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记历史与社会92学时培训

andelu

5.13初中历史与社会的92学时培训正式开始,第一天的培训主要在钉钉上展开,以钉钉直播为载体,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教授金海军和分别探讨了焦点问题,极大丰富了思政老师的素养,使我们收益良多。<br>上午我们听了金海军教授的《民法典及其热点问题》,民法典是初高中法律知识板块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两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金海军教授主要从民法典的诞生与贯彻实施、民法典的结构与主要内容、民法典若干热点问题分析这三面展开。首先,金教授详细讲授了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并强调了在社会中应该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这也是我们思政老师应该做的。其次,金教授展示了民法典的结构并列举了民法典的一些主要内容。最后,结合时政热点分析了相关热点问题。通过金教授的授课,我们更好地加强了对民法典的认识,增强了法治素养。 下午,我们听了中共浙江省党校的卜永光老师的《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大国外交》。首先,卜老师讲述了世界大变局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其次详细分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我国的对外战略,最后,解析新历史节点上中美关系的走向。这堂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中的状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第二天我们仍然是以钉钉直播的形式进行,有幸由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的仲帅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的李朝阳教授为我们讲授,让我们更深刻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政治觉悟。<br>上午,仲帅教授的课程为《新中国70年与道路自信》,课程主要由三个主要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为主线,分别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道路的探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次非常丰富的党史学习,让我们走进领导人和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想法和伟大实践。 下午,李朝阳教授的讲课主题为《学习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培育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李教授别开生面地由找鞋子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鞋子”是如何寻到的,由一般买鞋的步骤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买鞋,分三步最终“定鞋”。而买了鞋子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鞋是否合适中国人民,是适合的。最后,作为思政老师的我们,要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教授生动形象地为我们重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还为我们思政老师指出前进的道路,令人深思。 5.20日早上8:00诸暨市中小学思政教师“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改革与创新”92学分培训班学员远赴遂昌,开启了与浙西南革命老区的一场约会。 历经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这个被称作9山半水半分田的美丽遂昌,学员们集中驻扎在王村口镇。 在这里,我们整理行囊,更换红军装,学员们很快完成了从培训学院到红军的角色转换。 下午,在教官的带领下学员们进行了“前方有难,后方支援”、“大浪淘沙”、“整理军容军姿”等一系列游戏拓展活动。在竞争与合作中,考验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使大家深刻领悟到:一支团结、智慧、乐观、向上的“革命队伍”,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攻破一个个“关隘”,打赢一场场“战役”。<br> 和平时期不需要我们立即征战沙场,但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更需要继承先辈的“红色品质”,传承先辈的“红色基因”,与时俱进,不负历史和未来的厚望。 晚上,全体学员在文化礼堂聆听了丽水市教育局党史教育讲师、德育名师刘永贵老师给全体学员作《中国共产党和民族精神》为主题报告<br> 刘老师以时间为轴,梳理了建党百年路上,形成的一系列宝贵民族精神,从建党前的“五四精神”到“红船精神”,从“井冈山精神”到“古田会议精神”……再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丰富内涵,是值得我们代代传承的“传家宝”!学员们认真听讲,满满都是笔记。 5月21日早上全体教师在九龙口吃完早饭,集体坐车前往王村口。<br> 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在当地干部培训基地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工农红军在此地开展革命,建立根据地的相关历史。接下来,我们在纪念馆前的广场集体合照留念。<br><br>王村口村是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长期在此战斗,建立了浙江第一块红色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忠诚使命、求是奋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1935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粟裕、刘英的率领下,红军挺进师在龙泉、庆元、景宁、松溪、政和、寿宁、泰顺一带往返作战,先后打了大小几十仗,歼灭了一批保安团和地主武装。红军一连串的胜仗令敌人震惊,国民党当局立即调兵遣将,企图消灭挺进师。4月23日,红军挺进师进驻斋郎村。<br> 4月28日,这支当时只有538人的红军部队,击溃敌军3000余人的进攻,创造挺进师战斗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共毙伤敌人300多人,俘虏200余人。 斋郎战斗是红军挺进师挺进浙闽边后所打的关键性一仗,红军自此打开进入浙西南开辟游击根据地的通道。<br> 如今,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顺着斋郎战斗的大型场景复原,人们仿佛还能看到7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曾经的红军挺进师,就是在这里,直面着穷凶极恶的敌人威胁,前赴后继,奋力歼敌,成功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随后,我们来到了月光山公园,深切缅怀粟裕将军,会场庄严肃穆,学员们还重温了入党誓词,立誓真正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br> 从月光山公园下山,我们继续挺进,在挺进师师部旧址、蔡相庙、宏济桥、刘英,粟裕纪念馆等革命旧址进行了参观学习。 此行还参观了新农村的典范住龙村和古村落独龙村,住龙村是个美丽的新农村,一花一草皆透露出当地居民满满的幸福感。独龙村则刚好相反,给我们留下的是古朴素雅,历史悠久、文人辈出的印象,新农村的和谐美丽,古村落的完整保存,无不体现了遂昌人民的包容与自信。 5,23日上午8:30,我们在文化礼堂聆听了遂昌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学校毛卫华校长作《有才才会有位-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的主题报告。毛校长强调“不涵盖国家价值观的教育,毫无价值,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才是真正的核武器!”,同时毛校长还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告诫我们青年教师要“逼自己成长”,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做学习型教师。 会后,稍作休整,我们参观了遂昌竹炭博物馆,这一行我们了解到竹炭产业和茶叶、休闲旅游是遂昌农村的支柱产业,遂昌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拥抱现在的美好生活。随后我们驱车返回诸暨,遂昌之行圆满完成,收货满满! <br>5。26日,中小学思政教师92学时学员们来到明德小学聆听了宁波大学音乐教授沈浩杰老师的《从歌声中学党史、感党恩》。<br><br> 沈教授说:“百年来,人民的歌声凝聚成了党的伟大历史。歌声是历史,也是带泪的心声;他凝结着苦难与幸福,意志和力量,文化和美景。它是时间隧道,感情桥梁,让我们瞬间贯通历史,感受先辈的情怀。一首歌,一课种子,一旦种下,便将感动一辈子。 沈教授以时间为线索,从歌唱共产党成立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开始介绍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象征《国民革命歌》到”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到探寻中国革命的道路到史无前例的长征中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过雪山草地》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到一首改变历史的歌曲《松花江上》到《黄河大合唱》到伟大的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合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细节娓娓道来,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学员们不仅被沈教授的音乐素养所折服,更佩服他对党史的专业解读,跨界从音乐角度给我们讲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极具煽情色彩,动情时刻很多学员被沈教授讲的革命故事感动,眼泪止不住要流下来! 时间非常紧凑,用完餐后学员们就开始用休息时间练唱红歌,每个组都非常认真,显然大家对沈教授的演讲触动很大,都希望表现出自身最好的一面,这就是一种点燃吧,整个现场燃爆了! 12:10分,下半场准时开始,组员们在沈教授的伴奏下分组演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两首歌曲。随后,沈教授的讲座继续,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东方红》讲到抗美援朝时期《我的祖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到改革开放时期《在那希望的田野上》到社会主义逐步确立时期的《春天的故事》到香港、澳门回归时期的《七子之歌》到2008年奥运会的《你和我》、《北京欢迎您》。沈教授以极其清晰的思路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带领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尤其是讲到周总理时候,演唱的《绣金匾》让学员们非常感动、潸然泪下,大概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活动接近尾声,沈教授警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最后,在沈教授的提议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活动顺利结束。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深刻感受了党的革命历程,深受鼓舞,更有自信也更有力量! 今天初中历史与社会92学时培训的学员们在滨江初中参加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改革创新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创新”为主题,先后有4位年轻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兼具思想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br>  首先我们听了赵家镇中何莹荧和明诚初中金伊莎带来的同课异构《基本经济制度》,课堂上学生通过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能够知道该制度对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维护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等方面的重大贡献、进而知道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增强学生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提高政治认同。两堂截然不同的课,最后都能深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课堂核心素养,可谓殊途同归! 第三堂课是由姚江镇江藻初中钱耀熠带来的《国家权力机关》一课,课堂导入环节钱老师直接开始了对学生直击灵魂的拷问:“谁是你家掌权人,掌权人是如何产生的,掌权人掌什么权力?”,课堂氛围立刻活跃了起来。随后以小及大,引出本课主题,最后以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等,深入浅出,颇显教学功底。 第四堂课是暨阳初中蔡易沩带来的《公平正义的守护》,蔡老师的课堂真可谓头脑风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课堂氛围极其活跃。围绕公平、正义为主线,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智慧抉择伸张公平正义,形成正确价值判断。 随后,是王鑫伟、宣国荣、金小刚三位资深评委老师带来的精彩点评。三位老师分别指出了四位教师整堂课的思维脉络、课堂亮点以及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最后,教研员徐琼霞老师回顾了整个活动,对四位年轻教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她高屋建瓴,提出思政课堂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徐老师还提出思政课堂改革的小目标,进一步提升法治课堂的核心素养。 30日,我们又分别听了三节优秀的视频课,分别是顾斌老师和朱华青老师的同课异构《青春有格》,冯霞老师的《有梦就有力量,共筑中国梦》 会后进行了精彩的课例研讨与教学交流活动 5.31日早上,每个小组分别进行钉钉视频汇报,讲述各自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案。大家精心准备,展示各个小组学习探讨的成果,为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