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吉林文庙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南昌路2号,总占地面积16354平方米。与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b></p><p class="ql-block"><b> 吉林文庙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古典建筑群,其建筑仿皇宫之制,东西宽74米,南北长221米,有殿堂配庑64间,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三大主体建筑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辅助性建筑呈对称状排列,四周由3米高红墙环绕,正门前为长40米,高5米的照壁。吉林文庙的建立是清朝政府对汉文化传入东北地区的认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互通有无的历史见证。吉林文庙的兴建对满汉文化的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b></p><p class="ql-block"><b> 2006年5月25日,吉林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吉林文庙正门(南门) <p class="ql-block"><b> 由清代吉林提学使曹广祯题写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大字,分悬于东西牌坊之上,气势非凡。 </b></p> 吉林文庙侧门(西辕门) <p class="ql-block"><b> 吉林文庙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古典建筑群,其建筑仿皇宫之制,东西宽74米,南北长221米,有殿堂配庑64间,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三大主体建筑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辅助性建筑呈对称状排列,四周由3米高红墙环绕,正门前为长40米,高5米的照壁。吉林文庙的建立是清朝政府对汉文化传入东北地区的认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互通有无的历史见证。吉林文庙的兴建对满汉文化的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b></p><p class="ql-block"><b> 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墙称照壁。此墙比其余三面的墙高大、坚厚,长30米,高5米。据说当地不出状元不能将照壁辟为大门。因吉林文庙落成后已废除科举,所以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没有开辟正门,人们进出文庙只能走东西辕门。照壁前面东西建成有砖楼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二,以示路人对孔子的尊崇。 东西辕门呈牌楼式建筑,为木柱、锡顶、瓦盖,对开红漆大门,其上分悬吉林提学使曹广桢书写的"德配天地"、"首冠古今"匾额,每年的祭孔活动都要从此门进出。 </b></p> <p class="ql-block"><b> 泮池,是用青砖砌成,形如弯月,故又称月牙池。状元桥,是花岗岩石构筑的单孔雕栏拱桥,横跨泮池之上,据说只有状元才有资格从此桥上通过。 照壁旁边的状元桥。古时候,如果地方上哪个人中了状元,都要到文庙来拜孔子。因其荣耀乡里,名扬四方,还特意要在照壁中间开道门,以示纪念。在祭拜孔子途中,也只有状元才能从此桥通过,其他人只能绕泮池而行。可见状元身价之高。科举制度废除了,吉林文庙的状元桥从来没走过任何状元。</b></p><p class="ql-block"><b> 状元桥下的月牙池就是泮池。泮字古义指学宫,相当于现在的高等学府。古时中了秀才叫"入泮"。文庙建泮池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对中国教育事业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也有崇尚儒学、崇尚科举的含义。</b></p> 吉林文庙泮桥(状元桥) 吉林文庙泮桥(状元桥) 吉林文庙泮桥(状元桥)上的石狮子 吉林文庙泮桥(状元桥)上的石狮子 吉林文庙泮桥(状元桥)上的石狮子 吉林文庙泮桥(状元桥)上的石狮子 吉林文庙泮池 <p class="ql-block"><b> 吉林建城之初尚无孔庙,据《吉林通志卷一·圣训志一》记载,雍正二年(1721年)七月,办理船厂事务的朝廷官员给事中赵殿最上奏皇帝,请求在吉林建文庙,遭到了雍正皇帝的严厉训斥:"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与本习(武备)日以相远,惟赖乌拉(当时的吉林)宁古塔等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随着满汉文化的不断交融,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钦命修建永吉州文庙(吉林文庙的前身),再三叮嘱:"务令崇尚朴诚勤修武备之至意,实当永远钦尊"。据《吉林外纪》载,"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知州魏士敏建庙宇黉宫,诸制略备。"永吉州文庙建成后,兴办学校之风日盛,为满汉子弟读书求仕铺设了通道,儒家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推动了关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 永吉州文庙建成之初,在正殿悬有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此匾额应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后,由康熙皇帝书成,存于宫内的。此外,在嘉庆年间,又由嘉庆皇帝赐御书"圣集大成"匾额一块,悬正殿。</b></p><p class="ql-block"><b>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为国之大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改设行省,巡抚朱家宝和提学使吴鲁认为原有文庙简陋,不足崇礼,乃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关内考察文庙,决定在东莱门外(即今址)拓建新庙(即现吉林文庙)。</b></p><p class="ql-block"><b> 宣统元年(1909年)新庙落成,其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围墙均以以黄琉璃瓦覆顶。</b></p><p class="ql-block"><b> 1920年,经吉林省督军兼省长鲍贵卿主持历时3年进行了重修。至此,吉林文庙建筑布局完善。文庙四周红墙高达3米,南北长22l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54平方米。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建筑面积约l800平方米。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大成殿,在二进院落的正中,是全庙的中心建筑。面阔ll间(不包括两侧回廊)。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高l9.64米,双重飞檐、歇山式庑殿顶,黄琉璃瓦屋面,高浮雕式龙凤脊(正面九龙,背面九凤),九踩斗拱,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前有1 2根髹漆立柱,蔚为壮观。正门上方重檐之间原悬状元吴鲁所书"大成殿"匾额(现为赵朴初所书)。殿前方有大青砖铺砌的环有汉白玉雕栏的月台,正中下坎有汉白玉云龙浮雕。殿内正中原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朱地金木牌位(现为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和"十二哲"塑像</b></p> 吉林文庙棂星门和大成门 吉林文庙棂星门和大成门 吉林文庙大成门 吉林文庙大成门 吉林文庙东官厅 吉林文庙西官厅 吉林文庙名宦祠 吉林文庙乡贤祠 吉林文庙东掖门 吉林文庙西掖门 吉林文庙白山书院 <p class="ql-block"><b> 吉林文庙殿宇辉煌,气势轩昂。它建成于古曲建筑的成熟时期,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曲建筑艺术之精华,反映出当时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建筑水平,是一座完好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群。文庙主体建筑是大成殿。大成殿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塑像。两侧供列复圣颜子(名回,字子渊)、宗圣曾子(名参,字子舆)、述圣子思(字子思,孔子之孙)、亚圣孟子(名轲,字子车)等4配像。两侧还供列闵子(损,字子骞)、冉子(名雍,字仲弓)、端木子(名赐,字子贡)、仲子(名由,字子路)、卜子(名商,字子夏)、有子(名若,字子若)、冉子(名耕,字伯牛)、宰子(名予,字子我)、冉子(名求,字子有)、言子(名偃,字子游)、颛孙(名师,字子张)、朱子(名熹,字元晦)等12哲塑像。除朱子外,其余者皆孔子亲授弟子。大成殿北有崇圣殿,面阔7间,供奉孔子上五代父祖牌位,是孔子的家庙。</b></p> 吉林文庙大成殿 吉林文庙大成殿 吉林文庙大成殿前的记事碑 <p class="ql-block"><b> 最奇的是大成殿的殿顶,一般文庙都是绿色琉璃瓦,而此庙却是只有皇家建筑才能用的黄金色琉璃瓦,这不仅在东北绝无,就是全国也属罕见。</b></p> 吉林文庙大成殿屋顶建筑结构(一组) 吉林文庙大成殿石阶上的石雕 吉林文庙大成殿围栏上的石雕(一组) 吉林文庙崇圣殿 吉林文庙正门(南门)前广场立的孔子像 吉林文庙正门(南门)前广场立的孔子像 吉林文庙正门(南门)前的各级文物保护碑 吉林文庙侧门(西辕门)前立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以下是作者本人历次探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文庙时拍的旅游照片。 吉林文庙(到访时间2003年6月22日) 吉林文庙(到访时间2007年5月1日) 吉林文庙(到访时间2014年3月22日) 吉林文庙(到访时间2014年3月22日) 吉林文庙(到访时间2016年7月19日) 吉林文庙(到访时间2016年7月19日) 2008年4月23日,陪同湖南省长沙市向维政先生参观吉林文庙。 2012年12月12日,陪同浙江省绍兴市邱铁钢先生参观吉林文庙。 2014年3月22日,陪同辽宁省沈阳市朋友一行4人参观吉林文庙。 2016年7月20日,陪同湖南省益阳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朋友一行3人参观吉林文庙。 2019年1月11日,陪同四川省乐山市鲁珈瑜女士参观吉林文庙。 2021年4月24日,陪同长春市四位文保爱好者参观吉林文庙 <p class="ql-block"><b>跟着我一起看国保美篇系列</b></p><p class="ql-block"><b>(1)吉林市吉海铁路总站旧址(黄旗屯火车站)</b></p><p class="ql-block"><b>(2)吉林市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石头楼)</b></p><p class="ql-block"><b>(3)吉林市天主教堂</b></p><p class="ql-block"><b>(4)吉林市吉林机器局旧址</b></p><p class="ql-block"><b>(5)吉林市吉林文庙</b></p><p class="ql-block"><b>(6)吉林市阿什哈达摩崖石刻</b></p><p class="ql-block"><b>(7)吉林市丰满万人坑遗址(劳工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8)吉林市龙潭山山城</b></p><p class="ql-block"><b>(9)吉林市乌拉部故城</b></p><p class="ql-block"><b>(10)吉林市乌拉街清代古建筑</b></p><p class="ql-block"><b>(11)吉林市乌拉街沿江古城址</b></p><p class="ql-block"><b>(12)吉林市大海猛遗址</b></p><p class="ql-block"><b>(13)吉林市西团山遗址</b></p><p class="ql-block"><b>(14)吉林市东团山遗址</b></p><p class="ql-block"><b>(15)吉林市帽儿山遗址</b></p><p class="ql-block"><b>(16)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游击队遗址</b></p><p class="ql-block"><b>(17)磐石市余富遗址</b></p><p class="ql-block"><b>(18)桦甸市苏密城</b></p><p class="ql-block"><b>(19)舒兰市完颜希尹家族墓</b></p><p class="ql-block"><b>(20)磐石市小西山石棺墓遗址</b></p><p class="ql-block"><b>敬请阅读和关注我的拙文、谢谢点赞,欢迎评论和留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