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童年趣事·春节玩摔炮(文/尉文忠)

红旗漫卷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我们小时候在老家汾城尉村读书生活,感觉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事,就是春节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玩放摔炮。</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我们,大约是七、八岁,十来岁的样子,玩耍的东西主要是<b>小摔炮,也叫小炸弹炮,可以拿在手里,挥舞手臂迅速摔向地面,突然碰撞燃爆里面的黑色和红色火药的混合物后,会发出带着硝烟弥漫和特殊香味的爆炸声响。</b></p><p class="ql-block">这种小摔炮平时在村里有小摊贩摆卖,不过为了省钱能多买一些,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步行去七八里外的邻村北高一村会制作摔炮的人家,或是那里的小商铺和门市部,按照整大包的批发价买回来。记得有一年春节前,我自己和邻居小伙伴去邻村批发买回来一部分后,也学人家摊贩在村里的大庙和街上转卖,还能多挣一、两毛钱。可别小看这一、两毛钱,我们可以买一些铅笔、作业本和一分钱两个的米蛋蛋,<b>这在当时也算是挺自豪的事情,能让我们美滋滋地享受好半天。</b></p><p class="ql-block">整包的小摔炮,我们小孩子叫做“炸弹”、“炸弹炮”,大约是那种多半个香烟盒大小的白色软纸包装盒,叫做一大包,里面分装10小包,每一小包大约又分成6颗小摔炮。摔炮的价格,大约是每一大包一角钱,每一小包一分钱。我们往往在年前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问父母要下零花钱,舍不得吃零食,悄悄攒起来买炸弹炮摔玩。往往是三五个小伙伴,穿着过年的新衣服,大呼小叫地跑着,在一处公共的场所里一起玩,记得很多时候是在村里的大街上、大庙里,非常有意思,小炸弹炮往地上摔,你摔一个,他摔一个,只听得“嘣”、“嘣”的清脆响声,一声又一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在地上就会出现一个个暗红色的炸痕印。有个别小伙伴胆大一些,喜欢听大的响声,索性直接把整包的炸弹炮往地上或者是墙壁上使劲摔过去。当看到他抡起胳臂的时候,一群小伙伴已经吓得赶紧捂上耳朵,躲到旁边看小炸弹开花炸响。总之,<b>好像展示和比赛一样,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是硝烟弥漫,地上和旁边的墙上,一块红、一块紫的样子,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追逐打闹,伴随着开心快乐,伴随着无忧无虑。</b></p><p class="ql-block">春节是快乐的,比平时可以奢侈一些。过年时,我们那里还燃放鞭炮、花胡(提在手里点燃后能连续发出明亮焰火的纸带)、炮仗、“起火”(一种点燃后可以起飞一两丈多高的烟花类物品。有一种叫“两响炮”的炮仗,分上下部分,拿在手中点燃后飞向空中,可以间隔几秒“咣”、“咣”连响两声,很是有几分威风。<b>还有一种叫“三响炮”的炮仗更绝,分上中下三部分,拿在手中点燃后飞向空中,间隔数秒可以“咣”、“咣”、“咣”连响三声,清脆响亮,真是带劲的很,非常过瘾。</b>若干年以后,可能是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限制私人小作坊生产加工和销售烟花爆竹,在我们当地一带就再也见不到这种小摔炮的踪影了。</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一种打炸弹枪的游戏,也让我们至今回味无穷。那是一种自制的玩具,我们学着别人的样子,自己动手,用废自行车链条节、木板和铁丝做成,以火柴棒的红色磷头作为弹药燃料装填,瞄准目标扣动扳机击发后,会伴随散发出硝烟,听到轻微的“嘭”的一声炸响声,很是令人陶醉过瘾。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我们简单、充实、天真、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过去的农村,虽然物质贫乏生活艰苦,条件远不像现在殷实丰富,但是我们童年的乐趣确实有过很多,留下了非常美好而难忘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