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思更进,听课评课学为先 ——大港教师进修学校专家下校调研指导活动

以箭为翅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体现,都要通过课堂中师生的共同活动来彰显。我校在创建“生生互动,低负高效”课堂教学中,强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深化“学力教育”,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构建了“课前参与——课中互动——课后拓展”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出课堂教学七环节:“课前参与--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互动交流——练习体验——梳理建构”。各学科依据此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延伸出各自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高效、学生高能的目标。<br>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把握并运用好教材,落实课改理念,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真正融入课堂,2021年5月27日,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王德鹏主任与各科教研员一行10人,莅临大港实验小学开展了学校课堂教学指导工作。 <b>课堂教学 精彩纷呈</b><br> 伴随着清脆的铃声,进修学校的各位专家们走进课堂,认真聆听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体育、美术、科学、劳技等十门学科的19节课,19节课覆盖低、中、高不同学段,辐射五个年级。我校校长高相发、教学校长刘明会以及各处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以及同组的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专注倾听、认真笔记。做课老师们经过精心的准备、课前数次的磨课、修改,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耿爽爽老师执教的《虎门销烟》一课,从鸦片的危害到虎门销烟的意义,从鸦片战争的战败到香港的回归,学生情绪几经起落,哀痛、悲壮、气愤、自豪贯穿课堂。当一条条鸦片走私的数据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深刻意识到了民族的屈辱、鸦片走私的危害,以及禁烟的迫切;当一位位清军将领用自己的身躯挡住英军炮火的故事回荡在教室时,这些人物视死如归、奋勇抗争的精神已经在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当庄严肃穆的国歌声响起,全体师生起身目视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会堂时,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吾辈当自强的信念已经浸润到了学生的心灵。 <b>专家引领 高效提升</b><br> 无教之研空洞乏味,无研之教坐井观天。只有通过教研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迅速;只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才能让教师远离盲人摸象的境况。<br> 授课结束后,各科教研员对授课教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悉心的指导,学校骨干教师、同学科教师参与了评课。各科教研员从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突破到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环节:练习的形式再多样,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拓展延伸等。教研员们的肯定让老师们备受鼓舞,教研员们的指点让老师们更加明确了今后在教学上努力的方向。 课堂是有限的,成长是无限的。作为教师,只有我们自身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带领我们的学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作为学校,要努力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让教者会研,研者善教。<br> 此次下校调研活动是与学校沟通的一个良好平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学校教学整体水平提高,检验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检视出了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针对此次下校调研的反馈结果,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力争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学

教师

课堂教学

教研员

课堂

学生

进修学校

下校

学校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