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二纵(39军)军亲,党旗下的红色回忆

冷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东野二纵(39军)南宁军亲,于2021年5月29日,举行了“党旗下的红色回忆”茶话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一场贴心的、温暖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军亲们忆起在东野二纵(39军)的战斗序列中的父辈,在党的教导和指挥下,从穷苦孩子、青年学生,淬炼成冲锋陷阵于枪林弹雨的无畏军人经历;追忆父辈为解放劳苦大众而不惜远离家乡和父母亲人,不惜流血甚至牺牲在他乡陌生土地的初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杨卫东展示了父亲早年的一张珍贵照片,照片中的杨伯伯穿着便装。杨卫东讲述:这是父亲参加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1943年去相馆拍的。此时全面抗战已开始,红军已改编为八路军,但军装却没发到手。照片拍好后,也没有钱去取出来,当时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父亲只能凑了相当于照片价值的实物——二两烟土抵现金,将照片取回。其他军亲的父亲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说明当时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佩枪的红军指战员们,没有像国民党军队那样仗着手上的枪对做生意的老百姓霸道欺压,而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件小事,体现出来的是人民军队的本质,也体现出对群众秋毫不犯的观念,已经深深根植在广大红军指战员们的心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朱秋菊讲述:我父亲是从江苏淮安参加新四军的。当年这个村子一起参军的共200多人,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只有父亲一人活到了解放。解放广西后,又到宁明县一带剿匪,继续战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陈小平讲述:我父亲1939年参加八路军。“皖南事变”后,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克诚率新四军3师主力3万余人进军东北。随后从东北人民自治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一直打到广西;解放后参加百色剿匪、建设柳钢,在艰苦的岁月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娱讲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那时我父亲不到17岁,因为饿得慌,几个小伙伴一起跑出来了参加新四军。跟着38旅后来转战到了东北,编入东野二纵。在多年的枪林弹雨中多次身负重伤。子弹射入右颌从左颌穿出;子弹打在腰间别着的手榴弹柄上,弹起后从左腰前面射进从后面穿出;脚掌被刺刀刺穿;手指负伤包扎后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解开绷带后,几个手指粘到一起,只能用刀硬生生割开,留下了残疾。在宜州剿匪时,有一天晚上大部队外出时,土匪来袭击,我父亲和南工作团坚守,只有我父亲有一杆枪。靠着冷静机智,与外面的土匪对峙了半个小时,终于吓退了土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傅慧明讲述:我父亲是东北翻身农民,当时并没有解放全中国的觉悟,是为了逃婚跑出去参军的。在部队的教育和培养下,半年后就入党了。在平津战役攻打天津前,部队动员说:这是大规模的对国民党军队的城市攻坚战,是场硬仗,会牺牲很多人。指战员们全部剃光头发,穿上新衣新鞋。因为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是没有时间和人手为牺牲者换上新衣服的。指战员们人人都准备着用自己牺牲的代价赢得战斗的胜利。这场战役中,东北野战军34万人参加了攻打天津的战役,牺牲了2万3千多人,歼灭敌军13万余人,取得了解放天津的胜利。39军152师454团的副团长马克正,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晓美讲述:辽沈战役时,我父亲是39军152师师直侦察连指导。1948年6月19日,侦察连接受了围困长春的侦察任务。我父亲带领侦察排驻在长春北郊的宋家洼子。这里是我军前沿阵地一个真空地带的小镇子,不但有小股敌人武装经常偷袭,而且还有便衣特务随时出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父亲经常化妆成卖菜的农民,到宋家洼子侦察。挨着他的菜摊卖金鱼的,是住在长春市里的一个老孙头,是个老实的市民。由于我军围困着长春,市内粮食非常紧张,我父亲每天去卖菜就多带些东西和他一块吃,他对我父亲产生很强的信任感,经常向我父亲透露一些市内敌军厌战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他告诉我父亲:“我们东屋住着一个炮兵连长,姓边,回家后经常发牢骚骂他们当官的。城时粮食紧张,飞机扔下来的白面、罐头、饼干,不等飞到地方就被解放军给打下来了。”我父亲把情况向师部侦察科汇报后,师首长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交待我父亲在不泄露机密的原则下把真实身份告诉老孙头。当他知道我父亲是解放军侦察员时,对我父亲更亲了,把在市内所见所闻的一些情况都毫不隐瞒地说给我父亲听。经过师首长批准,由侦察科以我父亲个人的名义给边连长写了一封信请老孙头带去。老孙头不但完成了任务,还给我父亲带回一封边连长的信。经过几次通信,边连长来信提出中秋节能否支援他一些吃的。我父亲请示师首长批准,买了猪肉、鸡蛋、粉条、大米和酒,请老孙头给他挑过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过了中秋节,边连长又来了一封信。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请我父亲到他家去做客。这件事非同小可。师首长们专门开会讨论,经过研究认为:由于我父亲年纪尚轻、经验不足、酒量不大,决定由共产党员、老侦察员、副排长王玉山同志顶替我父亲去完成这次任务。面对这个危险艰巨、关系生死的任务,王玉山同志二话不说,化妆成一个卖菜的市民,和老孙头经过敌人三道哨卡的盘问,到了边连长的家,以我父亲的身份、姓名和边连长会面。边连长把王玉山敬如贵宾,在边喝边聊中,王玉山获得很多敌军情况,还参观了敌炮兵阵地。返回时,边连长一直把他送到城外。王玉山为了革命的成功,为了战争的胜利,毅然去接受一场严峻的考验。获取了很多情报,师党委给他荣立一大功,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敏庆讲述:我父亲是卫生队的卫生班长,有一次,为了在阵地上抢救一名团长,身负重伤。每次战斗结束,几天几夜不休不眠地救治伤员。平时工作非常负责任,为了伤病员不顾自己的休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长期紧张的工作,以致劳累成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彥玲讲述: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我堂伯父牺牲了。由于部队建制被打乱,我父亲跟着别的部队走了,原部队打扫战场没见我父亲,以为也牺牲了,还为他立了一个碑。解放后,我父母回老家省亲,专门重走原战场,看到有自己的碑立在那里,后来联系了当地政府,才把碑给撤了。在广西剿匪时,部队在明处,土匪在暗处打冷枪,父亲左胸受到贯通伤,幸运没有牺牲,但有弹片一直留在身体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党旗下的红色回忆。一段一段令人唏嘘动容!令人感佩赞叹!令人肃然起敬!听每一位军亲的讲述,都是心灵在接受洗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非常巧的是,今年2021年,也恰逢健在的原39军152师师警卫营营长杨玉茂伯伯的百岁诞辰。军亲们特意录一段祝寿视频,祝愿杨伯伯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军二代,承基因,感党恩,跟党走。一曲《你笑起来真好看》的圆桌舞,表达了东野二纵(39军)军亲们欢笑着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