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四十载——我和我的安顺师专78级中文班同学们

沙岚

<p class="ql-block">这本《蓦然回首四十载》,是2018年9月1日,在安顺学院举行原安顺师专78级中文班进校四十周年座谈会后,由资深报人文龙生、我和其他同学共同编辑的一本活动纪念册。它集中反映了到场的36个同学,满怀感恩深情,回到阔别40年的母校,寻觅往昔在风景如画的娄家坡湖畔吟诵诗文的踪迹,畅叙当年同窗趣事友情,惊叹学校旧貌变新颜,祝愿母校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安顺学院(原安顺师专),追本溯源,其源头可从1938年的“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黔江师范学校”的创建算起。之后,学校经过多次变迁易名(黔江中学、国立黔江中学、安顺师范学校…),终于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以“贵阳师范学院安顺大专班”的名义招生。</p><p class="ql-block">原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为黔江中学题词和题写校名。</p><p class="ql-block">1946年,黔江中学髙二班全体师生合影。</p><p class="ql-block">1949年,省立安顺师范学校高师首届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校址、校门的变化:1938年始办的校址在今安顺金钟山下,从1977年至今的校址在娄家坡娄湖畔。</p><p class="ql-block">2000年前的原安顺师专校门。</p><p class="ql-block">鸟瞰学校如画新貌。</p><p class="ql-block">安顺学院西大门内,任继愈先生题写安顺学院校名。</p> <p class="ql-block">我和无数个共和国同龄人一样,异常清楚地记得发生巨变的那个年代: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四人帮”倒台;1977年,国家决定恢复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570万人报考,录取数为27万人,占4.6%;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数为40.2万人,占7%;这两届大学生分别在1978年3月、9月入学。高考制度的恢复,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拐点,也是千百万个人生的转折点,尤其对我们这批历经辛难困苦的“老三届知青”来说,踏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无异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此开启了人生新征途。</p><p class="ql-block">我在那年的9月,离开了插队和工作八年之久的全国最贫困落后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躇蹰满志地踏进了黔中最高学府—贵阳师范学院安顺大专班,1980年5月7曰,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名为“安顺师范专科学校”。</p> <p class="ql-block">1978年底至1979年,在“知青大返程”浪潮下,刚进师专不久的唐学敏同学毅然决定退学,以一个关岭县上海知青的身份返回上海。图为一班全体同学为他送行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班万龙生(后排左三)、粟星同学(前排右一)参加了学校宣传队。</p><p class="ql-block">78级英语班罗明威(后排左六)、77中文班卢永康(后排右二)及其他同学也参加了宣传队。</p><p class="ql-block">侯祖农老师(后排左四)担任宣传队艺术指导。</p> <p class="ql-block">一班“四巾帼”:贺光辉、敖明玉、王信琳、胡安娥(以年龄为序)同学合影于1979年5月5日。</p> <p class="ql-block">1979年夏,与欧发奎、张朝明同学游黄果树。</p> <p class="ql-block">两张珍贵的传世之作:二班“十姐妹”像。</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蹇先艾先生来学校讲学。</p><p class="ql-block">上图:围着蹇先生从左到右是:何刚、聂舒元、张朝文、袁周、杨永明、宋洪宪同学。</p> <p class="ql-block">二班全体同学到安顺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革命业绩。</p> <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学校举行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田径运动会。我班同学老当益壮,群情激发,在参加多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英语及理科班所瞩目。图为在校运会开幕式前合影。</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学校举办板报比赛,我们中文一班二班分获冠亚軍。一班撰稿者有阮青松、雷华熙等同学,个个文采斐然。</p> <p class="ql-block">“一班刘翔”:罗西恒同学荣获恢复高考后的安顺师专首届运动会中长跑1500米、3000米双冠军。</p> <p class="ql-block">田径运动会上,二班同学也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看,和一班比,那时他们多英气逼人,青春靓丽啊!</p> <p class="ql-block">曾敏同学的“学生证”。</p><p class="ql-block">我的“毕业证书”。多说一句,毕业前夕的一天,我被侯祖农老师“捉”住去写“毕业证书”,所以,78中文班每个同学的毕业证还是我填写的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8级中文虽设两个班,但同在一个教室上课。77、78两届学生中,夫妻同校、两代人同读现象,在当时那个特殊年代并不鲜见,但仍然从毕业照中可以看出,两班年龄悬殊、身份经历迥异。一班是农村里来的多,“老三届知青”多,已婚的多,被戏称为“胡子班”,最大年龄34岁;二班同学则绝大多数是应届生,青春靓丽,嫩稚可爱,毕业时最小才18岁(猛舟)。</p> <p class="ql-block">1980年10月,被荒唐分配在安顺县双堡区属小学的部分中文班同学(从左到右:曹继敏、牟保安、田秀花、谢建安、我)和数学班杜征江、英语班张自力同学合影于双堡。</p> <p class="ql-block">上图:经同学们据理抗争,在安顺地区教育局的过问下,从1981年3月起,原分配在安顺县双堡区属小学中的78中文班14位同学先后离开小学,重新分配到县师范和县属中学。我和谢建安同学被安置在宁谷的安顺县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二排右四是先我一学期分来的77级中文班姜芬同学,三排右一是我。</p><p class="ql-block">下图:安顺县师范八二届中二(2)班师生合影。一排右一是我,右三是建安。</p> <p class="ql-block">1996年8月8日,师专举办《安顺师范学校1949—1961届师生首届联谊大会》,“颂母校功绩叙师生情言话同窗年华。”</p><p class="ql-block">一排右五、六、七、八为罗启明、沙岚、方洪政、王教昌。</p> <p class="ql-block">1998年5月7日,我班部分同学来到母校,参加建校60周年联谊活动。</p> <p class="ql-block">师恩难忘。1998年夏,部分同学在贵阳看望班主任罗南、赵松泽老师夫妇。</p><p class="ql-block">前排自左到右:詹跃华、王康林、甘清志。</p><p class="ql-block">后排自左到右:万龙生、姜再阳、赵松泽、罗南、沙岚。</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5日,部分同学来到学校,举行“七八级中文系,二十年重相聚”活动。</p> <p class="ql-block">2000年10月,范允龙书记调任安顺师专党委书记后,我和建安、徐敏(八二届中文班校友)承担起了安顺师范学校党务、行政、教学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图为我们三人在规划商讨学校发展计划。</p> <p class="ql-block">2002年4月28日,接受青岛扶贫贷款支助同学与学校领导合影。</p><p class="ql-block">从右到左:谢建安、沙岚、范允龙、徐敏、潘发义。</p> <p class="ql-block">2002年9月9日,安顺师范学校举行庆祝第18个教师节暨纪念安师在头铺建校20周年大会。</p><p class="ql-block">之前的8月5日,省政府下达《关于同意安顺师范学校并入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批复》,我作为短命的安顺师范学校的“末代校长”,转任师专党委副书记,建安调安顺市民族中学任副书记,徐敏调安顺市电大任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2006年10月在贵阳举行的“安顺师专校友联谊会”。原师专校长杨和老师、王惠业老师、张承鹄校长、令狐荣涛副校长出席了联谊会。那时我也忝为校领导之一。</p><p class="ql-block">中文班合影时,多了一位77级“师姐”姜芬。就餐时,中文班自然就坐在一起。自左到右:正东、明灯、姜芬、我、西恒、启明、龙生、华熙、再阳、志强。</p><p class="ql-block">从外地赶来参加联谊活动的万龙生同学,回到安顺后,和侯祖农老师及其他同学一起,参观了安顺AAAAA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p> <p class="ql-block">2007年1月,志强兄和我游厦门鼓浪屿、泉州圆通寺。到深圳看望学弟万龙生(在其家拍照留念)。龙生带我俩游深圳“海上田野”。</p> <p class="ql-block">2007年3月,我们中文班部分同学和物理班曹文黔、王立克两同学夫妇共游“云山屯”。文黔、立克是中文班的“编外”同学,多次参加中文班的聚会话动。特别是文黔,实属摄影高手,集体活动时,他是忠实的摄影“志愿者”。但这张照片,是曾敏同学的夫君小楚拍的。</p> <p class="ql-block">2008年8月2日,中文班同学来到母校,举行进校三十周年联谊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院领导在头铺的“安顺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与毕业生合影。两个月后,即2008年8月,我便提前半年卸职返回上海(2009年2月正式退休)。</p> <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16日,同学们再次返回学校,参加“安顺学院(原安顺师专)七八级中文班毕业卅周年座谈会”。受大家委托,我在上海起草了感恩辞初稿,经同学们集体讨论,修改润色定稿后,由何刚同学负责找人装裱,后在座谈会上呈献给母校,以表达我们七八级中文班全体学子一片感恩之心。院党委书记李彦西、院长李建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规划。</p><p class="ql-block">会后,学校新老领导、当年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大家亲切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8日,群主冯文静同学诚心安排在虹山湖畔,让我当一回“洪长青”,弄得我受宠若惊、喜不自胜。</p> <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15日,部分同学欢聚于贵阳“瀚林德苑”。杨和、王惠业、杨淑兰、赵松泽老师也应邀参加了聚会。</p><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30日,部分同学相聚于安顺“小四川宴会厅”,初议明年纪念进校40周年活动方案。</p>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20日,部分同学欢聚于贵阳瀚林德苑宾馆。八位如花如玉的女同学,个个花枝招展,艳丽无比。相比之下,男同学穿着太素,有点过于严肃守旧。记得以后和女士们出来玩,要注意协调合拍啊。</p> <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19日,詹跃华、宋洪宪、汪励丰、曾敏夫妇和我去贵阳花溪看望许家骅、郭琦老师夫妇。二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19日,我约姜芬、俆健、牟保安同学再次上门看望二老。</p><p class="ql-block">在许老师书房里,挂着一张有夏其模、钱理群、袁本良、侯祖农、刘世泽等老师和他的合影。我们久久伫立沉思着,这是一群多么德高守正、治学严谨、才华横溢的好先生啊。可惜其中已有两人驾鹤西去了。</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1日,中文班36位同学重返母校,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原安顺师专七八级中文班进校四十周年座谈会”。学院罗书记、郭院长及有关院部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亲自带队引导大家参观校园,介绍学校愿景规划。我和何刚代表与会同学致感恩辞。,在校园里,我们拍下了集体照和很多精彩场面,见证了美丽校园的巨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在学院聚餐后,文龙生同学带大家去参观当年毛主席曾经点赞过的贵州唯一的合作社小山村—镇宁马鞍山。龙生的趣味故事,秀花的荤段子,把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乐不可支。</p><p class="ql-block">托龙生的福,我们喝上了醇厚甘甜的莿藜酒,吃了一顿地道正宗的“八大碗”农家饭。</p> <p class="ql-block">1、志强兄胜似亲大哥。在师专读书期间,几乎每逢周日,都要到他家讨教知识经验,且必蹭饭而归。工作后,如遇烦难之事,也都要到他那儿倾吐宣泄、问计于他。</p><p class="ql-block">2、我和志强兄在贵阳与曾敏、何红娇、秦原同学合影。秦原是紫云县人,和我算是半个老乡。</p><p class="ql-block">3、姜芬也是一个爰好收藏的玩家。她在参加77级中文班毕业40周年活动后即与我去参观石展,还到安顺花鸟市场买了一些宝贝。</p><p class="ql-block">4、2020年8月,吴兴贵同学偕夫人陪我和老伴畅游“万峰林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5、2015年4月,游香港、澳门返程至广州逗留半天,打电话给“三妹”王信琳同学,她接讯后就赶来了,还热情招待了一顿“广式下午茶”。</p><p class="ql-block">6、2019年4月,随安顺亲友到平坝马场上“大众坟”,意外在“云漫湖”遇到多年未见的王炳新同学。他早改姓“曹”,算起来和我这个上海人沾点亲呢。</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25日,在安顺学院领导支持下,由艺术学院、校友办、离退休干部处具体组织,举行了《沙岚同志书法汇报展暨向母校捐赠图书》仪式。安顺市各界朋友,学院领导、教师、学生,市电大徐敏校長及中文班何刚、冯文静、段似兰、志强兄等前来观展捧场。</p> <p class="ql-block">2019年,我正好七十周岁。为表达一段自己在安顺紫云下乡插队的知青情结,对师尊和母校的感恩,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悟,以及致谢同窗学友和各界朋友的深厚友情…,就草就了一本拙作《蓦然回首七十载》,并把它作为一份心意赠送给学校、老师、同窗好友和我任过他们班主任的老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安顺籍国民党名人“谷氏旧居”修缮落成。王猛舟、冯文静、段似兰、谢建安同学与恩师袁本良、邸文霞老师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安顺市文联、市地戏协会和吴传双老师的支持下,2020年7月18至19日,《地戏韵•笔墨情•沙岚先生书法展》在“苗岭屯堡古镇•大明味所”举行。安顺市各界朋友及我们中文班同学纷纷前来捧场观赏。</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我们在“苗岭屯堡古镇•大明味所”组织了中文班毕业40周年座谈会。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消退,但仍有几位远在外省市且多年未见的毕长元、万龙生、罗西恒、甘清志等同学赶来参加。詹跃华同学身体不适,由其儿子驾车赶来与会,晚饭也不吃就赶回贵阳。特意要与大家见面聊上几句后就返回贵阳的还有宋洪宪、姜再阳等同学,真是情义深长无价。</p> <p class="ql-block">在参加了纪念毕业40周年活动后,同学们来到了重新规划修建的“娄湖湿地公园”。40年前,这里就是大家清晨夜晚或课余饭后,散步聊天、吟诵诗文的心仪之处。</p> <p class="ql-block">何刚兄弟退休前后都是一个长袖广舞的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作为班长,待同学好客大方,曾有三次邀请大家去“百年婚宴•稻谷香”,享用高档菜肴。去年,他和夫人还邀请段似兰、何平夫妇和我去普定“农耕庄园”吃烧烤。</p><p class="ql-block">最使我感动的,他曾在2013年跑到上海金山来看望我。</p> <p class="ql-block">1、汪励丰展开双翅,要飞了!</p><p class="ql-block">2、两个戴着墨镜、装束奇俊挺拔的女侠。</p><p class="ql-block">3、“沙和尚”要学当“猴哥”。</p><p class="ql-block">4、我戴着华熙的帽子和西恒兄弟合影,多少有点腔调吧。</p><p class="ql-block">5、五比三。</p><p class="ql-block">6、当代四大美女。</p> <p class="ql-block">建安退休后,也不忘初心,乐于奉献,担任市关工委负责人后,多次下乡镇,到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工作。</p>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我参加了《我们这一代》上海知青大本营举办的“迎春楹联大赛”,荣获“牡丹奖”、“最旺人气奖”两项第一。</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贵州修文县知青叶辛为我颁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正准备对“美篇”作最后一次修改之际,获悉原安顺曰报副总编辑、二班文龙生同学,在近日参加了安顺市组织的“百名五老百校讲党史主题宣讲团”,奔赴市一中,以《陈曾固光彩夺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题,用朴实无华、饱含感情的语言讲故事,生动而详实地诠释了安顺籍著名共产党人陈曾固,和王若飞一样,是从安顺走出的革命风云人物,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龙生对安顺籍共产党人前辈的宣讲,激起了全场听众良好而热烈的反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光阴荏苒,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我们早不再是小鲜肉、妙龄少女,都成了大爷、大妈了。可这又有什么呢?因为我们是78级中文班同学。同学又是什么呢?同学就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相亲相爱的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同学两年相识相知,是千年修来的缘份:是金光灿烂的珍宝。让我们继续保持良好心态,珍爱自己,保重身体 ,互相关心关爱,保持联系,发挥余热,拥抱生活,做一个健康使者、智慧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