堂课得记三四页笔记呢,跟不上,高一上学期差不多都在适应、追赶,大概率也是她推荐了有本初中的疑难解析的辅导书有用,从小测验一分两分的稳定增长到及格到也曾偶露峥嵘,最打脸的是第一次期末考试排榜,同桌班级年级排名均排第一,还好有立体几何一科分数高于她,吹过的牛,没有颜面尽失。高一高二时每天最多六节课是老师授课,其余时间自主学习为主,作业也不多,记得那时班里普遍自行买了XX科精编、XX重点难点解析两种教辅书,其他的教辅书新华书店里也没啥,偏好解答精编上的C类题。八九十年代被洗脑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高一文理分班时,估计很多人是被氧化还原反应那章的化合价配平方程式或者力学分解弹簧摩擦力啥的整迷茫到怀疑人生,知难而退选的文科吧?也有是不愉快的班主任施压下的选择。 数学精编—代数 化学精编 至今还能张口就能背出头三段的高中英语第一课 <p class="ql-block">高中是学习精力最旺盛的阶段,贯穿三年,学习是主旋律,刷题,书桌上也曾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做不完的模拟题,是否有过失落、坚持、自我否定、焦虑、迷茫、压力、动力等等感受的,各位自己来勾选多选,高中是刻骨铭心奋斗的三年,是充实的三年。对我个人的学生时代来说是唯一一段主动学习的一个阶段,谈不上刻苦,没起早也没贪黑过,小说热门剧热门节目正大综艺的照看,学习时常听着磁带、电台广播,《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等现象风也冲击着校园里的我们,即使高三也很少熬到十一点,劳逸结合的也是畅玩的三年,主要是时代不同吧,没那么多压力,比较宽松。学校也好,班级也好,适合自己最好。很荣幸班级的学习风气特别正,学习氛围无比浓厚,竞争激烈,三年里大大小小的考试,每逢排榜都会有黑马杀入前十,除了第一名学霸位置(高一的那个同桌)不可撼动之外,印象里也没谁能坐稳第二,甚至都没能做到蝉联一次第二名,得有二十来人曾进入过班级前十名,群英荟萃是一点不假。27中学没有重点班一说,也不调班,各班师资均衡,我班成绩在年级里是碾压称霸的状态,名声在外,高中三年最高兴的是班主任吧?我们给他挣下太多的荣誉和面子,要说当年班主任没膨胀,谁信啊?😄“这次题不难,八十分及格啊”、“这次九十分算及格啊”,既是定调也是激励,天外有天,多说无益,听说过当时二中的91.7班——数学实验班,他们更注重数理化的奥赛方向,久仰久仰,握个手。27中学的足球、男篮、女排、乒乓球、运动会、一二九文艺活动等也都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留下了美好回忆,小遗憾就是88年起冬季不再浇冰场,没了滑冰课。当然班主任也几次成功的成为我们搞团队活动的绊脚石。幸运的是我们的高中时代留下了很多照片,留下了难忘的瞬间。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同学是最真最纯的感情,值得终身回味……</p> 教过我们三年的老师有语文孙连生老师、英语李戈锋老师、化学马万昌老师;高三的物理张清芳老师,高三的数学郭老师,政治刘老师,教生物的陈玉环老师;教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李丛臣老师(他是带市里竞赛班的老师,教学另有一套,课上讲得不多,但能启发点拨你让你思考多种解题法,很有水平),还记得高一教代数的小宋、教科学人生观的崔毅、教物理的刘大军……感恩老师们<br><br>高中毕业后曾见过许多九一届校友,另七个班的都见过,他们不约而同的会真诚的说上一句“你们二班真好”,满满的羡慕之情,这是最欣慰的一句话。 <p class="ql-block">再回首恍然如梦,2016年夏天,毕业二十五年聚会时出的这张卷子浓缩了高中三年。</p> <p class="ql-block">很多东西经不住岁月的冲刷,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渐渐变淡直至消失。时光荏苒,东西南北,海角天涯,我们奔向各自的世界,高考之后就再也聚不齐了,但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一路我们曾携手并肩,用汗和泪写下永远。感恩青春有你,很幸运遇到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愿同学们各自安好!🙏</p>

中学

高中

老师

录取

一中

重点高中

学校

二中

三年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