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晓蕾老师</p> <p class="ql-block"> 梁晓蕾,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县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获县语文教学突出贡献奖,多次省、市论文评比活动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梁晓蕾老师说: “我始终坚信,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两者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在习惯的养成上取得进步,在生命与生命之间达成和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班级故事】</b></p> <p class="ql-block"> 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小y同学是我们班的的好动分子,经常有学生告诉我他欺负别人,我也发现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坐不住,喜欢在下面和同学讲话、玩玩具等,每当我问他情况,批评他时,他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呢?为此我进行了家访。原来这个孩子爸爸妈妈都很忙没有时间陪伴他时,因为缺少关爱,所以常常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来吸引大家的关注,既然如此,我心中便也有了些想法。</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我观察到小y同学虽然坐不住,喜欢动,但他偶尔也会积极地举手想要回答问题,有的时候我没有点到他,他就有点着急了,站起来想引起我的关注,还不时地喊着:“老师,老师,我知道。”于是,我决定从他的行为习惯入手,告诉他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坐姿,在我没有点到他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并且安静地等待,谁坐得最端正,表现的最好,我就先点谁,并及时地鼓励他们。渐渐地,我发现不光是他,其他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越来越喜欢回答问题,越来越规矩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只要发现他一点点优点就放大,渐渐的,孩子身上有了许多“光环”,“倾听小明星”、“朗诵小达人”、“爱心小天使”……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在当班主任的这段日子里,我发觉这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也是我成长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只有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