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一个老人走了<br>——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br><br>今天一个老人走了<br>他走的如此匆急<br>来不及闻悉 “超优千号” <br>再获高产的消息<br>这是继单产 1004.38 公斤后的佳绩<br>他走的这般惊奇<br>为之辟谣竞有网络进行了两次<br>一次住院一次离世<br>很多人的朋友圈<br>有了一次“过山车”经历<br>91岁了不久前还工作在一线<br>袁老此生真是让人敬重仰止高山<br><br><br>九江德安走出的年轻人<br>在西南农院深造学习<br>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br>人生选择有时就是这么偶遇<br>他来到了湘西雪峰山下<br>开始与杂交稻相知一生的传奇<br>一九六七的一次意外<br>他把发现的变异株种子撒在田里<br>结果那个 “鹤立鸡群” 的植株<br>正是天然杂交稻从而开启了<br>水稻雄性不育试验的跨世纪<br>回应往昔为面对严重饥荒立下<br>“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的宏愿<br>敢质疑米丘林、李森科 “无性杂交” 理论经典<br>提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的论断<br>十年拼博,十年功成,十年磨砺<br>直到攻克 “制种关”<br>发表了重要论文两篇<br>他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br>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世界领先<br>推广种植累超90亿亩<br>杂交稻试验遍布<br>大江南北沙漠盐田<br><br>无愧于“共和国勋章” <br>名实为中国工程院院士<br>袁隆平的贡献之大不可喻言<br>作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br>他曾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br>还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br>他运用了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br>提出并实施了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br>荣誉不止于“杂交水稻之父”<br>天空还有一颗小行星以袁隆平命名<br>侠之大者,为国为民<br>袁先生深耕农业努力改善水稻<br>可说是为国为民国士无双<br><br>心中有人民人民就会把他放在心上<br>当代神农!<br>这是人民送他的形象称辞<br>更是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激<br>如今传奇已逝<br>神州大地的人们只把怀念<br>深深的留在心田<br>注:1、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br>2、1977 年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br><br><br><br><br></h3> <h3>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