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园共育齐携手 共筑健康防护墙</p><p class="ql-block"> ——汉川市实验幼儿园全面预防传染病工作</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幼儿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在此,请各位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防范措施。</p> <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1-7岁儿童发病为主,病原体以 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p> 病程表现 <p class="ql-block"> 潜伏期:3-5天,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p><p class="ql-block"> 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体质好的幼儿有的不发烧或者低烧)</p><p class="ql-block">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上颚粘膜出现水疱。</p><p class="ql-block">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致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等症状。</p><p class="ql-block"> 温馨小贴士:</p><p class="ql-block"> 幼儿高热患病期,家长主要的任务是使用物理降温或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p> 传播途径 <p class="ql-block">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p><p class="ql-block"> ①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p><p class="ql-block"> ②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p><p class="ql-block"> ③生活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p>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p class="ql-block"> 1、疱疹部位不同</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在咽峡部位;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臀部通常都会有疱疹。</p><p class="ql-block"> 2、发病风险不同</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持续1-2周,可自愈。</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病情较轻,持续1-2周,可自愈;病情较重,发展为脑炎;有0.1%的风险发展为脑出血。</p><p class="ql-block"> 温馨小贴士:注意观察孩子手、脚、臀部有无疱疹,以防发展成手足口病。</p> 家庭防护篇 <p class="ql-block"> 1.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可以预防吗?</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但只要家长及早发现孩子异常表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绝大多数可以痊愈,家长们不必恐慌。</p> <p class="ql-block"> 2.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p><p class="ql-block"> 勤洗手:孩子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打喷嚏后,家长或看护人在跟孩子接触前,或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p><p class="ql-block"> 多通风:居室要经常通风;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 勤清洁:孩子餐饮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及地面、家具等表面要每周清洁;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p> <p class="ql-block"> 3.孩子一旦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孩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要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除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还应做到:</p><p class="ql-block"> 健康监护:家长及看护人要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咽部红肿、疱疹或溃疡等表现,应立即送医院救治。</p><p class="ql-block"> 家庭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让患儿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p><p class="ql-block"> 居家消毒:地面、家具表面、玩具等要每天清洁,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消毒1-2次。被患儿粪便、疱疹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清洁后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p><p class="ql-block"> 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治疗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内患儿要尽量避免外出,不与其他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p> 学校预防篇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为保障小朋友们的健康,我园近期也加强了卫生防控工作。 </p> <p class="ql-block"> 一、严格落实晨检午检晚检</p><p class="ql-block"> 每日做到三检:开展孩子入园晨检、午睡前午检,离园前晚检;对发现有异常症状的小朋友及时通知家长去医院就诊,并隔离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p> <p class="ql-block"> 二、认真开展消毒卫生工作</p><p class="ql-block"> 1.做好手部卫生消毒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们从洗手入手,引导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降低肠道病毒传播风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多种方式开展班级消毒工作。</p><p class="ql-block"> 每天用紫外线对班级空气进行消毒;班上的玩具、桌椅、水龙头、厕所等物品通过消毒水喷洒、浸泡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书籍、教具等不能泡水的物品通过阳光暴晒进行消毒。</p> <p class="ql-block"> 3.幼儿园还成立了传染病防控专班。</p><p class="ql-block"> 组织教师们利用本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对幼儿园进行了集中消杀。</p> <p class="ql-block"> 4.定期对公共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班级交叉感染。</p> <p class="ql-block"> 5.厨房严把消毒关,餐具做到一清二洗三消毒。</p> <p class="ql-block"> 三、加强幼儿健康教育</p><p class="ql-block">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传染病健康教育,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特征、感染途径及个人预防措施等知识,以提高孩子们的防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 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p><p class="ql-block"> 教师们了解流行性感冒、手足口、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多方面的防控知识,重点强调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希望广大家长注意以下事项:</p><p class="ql-block"> 1.节假日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游乐场所。</p><p class="ql-block"> 2.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3.自家小孩如果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做好居家隔离。</p><p class="ql-block"> 4.外出游玩时,要保证孩子休息充足,避免疲劳过度。</p><p class="ql-block"> 5.积极主动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p><p class="ql-block"> 6.若确诊疱疹性咽峡炎,请务必及时通知本班老师,以确保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p><p class="ql-block"> 7.待隔离期满(2周)并症状全部消失后,携带正规医院开具疾病痊愈证明方可入园。</p> <p class="ql-block"> 今后,我园将继续落实校园安全卫生工作,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的同时,针对不同季节出现的传染病,做好专项消毒工作,以保障全校师幼有个干净、卫生、清新的校园环境。</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努力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筑起健康防护墙,为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