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7日上午,莲池区王文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走进先锋晨光学区,以“同教促学共发展”为主题,进行课堂展示,共研语文教学之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活动由王文丽名师工作室成员、保定市县学街教育集团焦庄校区郑如意老师主持,先锋晨光学区的教学领导和老师们参与了此次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先锋晨光学区语文教师许玉华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许老师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采用字源识字、联系生活,结合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感受汉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读好对话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朗读离不开感悟,理解童话故事里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情感,朗读才更有生命力。课堂上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分角色表演读,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工作室成员、厚福盈教育集团杨阿梅老师带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杨老师以单元主题“幽默和风趣”为切入点, 以读促讲,引导学生反复地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范读,师生合作,理解内容读准字音,读出古文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古文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杨老师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中去感受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之处。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学生反复品句、揣摩,让学生对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反驳孔君平说的“此是君家果"的巧妙。</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聆听、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评价。</p> <p class="ql-block"> 理不辩不明,课不研不透。两位作课教师首先对两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了反思。</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以及先锋晨光学区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各抒己见,有赞扬的声音也有中肯的建议,气氛热烈而温馨。研究语文教学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携手前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文丽老师对两节课从备课到课堂展示的过程进行了介绍。王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付出,同时对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老师针对第一节课提出指导朗读要体现出层次感,朗读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学生原有感悟的基础上,反复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在高年级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抓住重点词句,减少逐字逐句的导学,提高课堂效率。体会人物的聪惠,还可以拓展其他姓氏,联系生活,让学生用文言语句来回答,在有趣的语言实践中加深理解。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语文教学之路,路漫漫,虽远且行,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今后</span>工作室将以专业引领、辐射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p>